照相顯微鏡

照相顯微鏡

照相顯微鏡(photomicroscope )是在普通顯微鏡的目鏡上方架接一個照相暗箱的簡易裝置。顯微攝影技術是顯微鏡工作者最方便、最準確的記錄方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照相顯微鏡
  • 外文名:photomicroscope
概述,原理闡述,套用-顯微攝影,

概述

最初的照相顯微鏡(photomicroscope )是在普通顯微鏡的目鏡上方架接一個照相暗箱的簡易裝置
30年代開始出現了專用照相顯微鏡。50年代的照相顯微鏡的結構和功能複雜得多了。其光通量、曝光時間的控制性能都有了很大提高.70年代的照相顯微鏡有簡易的照相顯微鏡,有多功能專用照相顯微鏡。也有多功能研究用顯微鏡上隨時可裝配1-3個暗箱可供顯微照像之用。
突破傳統顯微鏡“以物就鏡”限制,以各種場合和各種角度接近待測對象,現場實時顯微檢測並同步拍攝預覽所見影像,“看到即可拍到”,讓使用者輕便攜行。結合優異光學系統設計的高倍率顯微鏡模組、專利的鏡筒光源模組、尖端數位相機技術與一體的尖端科技整合再創新的產品。
最新的顯微鏡相機最新的顯微鏡相機
照相顯微鏡又叫攝像顯微鏡,它是將顯微鏡看到的實物圖像通過數模轉換,使其成像在計算機上。它是由一般的光學顯微鏡配上顯微成像系統也就是現在很多人所說的顯微鏡攝像頭,之後再通過連線電腦而且而成的。請看右圖
從右圖可看出:數碼顯微鏡與一般光學顯微鏡的不同之處就是在於多配了顯微成像系統,從而可以在電腦實現同步預覽,並實現顯微拍照和對圖片進行處理。
數碼顯微鏡在觀察物體時能產生正立的三維空間影像。立體感強,成像清晰和寬闊,又具有長工作距離,並是適用範圍非常廣泛的常規顯微鏡。
另外照相顯微鏡操作方便、直觀、檢定效率高,適用於電子工業生產線的檢驗、印刷線路板的檢定、印刷電路組件中出現的焊接缺陷(印刷錯位、塌邊等)的檢定、單板PC的檢定、真空螢光顯示屏VFD的檢定等等,它將實物的圖像放大後顯示在計算機的螢幕上,可以將圖片保存,放大,列印。配測量軟體可以測量各種數據。
顯微鏡拍照效果顯微鏡拍照效果
我們都很清楚,很久之前顯微鏡行業中在沒有數碼這個概念時,顯微鏡只能由人類肉眼去觀察,這樣就經常造成眼睛過度效勞,讓顯微鏡使用者非常痛苦。而且觀察到的顯微圖片又不能保存下來,只能通過手工一步步描繪出來,這樣一方面工作效率低,另一方面也存在較大誤差,造成不必要的失誤。那么現在的數碼顯微鏡是將精銳的光學顯微鏡技術、先進的光電轉換技術、普通的電視機完美地結合在一起而開發研製成功的一項高科技產品。從而,我們可以對微觀領域的研究從傳統的普通的雙眼觀察到通過顯示器上再現,從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減少失誤。所以說,顯微成像系統將顯微鏡帶進了數碼時代這種說法一點也不過分。
由於科技進步,近年來各式產品日漸精密,尺寸也日趨小巧,造成這些產品在製造時,生產人員面臨無法以肉眼檢查問題所在的困境,並需求:  放大產品以發現問題;實時與同事或廠商就問題交換意見;記錄問題之所在並形成檔案;利用檔案完成內部或外部的溝通等等;順應使用者需求,整合現有尖端科技再創新,現場照相顯微鏡:可以快速方便的設定和使用,以得到快速實時的圖像,從而提供輕鬆的工作流程、符合專業人士的需求,提供最高的多功能性和成本效益。

原理闡述

現今世界各大光學公司仍在製造較為簡易的照相顯微鏡。這是一種普通標準系列(standard)小型顯微鏡的直立式單鏡筒上方連線照像接筒,對焦目鏡(focusing eyepiece)和135或120照像暗箱的專用照相顯微鏡。成像光束光強度的20%進入對焦目鏡的視野,與此同時光強的80%投向照像暗箱,以供拍照。
根據這種照相顯微鏡的結構原理,在鄉村環境或應急條件下可用一架普通顯微鏡和一架單鏡頭反光式照相機,能夠取得滿意的顯微照像效果。為此將拆掉鏡頭的照相機對準顯微鏡的目鏡。從照相機的反射取景孔觀察顯微鏡的視野。待照相機的距離合適、標本看得清楚時即可拍照。這時要特別注意防止外界光線干擾照像效果。
50年代Zeiss公司、Op-ton公司和Leit公司等都生產出大型多功能研究用顯微鏡主機機體內裝配內藏式照相暗盒
的專用照相顯微鏡。
照相顯微鏡的暗箱種類和結構,隨著照相技術的發展基本上已經定型。不論哪國的光學公司都在生產135型照像暗箱.120型照像暗箱和大型乾板暗箱。有的暗箱本身帶有快門。這和普通照像相同。有的暗箱不帶快門。其曝光快門裝設在其他附屬裝置上。
Opton公司的專用小型135暗箱Axiomat,一旦安裝在顯微鏡主機上時,可靠地與曝光控制器自動接通。底片的感光速度從15-39Din(25-6400ASA)範圍內從暗箱的背面進行標定.所給定的感光速度便會經過電子信號自動傳輸到曝光控制器內。每次曝光之後,電動卷片機使膠捲自動過卷。全片照完時又自動卷回以待換片。

套用-顯微攝影

顯微攝影技術是顯微鏡工作者最方便、最準確的記錄方法。任何一位醫學、生物學範疇的形態學研究工作者,都想把自己觀察到的感興趣的現象準確而即時地拍攝下來。但是達到這一理想還有許多技術上的困難.生物標本的微細結構的最微小的光密度反差,難於分辨的色彩差異並不是那么容易準確無誤地記錄下來的。這是因為每一位顯微鏡工作者並非都能掌握顯微鏡的所有性能,並非都能熟練地使用照明光源;並非都能準確掌握照明光強度、曝光時間和感光材料的性能。這些技術難關要求顯微攝影工作者具備有關的理論知識和豐富的熟練技巧.本書作者雖然從1954年開始把自己觀察的骨髓細胞的彩色圖像親手拍攝、沖洗、放大完成彩色照片。但直至現在隨著顯微照像裝置、感光材料和洗印技術的進展而感知識的不足,達不到理想的地步。
目前拍攝曝光、洗印放大過程的自動化程度愈來愈完善。感光材料、顯影化學的進展日新月異。處於如此飛快的技術進步的時代,大大降低了顯微攝影工作者的個人知識和熟練技巧的要求,成為得到高標準圖像的關鍵因素。當前有關現代顯微攝影、慢速記時電影、電視錄像、圖像分析、感光材料和加工化學等等專著和參考資料很多。
照相顯微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