棲霞市職業中等專業學校是經煙臺市政府批准成立的全國首家培養風電專業技術人才的全日制普通中等專業學校,是一所集職業教育、技術培訓、技能鑑定於一身的綜合職教中心,棲霞市職業教育集團牽頭學校,是教育部認定的國家級重點職業學校。學校位於中國蘋果之都棲霞市,南臨青島,北靠煙臺,這裡交通便利,環境優美。學校占地240畝,建築面積6萬平方米,固定資產8000萬元。現有在校生2200人,教職工268人,其中專業教師180人,中級以上職稱160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煙臺風電學校
- 校訓:創新 博學 勤奮 立志
- 創辦時間:2006年
- 類別:全日制普通中等專業學校
- 現任校長:林明利
- 所屬地區:煙臺市
- 主要院系:風電專業技術,風機製造與維修
- 規模:校生2200人,教職工268人
- 建築面積:6萬平方米
歷史沿革,學校專業,學校設施,學校榮譽,歷任領導,文化傳統,
歷史沿革
煙臺風能電力學校的創建、合併、發展,大體可以分成四個階段: 從小莊中學到第一農技中 1969年以前,在原小莊公社駐地的西山上(即煙臺風能電力學校現所在處)辦過一處公社紅專學校,1969年12月24日由棲霞一中分校遷此,更名為小莊中學,當時,學校僅有36間草房,8間羊棚和2間鐵匠爐棚。教職工32人,大都是棲霞一中分撥過來的,學生只有從棲霞一中帶過來的小莊籍69級新生共18人;1970年正月,首批招生兩個班,計100人,為70級,開設數學、物理、化學、語文、英語、政治六科。學校管理體制為縣、社兩重管理,稱社辦中學。學校革委會主任劉志新。1977年恢復高考制度後,學校由棲霞縣統一定名為棲霞縣第十二中學,學校體制改為由棲霞縣教育局直接管理的公辦學校。此時,學校教職員工41人,在校學生10個班,共約450人左右。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隨著農村生產責任制的逐步落實和完善,農業戰線急需一大批用科學技術武裝起來的勞動者。因此,大力發展農業技術教育已成為廣大農村的迫切需要。1981年,棲霞縣委根據山東省教育廳《關於實行中等教育結構改革的通知》的精神,將棲霞第十二中學由普通中學改為棲霞縣農業技術中學,時稱“小莊農技中學”,是棲霞縣第一所也是唯一的一所農技中學,校長仍是劉志新,下設總務處和教務處。1981年暑假招收的學生仍然是普通高中班,開設的課程為數學、語文、英語、政治、物理、化學、體育等。1982年正月,即寒假開學後,81級的學生轉為農技中班,增加農業技術課程。 由於自上而下對辦農技中缺乏經驗,沒有明確的方向和計畫,教學工作包括課程設定、課時分配、教材使用等各個方面只能摸索著前行。學校提出了“深造有基礎,就業有學歷,發財致富有技術”的教學目標,對課程做了相應的調整,主要是刪掉了英語課,刪減了其他文化課的課時,增加了專業課。課程暫定為果林、農學和農機三大科目,使用的教材主要是中央農業廣播學校編寫的《土壤肥料》、《化學基礎》、《植物及植物生理》、《遺傳育種》四種,其它的一些農業常識課如農學課主要是學習當地常有農作物的栽培和病蟲害的防治;農機課主要是學習農村常用機械、電器的使用、維修和保養;果林課主要是學習果樹的栽培技術和病蟲害的防治。儘管學校領導作了以上努力,但由於對農技中這個新事物認識不足,師生的思想仍然較混亂,學生的專業思想很不牢固,有種“身在農技中,心裡盼升學”的傾向,教師心理也有顧慮,教學成績很不穩定,所以81級學生在1984年的專業對口升學考試中全部落榜。 1982年秋季,棲霞農技中正式招生,共招收果林專業兩個班85人,此時,由於煙臺市教育局已經明確制定了有關農技中的教學計畫(試行草案),使農技中的辦學目標明確了,課程設定亦有了依據:教學目標主要是培養各種專業技術人才和經營管理人才,適應社會發展果業生產所需要的初、中級技術人員;文化課主要是數、理、化和語文、政治,專業課主要開設《植物與植物生理》、《土壤肥料》、《果樹栽培》、《果樹病蟲害防治》、《遺傳與果樹選育學》、《農業經營管理知識》等。 1983年,學校在招收了兩個果林專業班共84人的同時,又增設了畜牧獸醫專業,共招收兩個班79人,主要是為社隊培養有技術的畜禽飼養員及獸醫,開設的文化課與其他專業相同,專業課主要是《畜禽飼料與飼養原理》、《畜禽良種繁育》、《畜禽病理學》、《畜禽藥理學》、《家畜、家禽傳染病與寄生蟲病學》等。 