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礦井採礦設計手冊上冊

煤礦礦井採礦設計手冊上冊

《煤礦礦井採礦設計手冊上冊》是一本由煤炭工業出版社在1984-12出版的書籍。

基本介紹

  • ISBN:9787502005429
  • 頁數:1308
  • 定價:106.00元
  • 出版社:煤炭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1984-12
  • 裝幀:精裝
內容介紹,作品目錄,

內容介紹

(京)新登字042號
內容提要
本《手冊》是為礦山(主要為煤礦)設計工作者編寫的一本礦井設計實用工具書・全書共分:採礦設計常
用技術資料、礦區總體和礦井開拓、採區布置和採煤方法、巷道斷面及交岔點、立井井筒及硐室、斜井井筒及
硐室、井底車場、井底車場硐室、採區車場及硐室、通風與安全等十篇,分上、下兩冊出版・書中編入了有關
設計依據、規定、設計原則、計算方法和實例・此外還列舉了大量的資料和數據・本《手冊》表達形式以圖表為
主,文字敘述亦較簡潔,便於讀者查閱・
責任編輯:鮑儀 施修誠 張文山

作品目錄

目錄
第一篇 採礦設計常用技術資料
第一章 常用數學、力學公式
及有關計算用表
第一節 常用數學公式
一、代數
二、平面三角
三、常用曲線
四、微積分
五、幾何圖形及數學用表
六、曲線、切線長度計算
第二節 梁的內力及變位計算公式
一、受靜載荷梁的內力及變位
計算公式
二、受衝擊載荷梁的計算公式
第二章 常用符號、計量單位及換算
第一節 字母表
第二節 單位制和單位換算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
二、曾經使用及暫時與國際單位制
並用的單位
三、市制單位
四、常用計量單位及其換算關係
第三章 煤的性質、分類及用途
第一節 煤的性質及工業分析
一、煤的物理性質
二、煤的化學性質
三、煤的工藝性質
四、我國不同牌號煤的主要煤質指標
第二節 工業用煤的分類及綜合利用
一、中國煤(以煉焦用煤為主)
分類方案
二、國際硬煤分類
三、煤質主要指標
四、煤的綜合利用
第三節 工業用煤的質量要求
一、煉焦用煤
二、動力用煤
三、氣化用煤
四、煉油用煤
五、腐植酸用煤
第四章 岩石性質與圍岩分類
第一節 岩石性質
一、岩石的物理力學性質
二、岩體的工程性質
第二節 圍岩分類
一、錨噴圍岩分類
二、普氏岩石分類
三、鐵路隧道圍岩分類
第三節 煤層分類
一、煤層分類
二、構造和煤層頂底板
三、緩傾斜煤層工作面頂板分類
第五章 窄軌道岔與線路聯接
第一節 窄軌道岔
一、窄軌道岔的類別和系列
二、窄軌道岔選用說明
三、扳道器的布置
四、警沖標
第二節 線路聯接
一、單開道岔非平行線路聯接
二、單開道岔平行線路聯接
三、對稱道岔線路聯接
四、渡線道岔線路聯接
五、三角岔道線路聯接
第六章 礦井開採抗震設計資料
第一節 簡述
一、地震烈度
二、震級與震中烈度及震源深度
之間的相互關係
三、岩石性質對地震烈度的影響
四、水文地質條件對地震烈度的影響
第二節 井巷工程震害與採礦抗震
設計的有關規定
一、井巷震害
二、採礦抗震設計的有關規定
