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1988年,《照明工程學報》試刊。
1992年,《照明工程學報》正式創刊,面向中國國內外發行。
1998年,《照明工程學報》參加了中國科協主辦的全國性學會優秀圖書期刊展覽。
2000年,《照明工程學報》改版為國際流行的16開版。
2009年,《照明工程學報》改刊期為雙月刊。
2011年,《照明工程學報》開展優秀論文評選工作、開展《中國照明工程二十年專刊》彙編工作。
2014年,該刊入選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
辦刊條件
欄目方向
《照明工程學報》設有特邀報告、視覺與顏色、圖像技術、光生物與光化學套用研究、室內照明、室外照明、照明工程設計與研究、光源與燈具、半導體照明技術與套用、照明計量與測試、照明控制、照明學科發展報告、照明工程設計精品案例、照明標準與法規、舞台影視照明、新能源照明、中國照明學會及國際照明委員會活動報導、國際照明委員會技術資料介紹、國際照明委員會技術報告等欄目。
人員編制
據2018年5月《照明工程學報》官網顯示,中國照明學會第七屆編輯工作委員會有顧問8人、委員70人、委員兼秘書1人。
顧問:陳大華、李景色、王錦燧、徐淮、肖輝乾、詹慶旋、朱紹龍、張紹綱
委員:邴樹奎、崔一平、常志剛、蔡建奇、陳琪、陳松、陳學文、杜異、竇林平、郭偉玲、高飛、黃慶梅、郝洛西、華樹明、洪燕南、江風益、錢可元、李鐵楠、李炳華、李農、林延東、林燕丹、林志明、劉木清、劉虹、劉文科、羅明、牟宏毅、穆懷恂、牛萍娟、阮軍、榮浩磊、沈茹、田燕、汪猛、文尚勝、吳春海、吳一禹、王京池、王軍喜、王海波、王立雄、王剛、肖輝、徐華、徐海松、徐志剛、許楠、蕭弘清、熊克蒼、俞安琪、楊春宇、嚴盛虎、姚夢明、嚴永紅、葉煒、袁樵、趙建平、趙躍進、張利國、張昕、張善端、張保洲、鄒念育、Georges Zissis(法國)、H.J.Schmidt-Clausen(德國)、LIISA HALONEN(芬蘭)、Matsushita Nobuo(日本)、Wout van Bommel(荷蘭)、YOSHITAKA KENMOTSU(日本)
委員兼秘書:鄭炳松
據2018年5月《照明工程學報》官網顯示,《照明工程學報》有審稿專家35人。
艾晶、安嵐坡、邊宇、陳育明、陳文成、陳超中、初醒悟、戴德慈、房慶、何秉雲、林若慈、林鐵、李偉、李光、李麗玲、劉原、劉剛、劉慧、劉衛紅、牟同升、潘建根、唐國慶、王俊、王書曉、王大有、王磊、汪幼江、袁宗南、楊波、楊方勤、楊銘、張明宇、張耀根、張華、趙麗霞
辦刊成果
研究發表
據2018年5月3日中國知網顯示,《照明工程學報》共出版文獻3469篇。
據2018年5月3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照明工程學報》共載文2328篇。
收錄情況
影響因子
據2018年5月3日中國知網顯示,《照明工程學報》總被下載360774次、總被引12853次,(2017版)複合影響因子為0.940、(2017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625。
據2018年5月3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照明工程學報》被引量為9105、下載量為87999;據2015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數據顯示,《照明工程學報》影響因子為0.75,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735種)中排第1739名,在電工技術(101種)中排第25名。
榮譽表彰
2003年,《照明工程學報》獲得第一屆中國科協期刊優秀學術論文獎。
2004年,入選為中國科技核心期刊。
2008年,《照明工程學報》獲得第六屆中國科協期刊優秀學術論文。
2009年,入選為中文核心期刊。
2014/2015/2016年入選中國科技核心期刊。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刊徽中間為藍底,印著白色的學報的英文縮寫“CIEJ”。下方印有英文全稱和國內、國際刊號。
辦刊宗旨
《照明工程學報》及時反映照明學術領域的最新研究動向、國內外照明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照明規劃與設計、照明標準及新產品、照明工程精品案例以及國際照明委員會及國際照明組織的學術動向、會議報導等,為國內有關部門領導決策、科研部門、大專院校及生產企業提供信息。
期刊領導
現任領導
職務 | 姓名 |
---|
主任 | 高飛 |
副主任 | 李農、王立雄、袁樵、肖輝 |
主編 | 郝洛西 |
副主編 | 高飛、崔一平、肖輝、李炳華、袁樵、郭偉玲 |
歷任領導
第六屆主編:戴德慈
第五屆主編:李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