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層自然發火預測預報及防治技術》在分析煤層自然發火基本概念和理論的基礎上,研究了煤層自燃傾向性的鑑定方法、煤層自然發火危險程度的綜合評價、煤層自然發火預測預報指標氣體分析方法;建立了煤層自然發火預測預報系統、開發了煤自然發火預測預報模糊系統;最後介紹了煤層自然發火的防治技術。《煤層自然發火預測預報及防治技術》主要供礦山企業的工程技術人員及管理幹部使用,也可作為科研院所科研人員、礦業類專業大學本科生及研究生參考用書。
基本介紹
- 書名:煤層自然發火預測預報及防治技術
- 出版社:冶金工業出版社
- 頁數:191頁
- 開本:32
- 品牌:冶金工業出版社
- 作者:郭立穩 王福生
- 出版日期:2012年6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02459715, 9787502459710
內容簡介
圖書目錄
1.1 煤炭自然發火基本概念和理論概述
1.1.1 煤炭自然發火機理
1.1.2 煤的氧化自燃過程
1.1.3 煤的自然發火期
1.1.4 影響煤炭自然發火的因素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
1.2.1 煤自燃傾向性研究現狀
1.2.2 煤炭自然發火預測預報研究現狀
2 煤層自燃傾向性鑑定及分類
2.1 煤樣的採取與製備
2.2 實驗系統和實驗方法
2.3 開灤礦區各礦煤層自燃傾向性鑑定及分類
2.3.1 荊各莊礦煤層自燃傾向性分析
2.3.2 趙各莊礦煤層自燃傾向性分析
2.3.3 呂家坨礦煤層自燃傾向性分析
2.3.4 范各莊礦煤層自燃傾向性分析
2.3.5 錢家營礦煤層自燃傾向性分析
2.3.6 唐山礦煤層自燃傾向性分析
2.3.7 馬家溝礦煤層自燃傾向性分析
2.3.8 東歡坨礦煤層自燃傾向性分析
2.3.9 林南倉礦煤層自燃傾向性分析
3 煤層自然發火危險程度的綜合評價
3.1 煤層自然發火危險性評估指標的基礎
3.2 煤層自然發火危險性的綜合評估分類
3.2.1 潛伏期法
3.2.2 Feng、Chakravorty和Cochrane方法
3.2.3 Olpinski方法
3.2.4 Bystron和Urbanski方法
3.2.5 修正過的Bystron和Urbanski方法
3.2.6 模糊聚類分類法
3.2.7 神經網路法
3.2.8 目前煤層自然發火危險性評估的現狀
3.3 煤層自然發火危險程度指標體系的建立
3.3.1 煤的自燃傾向性指標體系的建立
3.3.2 煤層地質賦存條件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
3.3.3 開採技術因素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
3.3.4 通風因素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
3.3.5 預防措施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
3.4 模糊聚類分析
3.4.1 數據的處理
3.4.2 逐步聚類分析法的基本思想
3.4.3 標定(建立模糊相似關係)
3.4.4 聚類
3.4.5 樣本的聚類檢驗分析
4 煤層自然發火預測預報指標氣體
4.1 煤氧化升溫實驗
4.1.1 實驗系統
4.1.2 實驗條件
4.1.3 氣相色譜儀的工作原理
4.1.4 實驗方法
4.2 開灤礦區各礦煤層自然發火預測預報指標氣體
4.2.1 實驗數據分析
4.2.2 指標氣體的優選與套用
5 煤自然發火預測預報系統的建立
5.1 各指標氣體可信度的灰色關聯分析法
5.1.1 灰色關聯分析
5.1.2 指標氣體與煤溫的灰色關聯分析
5.2 預測預報系統的建立
5.2.1 預測指標數學模型的建立
5.2.2 預測系統的開發
6 煤自然發火預測預報模糊系統的研發
6.1 煤層自然發火模糊預測預報系統總體方案
6.1.1 煤層自然發火模糊預測預報系統硬體方案
6.1.2 煤層自然發火模糊預測預報系統軟體方案
6.2 煤層自然發火預測預報模糊系統的檢測環節
6.2.1 煤層自然發火預測預報系統檢測環節的結構
6.2.2 煤層自然發火預測預報系統的氣體檢測
6.2.3 煤層自然發火預測預報系統的溫度檢測
6.3 煤層自然發火預測預報模糊系統的數據通訊環節
6.3.1 煤層自然發火預測預報模糊系統數據通訊環節的區域網路構成
6.3.2 煤層自然發火預測預報模糊系統數據通訊環節的網路設定
6.3.3 煤層自然發火預測預報模糊系統數據通訊環節的FTP通訊設定
6.3.4 煤層自然發火預測預報模糊系統數據通訊環節的實時數據傳輸設定
6.3.5 模糊控制計算機實時數據採集
6.4 煤層自然發火預測預報模糊系統的控制環節
6.4.1 煤層自然發火預測預報模糊系統控制環節的硬體
6.4.2 煤層自然發火預測預報模糊系統控制環節的原理和軟體
7 煤層自然發火防治技術
7.1 開採技術措施
7.2 通風措施防治自然發火
7.3 介質法防滅自然發火
7.3.1 灌漿防滅火
7.3.2 凝膠防滅火
7.3.3 注氮防滅火
7.3.4 泡沫防滅火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