三、名詞術語
第七章 工業場地和鐵路安全煤柱
留設方法
第一節 岩層移動角、邊界角及其計算
一、岩層移動角、邊界角及其計算
二、建築物的保護級別
三、保護地面建築物及主要井巷
的方法和圍護帶的大小
第二節 安全深度
第三節 安全煤柱的計算
一、計算規則
二 計算方法
第四節 安全煤柱設計實例
一、立井安全煤柱的設計實例
二、斜井安全煤柱的設計
三、工業場地安全煤柱的設計
四、鐵路安全煤柱的設計
第八章 採礦製圖
第一節 製圖一般規定
一、圖幅
二、圖簽
三、比例
四、字型及書寫方法
五、字母代號
六、圖線及畫法
七、剖面(斷面)線的畫法
八、尺寸注法
九、圖紙上序號的注法
第二節 圖例
一、說明
二、圖例
三、常用地質圖例
第九章 圖紙編號
第一節 圖紙分類及符號
一、說明
二、設計圖紙的分類和符號
三、圖號組成
第二節 固定圖號
第十章 常用工程材料
第一節 鋼鐵材料
一、各種型鋼的型號 規格尺寸
重量及有關係數
二、鋼軌及附屬檔案
三、鋼板
四、鋼管
五、幾種常用的鋼絲繩的規格
重量及抗拉強度
六、螺栓
七、螺母
八、墊圈
九、花籃螺絲
第二節 木材及竹材
一、木材
二、竹材
第三節 磚、石、砂材料
一、磚
二、石料
三、石子的分類及質量要求
四、普通砂的分類及質量要求
五、砌築砂漿配合比
六、砂漿的標號
第四節 水泥、混凝土
一、水泥
二、混凝土
三、噴射混凝土
四、鋼筋
第五節 其他材料
一、鑄石
二、樹脂
三、膠管
四、礦用膠布風筒
五、塑膠製品
第十一章 採掘運設備及部分
煤礦專用設備
第一節 採掘運設備
一、採煤機械
二、煤礦運輸設備
三、煤礦支護設備
四、掘進、裝載機械
五、煤(岩)電鑽
六、煤礦井巷工程設備
七、礦井小絞車
八、工業泵
第二節 部分煤礦專用設備
一、翻車機
第二篇 礦區總體設計和井田開拓
第一章 設計依據
第一節 計畫任務書及設計的審批決定
一、計畫任務書
二、設計的審批決定
第二節 地質報告
一、地質報告的內容
二、分析地質報告的內容及方法
第三節 生產礦井概況
一、生產礦井(露天礦)概況
二、地質情況
三、生產礦井(露天礦)主要
技術經濟指標
第二章 礦區總體設計
第一節 一般規定與設計內容
一、一般規定
二、設計內容
第二節 井田劃分
一、井田劃分的原則
二、井田劃分的方法
三 有關井田尺寸的規定及計算
公式
四、井田劃分實例
五、各類井型實際井田尺寸
第三節 礦區規模與服務年限
一、一般規定
二、確定礦區規模的依據
三、各類規模礦區均衡生產年限
四、儲量動用係數
第四節 井田開拓及並筒(平碉)位置
第五節 礦井建設順序
一、編制礦井建設順序的原則和依據
二、礦井建設順序實例
第三章 井田開拓
第一節 井田開拓方式的確定
一、開拓方式分類
二、確定開拓方式的主要依據
三、開拓方式的選擇
四、水力採煤與水砂充填的適用條
件及主要問題
第二節 礦井設計生產能力與服務年限
一、生產能力的確定
二、井型與服務年限參考資料
第三節 井田境界與水平劃分
一、井田境界
二、水平劃分
第四節 井筒位置選擇
一、地麵條件
二、井下條件
三、綜合確定井筒位置
四 井口坐標計算、提升方位角
及井硐方位角
五、井口標高
六、風井位置選擇
七、注砂井位置選擇
第五節 主要巷道布置與採區劃分