確定了專業結構之後,學校開始加大配套設施的建設:一是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學校改辦後,縣委、縣政府和教育局千方百計充實農技中的教師隊伍,除了農、林類的大、中專院校的畢業生在分配時向農技中傾斜以外,還從農業局、獸醫站等對口部門調進5人,並在農牧局聘請了5名兼職教師做教學帶頭人,利用他們豐富的實踐經驗自行編寫講義,製作教具,以加強專業課的教學。同時要求文化課教師每人選學一門專業課,爭取一專多能。1982年學校還專門開辦了一屆農技中教師培訓班,為棲霞縣後期開辦的幾處農業技術學校提供師資力量。二是教學設施建設。改辦之初,學校的校舍和教學設備條件比較差,專業課教學所需要的實驗室、教具、儀器、圖書資料等均一無所有。學校一方面藉助上級政府撥款,另一方面通過全校師生進行勤工儉學籌措資金,建起了實驗室、圖書閱覽室和小氣象站,購置了近三萬元的教學儀器和三千多冊圖書資料,其中專業圖書一千餘冊,同時,師生還自己動手製作了果樹病蟲標本、驢骨架標本、驢腿神經、肌肉、大腸標本等四十餘件,自畫了一部分教學掛圖,果樹和畜牧獸醫兩個專業的儀器基本上可以應付教學急需。三是實習基地建設,為配合果林專業的教學,學校在校園周圍建成果園38畝,栽種了700多棵果樹。當時原有的果樹品種主要有青香蕉、紅香蕉、國光、印度青、秋花皮等傳統樹種,學校又率先引進了秀水、玫瑰紅、紅富士等新品種。為配合畜牧獸醫專業的教學,建起了一個養雞場、一個養豬場,養了八群蜜蜂,建起了一個獸醫門診。 至此,農業技術學校有了初步的規模,無論是專業課的開設還是專業師資的配備,基本上走上了正軌。因為此時全縣已有松山、蛇窩泊、唐家泊等四處農技中,所以小莊農技中被稱為“棲霞縣第一農業技術中學”。 從第一農技中到職業中專 1986年7月,根據上級指示,棲霞縣第一農業技術中學正式改辦為棲霞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學校性質為全日制的職業中等技術學校,辦學目標是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紀律、有創造精神的中等專業技術人才。招收國中畢業生,學制仍為三年,學校級別屬科級,隸屬於棲霞縣教育局領導。1986年棲霞縣職業中專首次招生,除去原有的果林和畜牧獸醫兩個專業外,又增設了企業管理專業,首批招生三個班。 職業中專成立後,學校的發展進入規範化、專業化階段,以“振興當地經濟、服務於農村、受益於農民、大力提高勞動者的科學文化素質”為辦學宗旨,堅持素質教育,發揮專業優勢,突出辦學重點,實施燎原計畫,建立起以果林為主的“聯鄉、聯村、聯戶”的“三聯”模式和以工科為主的“聯礦、聯廠、聯企業”等的多種科技傳播、技術服務的形式,為當地經濟發展培養了一大批適用型技術人才,提高了勞動者的素質,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的發展。同時,學校還注重根據人才市場的需求適時調整專業結構,採取多種形式的辦學方式,自1990年起先後增設了醫士、食品加工、機電一體化、服裝、旅遊服務、旅遊尋呼、紡織、汽車拖拉機駕駛與維修等專業。1991年學校被國家教委授予“科教興農先進單位”的稱號。同年,被認定為省級重點職業學校。1996年2月14日,被國家教委認定為首批“國家級重點職業學校”。同年,被評為煙臺市首屆“明星學校”。 從職業中專到高職 為加快棲霞職業技術教育的發展步伐,1995年,經煙臺市人民政府批准,在原棲霞職業中專的基礎上,與煙臺廣播電視大學棲霞分校、棲霞職工中專三校合併,成立棲霞市高級職業學校。高職要求是“二、四、二”,即占地面積200畝,建築面積40000m2,在校學生不少於2000人。縣政府投資600萬元建起圖書樓、餐廳樓等,並出資購買了一輛大型客車(丹東黃海)給教職工做上下班的班車。到1997年1月30日,棲霞電大和職工中專的102名在編教職工(棲霞電大55人、職工中專47人)向高職的移交工作完成。1997年2月14日,棲霞市高級職業學校正式成立,性質為副縣級全民事業單位,人員編制258人(教師180人)隸屬於市教委,由財政全額撥款,內設辦公室、教務處、政教處、總務處、培訓處(後改為招生辦)五個處室。