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相分色

照相分色是指在一台製版照相機或製版放大機上,分別通過紅、綠、藍 3個原色的濾色片在感光片上曝光,將一張原稿分解成 3張陰圖底片的過程。 在用膠印或有些彩色凸版印刷時,還要加照一張印刷黑色用的底片。這些底片經適當加工後曬制3張或4張印版,分別用黃、品紅、藍、青色套印在一起即成為原稿的複製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照相分色
  • 外文名:color photos
簡介,方法,直接分色加網,間接分色加網,相關技術,蒙版技術的使用,蒙版技術的優點,

簡介

原理
人的眼睛所能看見的各種顏色都可由紅(波長約600~ 700毫微米)、綠(波長約500~600毫微米)、藍(波長約400~500毫微米)的3種原色色光組成,這被稱為三色原理。
照相分色就是根據這個原理進行的。在照相過程中,透過原稿或原稿反射的光經過紅色濾色鏡在感光片上曝光,即在感光片上記錄下原稿上透過或反射的綠光、藍光部分,這張感光片用來製作印刷青色油墨的印版。同樣原理,通過綠色及藍色濾色鏡可以得到製作印刷品紅及黃色油墨印版用的分色片。製作印刷黑色油墨的印版所用的分色片可以用黃色濾色鏡或用綠、紅、藍濾色鏡依次向同一感光片曝光製取,有時也可用白光在感光片上曝光製取。

方法

照相凹印所用的照相分色方法,原理與膠印或彩色凸版相同,但是傳統照相凹印製版時用連續調的分色片。
膠印及彩色凸印需要加網的照相分色有兩種工藝方法:

直接分色加網

直接分色加網時,在感光片前要加上玻璃網屏或接觸網屏,透過原稿或由原稿反射的光經過濾色鏡、鏡頭、網屏後投射到感光片上,一次將原稿拍攝成尺寸符合版面設計要求的加網分色底片。製作每一色的分色底片時除了變換濾色片外還要變換網屏的角度,所得的分色片可直接製作印版或拷貝成陽圖底片後再製作印版。其優點是所制出的產品清晰度較高。如果用陰圖型製版,直接分色所得的陰圖分色片即可用來製作印版,可以節約感光材料。缺點是由於分色片是已經加網的,因而在層次、色調方面不能作較大幅度的修整。

間接分色加網

間接分色加網是首先從原稿拍攝適當尺寸的連續調分色片,然後,再在製版照相機上放大或縮小到版式設計要求的尺寸並加網拍攝成加網陽圖分色底片。由於從原稿拍攝的分色陰圖片是連續調然後再拍攝成網點陽圖的,這就容許有兩次修整的機會。尤其是連續調陰圖分色片的修整幅度可以更大些,這是它的最大優點。但由於濾色鏡、感光材料及油墨都還存在著缺陷,因此用上述方法分色製版所印出的產品在色彩和層次上與原稿對比還有較大差距,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工(有藝術修養的高級技術工)對底片加以修整。另外,大量修整本身對產品質量也有影響。

相關技術

為了節省修整的人工,提高和穩定產品質量,發展了蒙版技術。

蒙版技術的使用

蒙版技術可以追溯到1899年。E.阿爾貝特獲得了一個蒙版方法的專利,以改善4色複製的質量。蒙版方法很多,簡單地說,就是用一張帶有圖像的陰圖或陽圖底片重疊在分色所得的陰圖分色片上,以改變曝光時通過圖像中某些部位的光量,達到糾正色彩或層次誤差的目的。這張帶有圖像的陰圖或陽圖底片是由 4個顏色分色片用各種不同的方法拷貝或反覆拷貝得到的。

蒙版技術的優點

蒙版的使用可以糾正油墨的色彩誤差;糾正彩色正片透射原稿的色偏差;降低原稿的反差;作底色去除;製作正確的印黑色油墨印版所用的分色片;改善高光層次。正確地製作和使用蒙版可以使手工修整減少50%以上。
約20世紀40年代,中國的印刷廠普遍採用間接分色加網法。自從國產的多類製版感光材料試製成功並投產後,70年代開始推廣直接分色加網製版方法,提高了效率和產品質量。80年代以來,不少印刷廠進口了電子分色機代替照相分色製版。但在沒有電子分色機的印刷廠中,直接分色加網仍是主要的分色方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