一、主要巷道布置
二、採區劃分與開採順序
第六節 開採計畫與水平延深
一、開採計畫
二、水平延深
第七節 大巷運輸
一、大巷運輸方式
二、大巷運輸方式的選擇
三、礦車選型與數量
第八節 礦井工作制度
第四章 井田開拓方案比較
第一節 方案比較內容
一、井筒形式方案比較內容
二、生產能力方案比較內容
三、井筒(平硐)位置方案比較內容
四、水平劃分方案比較內容
五、通風方式方案比較內容
六、運輸大巷布置方案比較內容
七、大巷運輸方式方案比較內容
八、總迴風道布置方案比較內容
九、採區劃分方案比較內容
第二節 方案比較法
一、方法、步驟
二、方案比較時應注意的問題
三、經濟比較的計算方法
四、建設工期
第三節 方案比較實例
一、礦井生產能力
二、水平劃分
三、井筒形式、位置及通風
附錄一 煤田地質
一、地層與地質時代
二、中國主要含煤地層
三、煤層
第三篇 採區布置和採煤方法
第一章 採區布置設計依據及要求
第一節 採區布置設計依據
第二節 採區布置要求
一、一般要求
二、初期採區位置選擇的要求
第二章 主要參數選擇
第一節 採區尺寸
一、採區尺寸的數值
二、影響採區尺寸的因素
三、設計採區尺寸參考數據
第二節 採煤工作面及分階段長度
一、工作面長度
二、工作面長度的確定因素
三、工作面長度參考資料
四、分階段長度
第三節 同時回採工作面的錯距
一、確定回採工作面錯距的要求
二、《煤礦安全規程》的有關規定
三、同時回採工作面錯距的計算方法
四、工作面錯距經驗數值
五、分層開採工作面錯距示例
第四節 採區煤柱及回採率
一、採區煤柱分類及尺寸
二、確定採區煤柱的要求
三、採區回採率
第五節 採區生產能力
一、影響採區生產能力的主要因素
二、確定採區生產能力的方法
三、採區生產能力參考資料
第三章 採區巷道布置
第一節 煤層群分組和採區巷道聯
合布置的適用條件
四 構造
附錄二 煤田勘探
一、勘探程式和工作程度
二、構造和煤層類型(勘探類型)
三、各勘探階段的煤質工作
四、水文地質勘探
五、開採技術條件勘探
六、伴生有益礦產勘探
七、儲量計算
一、煤層群分組的主要依據
二、採區巷道聯合布置的適用範圍
三、煤層群分組實例
第二節 採區巷道礦山壓力顯現規
律及其套用
一、採區巷道受壓後的一般狀態
二 採區內各類巷道礦山壓力顯
現規律及巷道維護措施
三、無煤柱開採
第三節 近水平、緩及傾斜煤層采
區巷道布置
一、巷道布置類型
二、採區(盤區)巷道布置
三、傾斜長壁開採巷道布置
四、跨多上山(石門)連續開採
巷道布置
第四節 急傾斜煤層採區巷道布置
一、急傾斜煤層採區巷道布置特點
二、採區巷道布置
第五節 綜采採區巷道布置
一、綜采對採區巷道布置的要求
二、煤炭部《綜采採區、工作面設計
暫行規定》對綜采採區巷道布
置的有關規定
三、綜采工作面巷道布置方式
第六節 水砂充填採煤法採區巷道布置
一、巷道布置類型圖示
二、巷道布置分析
第七節 水力採煤的採區巷道布置
一、水力採煤採區的巷道布置
類型圖示
二、水力採煤採區巷道布置的特點
第八節 有煤與沼氣突出危險煤層
的採區巷道布置
一、《煤礦安全規程》對有煤與
沼氣突出危險煤層的採掘
規定
二、開採解放層
三、採區巷道布置
第九節 採區(盤區)巷道布置實例
一、走向長壁開採採區(盤區)