1997年農曆正月初八,棲霞高職的人員安排工作就緒,是年5月20日棲霞市人民政府聘任原棲霞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校長魯敬華為棲霞市高級職業學校校長。1999年4月,棲霞技工學校又併入棲霞高職,當時從技校分流來的教職工有31人,4月28日正式報到,高職的辦學力量進一步壯大。 棲霞高職成立後,原來三所學校的行政機構均不保留,但由於多年來在社會上形成的習慣因素的影響,許多人仍然比較容易接受電大、職工中專、職業中專等名稱,所以,學校繼續保留了棲霞電視大學、技工學校、職工中專、職業中專的校名,並實行對口招生。 高職成立後,教學規模壯大了,學校的擔子也加重了。隨著我市的國中畢業生數量的逐漸減少,招生難已成了所有職校的共同問題。如何使高職在眾多的職業學校中獨樹一幟,真正發展成為我市的職教中心,是學校的辦學重點。學校一方面加強教育、教學管理,加大基礎設施的投入,增加學校的硬體設施;另一方面,在調整辦學思路上下功夫,積極創造軟體環境:一是根據人才市場的需求適時調整專業結構,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二是積極拓寬辦學思路,加強聯合辦學和定向委培招生,使學生的安置就業有保證;三是加大就業安置力度,學校通過與用人單位直接洽談或者藉助一些信譽好的職業介紹中心等方式,增加畢業生的就業安置途徑,同時對畢業生實行就業安置承諾,保證畢業生能夠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四是構建就業、高考立交橋,對部分專業開展對口的職校高考,使許多學生圓了自己的大學夢。這樣,想上大學的學生可以讀“高考班”,想就業的學生可以進“就業班”,加之學校在就業安置中的良好聲譽,使高職的招生一直處在其他職業學校的前列。2000年在國家教委組織的中等職業學校國家級重點複評中再次被評為“國家級重點職業學校”,2001年和2002年,高職還得到了“煙臺市教書育人先進單位”和“煙臺市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兩項榮譽。 新的里程碑——煙臺風能電力學校 四十年的風雨歷程,為棲霞市高級職業學校的發展積累了堅實的基礎。今天,勇於探索,敢於創新的高職,又迎來一個激動人心的時刻,一所嶄新的學校——中國煙臺風能電力學校在這裡誕生了。 眾所周知,隨著當今世界能源危機日益加劇,新能源的研究、開發和利用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風能以其資源豐富、可再生、不污染環境等優點引起了人們的普遍關注。我國計畫於2010年建立起完備的風力發電工業體系,風電技術和裝備能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到2020年全國風電裝機容量達到3000萬千瓦,目前全國風電的總裝機容量為1000多萬千瓦。面對蓬勃發展的風電事業,風電技術人才將成為市場緊缺人才。 為了適應市場需求,培養風電專業技術人才, 2006年8月,我校與國家風力發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簽訂合作辦學協定,在全國中等專業學校中率先開設了風電運行與維護專業,搶先占領了風電技術人才培養制高點。目前,該專業已被省教育廳確定為山東省特色專業。 為了做強做大風電專業,更好地服務於風電事業的發展,2009年4月,煙臺市人民政府經研究決定在棲霞市高級職業學校的基礎上建立煙臺風能電力學校。煙臺風能電力學校系全日制普通中等專業學校,開設風電運行與維護、數控技術套用、機電技術套用、汽車維修與套用、計算機及套用、財務會計等專業,招收國中及以上畢業生,學制以三年為主。辦學規模由學校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和學校的辦學能力確定。 學校風電實訓基地現已被教育部列為2009年中央財政支持的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建設項目,本項目計畫投資總額為490萬元,其中投資160萬元,新上一處風機模擬室;投資80萬元,新上一處風機電控室;投資200萬元新建一處風電實訓車間(其中土建工程投資100萬元,設備投資100萬元);投資50萬元新上兩台脫網式風力發電機。項目建成後,可達到對外年培訓300人次、在校生2000人以上的規模,成為山東省乃至全國領先的風電教學實訓基地,將為我國風電技術人才培養做出更大的貢獻。 從高職到煙臺風電學校,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面對挑戰和機遇,我們堅信,新一代的風電人有能力有信心肩負起歷史的重任。我們將抓住機遇,將風電專業做強做大,努力把風電專業建設成全國知名特色專業,把風電學校辦成在山東省乃至全國知名的品牌學校。 煙臺風能電力學校的明天將會更加燦爛輝煌! |