巷道布置實例
二、傾斜長壁開採採區(盤區)
巷道布置實例
三、水力採煤採區巷道布置實例
第四章 採煤方法
第一節 採煤方法的選擇
一、採煤方法選擇的依據
二、採煤方法選擇的要求
三、採煤方法分類
第二節 薄及中厚煤層採煤方法
一、緩傾斜煤層單一長壁採煤法
二、傾斜煤層單一長壁採煤法
第三節 厚煤層採煤方法
一、傾斜分層走向長壁採煤法
二、V型傾斜長壁水砂充填採煤法
第四節 急傾斜煤層採煤方法
一、偽傾斜柔性掩護支架採煤法
二、急傾斜厚煤層水平分層 斜
切分層採煤法
三、倒台階採煤法
四、倉儲採煤法
五、鋼絲繩鋸採煤法
第五節 綜合機械化採煤
一、自移式液壓支架的類型
二、自移式液壓支架的選擇
三、工作面布置及主要參數
四、勞動組織及技術經濟指標
第六節 水力採煤
一、漏斗式採煤法
二、小階段(走向短壁)式採煤法
三、適用條件及有關參數
四、作業方式及技術經濟指標
第五章 建築物 鐵路和水體下
採煤
第一節 岩層與地表移動的一般特徵
一、岩層移動的一般特徵
二、地表移動的一般特徵
第二節 地表移動和變形的主要參數
及預計方法
一、地表移動和變形的基本概念
二、地表移動和變形的主要參數
移動和變形的預計方法
第三節 建築物下採煤
一、地表移動和變形對建築物的影響
二、減少地表移動和變形的開採措施
三、建築物下採煤實例
第四節 鐵路下採煤
一、鐵路下採煤的特點和要求
二、鐵路下採煤應採取的措施
三、鐵路下採煤實例
第五節 水體下採煤
一、采動後上覆岩層的變形和破壞
特徵
二、導水裂縫帶高度的計算
三、水體下採煤的技術措施
四、水體下採煤實例
第六章 採掘關係
第一節 配采
一、礦井兩翼產量與儲量的關係
二、各類煤層合理配采
三、不同開採技術條件的煤層
合理搭配
四、確定合理的掘進率
五、工作面進度
第二節 巷道掘進工程排隊
一、接續時間一般要求
二、巷道掘進速度
三、掘進組的配備
第三節 三量規定
一、三量可采期的規定及計算
二、三量的解釋和計算範圍
三、三量的合理可采期
四、三量接替係數
第七章 採區運輸
第一節 煤炭運輸
一、《煤炭工業設計規範》的有關
規定
五、回採工作面運輸巷膠帶化及效果
六、膠帶運輸對巷道布置的要求
第二節 輔助運輸
第四篇 巷道斷面和交岔點
第一章 巷道斷面
第一節 巷道斷面形狀的選擇
一、選擇斷面形狀應考慮的因素
二、巷道斷面形狀及其適用條件
第二節 拱形、梯形及矩形巷道斷面
尺寸的確定
一、確定巷道斷面淨尺寸的有關規定
二、巷道斷面淨寬度的確定
三、巷道斷面淨高度的確定
四、圓弧拱形及三心圓拱形幾何參數
五、按通風條件校核巷道斷面
六、經濟斷面
第三節 地壓及巷道支護計算
一、地壓計算
二、巷道支護計算
第四節 拱形、梯形、矩形巷道支護
參數及工程量 材料消耗量
一、錨噴支護
二、砌石旋支護
三、木支架及梯形金屬支架
第五節 封閉拱形巷道斷面的計算
一、設計原則
二、幾種封閉拱形巷道斷面
第六節 U型鋼拱形可縮性支架
一、支架分類
二、支架的適用條件
三、拱形可縮性金屬支架設計參數
四、三節對稱直立式拱形可縮性金
屬支架巷道斷面計算
五、25U型鋼拱形可縮性支架套用
實例
第七節 曲線巷道
一、矸石及材料運輸方式
二、人員運送
第三節 採掘運設備配備
二、採區上(下)山煤炭運輸方式
三、採區運輸設備能力的確定
四、採區掘進煤的處理
一、採掘運設備的配備
二、採掘運設備的備用台數
一、曲線軌道半徑
二、曲線巷道加寬值
三、曲線軌道的外軌超高值
四、曲線軌道的軌距加寬值
第八節 水溝
一、水溝布置
二、水溝砌築
三、水溝坡度及流速
四、水溝斷面和流量計算
五、水溝蓋板
六、特大湧水量礦井的水溝實例
第九節 軌道鋪設
一、鋼軌
二、軌枕
三、石碴道床
四、固定道床
第二章 平巷交岔點
第一節 交岔點分類
一、普通交岔點
二、穿尖交岔點
第二節 交岔點平面尺寸的確定
一、確定交岔點平面尺寸的依據
二、交岔點平面尺寸計算公式
三、交岔點平面尺寸計算
第三節 交岔點牆高及斜率
一、交岔點牆高
二、交岔點斜率
第四節 交岔點支護
一、錨噴支護交岔點
二、砌石旋支護交岔點
第五節 工程量及材料消耗量計算
第五篇 立井井筒和硐室
第一章 立井井筒平面布置
第一節 概述
一、井筒斷面形狀
二、井筒名稱
第二節 並筒平面布置
一、井筒平面布置設計依據和要求
二、井筒平面布置形式
三、立並提升容器
第三節 井筒斷面的確定
一、井筒斷面確定步驟
二、剛性罐道的井筒斷面確定方法
三、井筒斷面積計算
四、井筒斷面布置實例
第二章 井筒裝備
第一節 鋼絲繩罐道
一、概述
二、鋼絲繩罐道布置形式
三、鋼絲繩罐道安全間隙的確定
第二節 剛性罐道
一、概述
二、罐道梁
三、罐道
四、罐道布置形式及罐道梁固定方式
第三節 剛性罐道的計算
一、荷載分析
二、罐道、罐道樑上的荷載計算
三、罐道計算
四、罐道梁計算
五、罐道梁層間距的確定
六、計算實例
第四節 罐道與罐道、罐道與罐道梁
的連線
一、罐道接頭
二、鋼罐道梁接頭
三、罐道與罐道梁的連線
第五節 管路敷設及梯子間
一、管路布置及管子梁的選擇
二、電纜布置與敷設
三、梯子間
第六節 井筒裝備的防腐
一、井筒中鋼材構件的防腐
二、木質構件的處理
第七節 百米井筒裝備材料消耗
第三章 井筒支護
第一節 支護類型及支護材料
一、支護類型
二、支護材料
三、混凝土配料
第二節 立井地壓計算
第三節 井壁厚度及圓環內力的計算
一、井壁厚度計算
二、均勻側壓力作用下圓環內力計算
三、不均勻側壓力及圓環內力計算
四、井口構築物作用下的側壓力及井
壁圓環內力計算
五、地震力作用下的井筒側壓力
第四節 混凝土、鋼筋混凝土構件
一、混凝土、鋼筋的強度及參數
二、混凝土、鋼筋混凝土構件計算
第五節 磚石構件(砂漿砌體)的強
度計算
一、砌體強度計算
二、圓環砌體承載力的驗算
三、計算實例
第六節 井筒錨噴支護設計
一、使用條件及注意事項
二、錨噴支護參數的選擇
三、立並錨噴支護計算
第七節 壁座及梁窩計算
一、壁座設計
二、梁窩尺寸計算
第四章 凍結法鑿井井壁設計
第一節 井壁類型及特點
第二節 井壁設計依據
一、井筒特徵及裝備情況
二、地質及水文地質資料
三、凍結施工資料
第三節 凍結深度及壁座位置的確定
一、凍結深度的確定
二、壁座位置的選擇
第四節 設計荷載
一、地壓
二、不均勻地壓
三、凍結壓力(施工期間臨時荷載)
第五節 混凝土及鋼筋混凝土
井壁設計
一、井壁安全係數的確定
二、混凝土並壁的設計
三、鋼筋混凝土井壁的設計
第六節 凍結法井壁設計中的
幾個問題
一、凍結井壁受力的一般規律
二、凍結並筒混凝土井壁的特點
三、凍結井壁的裂縫及溫度應
力計算
第七節 複合井壁
一、材料及使用要求
二、複合井壁各部分的組成和作用
三、複合井壁設計計算
四、壁座的設計
第八節 井塔荷載作用下的井壁結構
一、概述
二、計算公式及圖表的套用
三、計算步驟
第九節 凍結法雙層鋼筋混凝土井壁
設計實例
一、井筒計算資料
二、井壁側壓力計算
三、確定井壁厚度
四、按凍脹力對外層井壁環向配筋
的計算
五、內壁環向配筋計算
六、按吊掛力計算豎向鋼筋及抗裂
性驗算
七、壁座的設計
八、在井塔作用下的井壁計算
第五章 鑽井法井壁結構設計
第一節 概況
一、鑽井法施工井壁的一般結構形
式以及要求
二、煤炭系統鑽井法鑿井施工情況
三、國內、外使用立井鑽機的主要
技術特徵
第二節 預製鋼筋混凝土井壁計算
一、鑽井法施工井筒直徑的確定
二、鑽井法井筒設計的結構
安全係數
三、荷載
四、井壁強度及穩定性計算
第三節 井壁底計算
一、淺碟式井壁底
二、截錐式井壁底
三、半球和削球式井壁底
四、半橢圓迴轉扁球殼井壁底
第四節 設計舉例
一、設計依據
二、地壓計算
三、井壁計算
四、迴轉橢圓扁球殼並壁底的計算
第六章 沉井法結構設計
第一節 沉井法分類及技術特徵
一、沉井法分類
二、沉井技術特徵
第二節 沉井井壁結構設計
一、設計依據及所需資料
二、井筒主要參數確定及井壁設計
三、井壁的環向配筋計算
四、井壁豎向鋼筋的計算
第三節 沉井刃腳設計
一、刃腳的用途及形狀
二、刃腳內力及配筋計算
第四節 沉井構造要求
第五節 套井結構設計
一、套井尺寸的確定
二、套井的結構型式及特點
第六節 沉井結構計算實例
一、地質情況
二、沉井井筒尺寸確定
三、按下沉條件驗算井壁厚度
四、井壁環向配筋計算
五、豎向鋼筋計算
六、聯繫鋼筋
七、沉井的刃腳計算
第七章 硐室
第一節 罐籠立井井筒與井底車場連
接處(馬頭門)
一、設計依據
二、連線處形式
三、連線處尺寸的確定
四、連線處斷面形狀及支護
五、連線處附屬硐室及行人通道
六、其它要求
七、部分礦井連線處設計索引
第二節 井底煤倉及箕斗裝載硐室
一、設計依據
二、並底煤倉及箕斗裝載硐室布置
三、井底煤倉
四、箕斗裝載硐室
五、裝載膠帶輸送機巷及機頭、給
煤機、貯氣罐硐室
六、配煤膠帶輸送機巷
七、井底煤倉、箕斗裝載硐室通用
設計索引
第三節 箕斗立井井底清理撒煤硐室
及水窩泵房
一、設計依據
二、清理撒煤硐室及水窩泵房布置
三、井底受煤漏斗及撒煤溜道
四、沉澱池硐室及水倉、水窩泵房
五、清理斜巷及絞車房
六、部分礦井箕斗立井井底清理撒
煤及水窩泵房設計索引
第四節 罐籠立井井底水窩及清理
一、設計依據
二、井底水窩分類
三、井底水窩深度的確定
四、井底水窩支護及水窩底部結構
五、井底水窩梯子間及平台梁
六、井底水窩排水及清理方式
七、副井井底清理斜巷及排水硐室
通用設計索引
第五節 立風井井口及井底布置
一、設計依據
二、井口布置
三、井底布置
四、風井井底連線處通用設計索引
第六節 休息硐室
一、設計依據
二、休息硐室的布置
三、斷面及支護
第七節 硐室支護計算
一、設計依據
二、支護計算
三、計算例題
主要參考資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