1968年12月——1978年12月
小莊中學在原小莊公社紅專學校校址成立。劉志新任革委會主任(校長)兼黨支部書記,林永江、郝德訓、李文崇先後任革委會副主任(教導主任),孫庚訓任後勤主任,邢文彩任總務主任。
1979年1月——1982年9月
學校更名為棲霞縣第十二中學。劉志新任校長兼黨支部書記,李文崇、郝教亭先後任教導主任,邢文彩任總務主任。
1982年10月——1984年7月
學校更名為棲霞縣農業技術學校。劉志新任校長兼黨支部書記,衣周田、衣培生任副校長,邢文彩任總務主任。
1984年8月——1987年3月
學校更名為棲霞縣第一農業技術中學。衣周田任校長,馬國武任書記,董在任副校長兼教導主任,邢文彩任總務主任,喬玉欣任團支部書記,崔恆根任工會副主席。
1987年4月
學校更名為棲霞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衣周田任校長,馬國武任書記,董在任副校長,邢文彩任副校長,衣再升任總務主任,喬玉欣任團總支部書記,崔恆根任工會副主席。
1991年3月
學校升格為科級事業單位。魯敬華任校長兼書記,董在、馬廣群、喬玉欣任副校長,馬曉任教導主任,張義任政教處主任,劉芝任總務主任,慕向春任團委書記。
1997年2月
棲霞市職業中等專業學校、職工中等專業學校、煙臺市廣播電視大學棲霞分校合併,正式成立棲霞市高級職業學校,單位性質為副縣級全民事業單位,內設辦公室、教務處、政教處、培訓處、總務處5個處室,規格為副局級。保留棲霞市職業中等專業學校、職工中等專業學校、煙臺市廣播電視大學棲霞分校的牌子。魯敬華任校長兼黨總支書記,董在、馬廣群、喬玉欣任副校長,於忠暖任辦公室主任,尚新章任教務處主任,張義任政教處主任,謝炳英任培訓處主任,韓豐凱任總務處主任,遲承波任工會副主席,衣東任團委書記。
2002年4月
馬廣群任校長兼黨總支書記,董在、喬玉欣任副校長,於忠暖任辦公室主任,尚新章任教務處主任,張義任政教處主任,謝炳英任招生辦主任,王濤任總務處主任,遲承波任工會副主席,衣東任團委書記。
2003年
馬廣群任校長兼黨總支書記,董在、張義任副校長,於忠暖任辦公室主任,尚新章任教務處主任,杜宜國主持政教處工作,張伯奎任招生辦主任,王濤任總務處主任,遲承波任工會副主席,衣東任團委書記。
2004年
馬廣群任校長兼黨總支書記,董在、張義任副校長,於忠暖任辦公室主任,李國祺任教務處副主任主持教務處工作,杜宜國任政教處副主任主持政教處工作,張伯奎任招生辦主任,王濤任總務處主任,衣東任團委書記。
2006年
林明利任校長兼黨總支副書記,馬廣群任黨總支書記,董在、張義任副校長,王岳忠任校長助理,張安敏任辦公室副主任主持辦公室工作,李國祺任教務處副主任主持教務處工作,杜宜國任政教處副主任主持政教處工作,張伯奎任招生辦主任,王濤任總務處主任,衣東任團委書記。
2007年
林明利任校長兼黨總支副書記,馬廣群任黨總支書記,董在、張義任副校長,衣東任黨總支副書記、王岳忠任校長助理,張安敏任辦公室副主任主持辦公室工作,李國祺任教務處主任,杜宜國任政教處主任兼棲霞四職專副校長,張伯奎任招生辦主任,王濤任總務處主任,李春西任招生辦副主任主持政教處工作,李艷傑任團委副書記主持團委工作。
2009年
林明利任校長兼黨總支副書記,馬廣群任黨總支書記,張義、王學東任副校長,衣東任黨總支副書記、王岳忠、崔希傑任校長助理,張安敏任辦公室主任,李國祺任教務處主任,杜宜國任政教處主任兼棲霞四職專副校長,李春西任招生辦主任,王濤任總務處主任,張伯奎任工會副主席,魯衛國任政教處副主任主持政教處工作,李艷傑同志任團委副書記主持團委工作。
學校專業
學校現開設風電場運行與維護、風機製造與維修、電工電子、機電技術套用、計算機套用、動漫設計、數控技術套用、幼兒師範、音樂、美術、國防教育等專業。其中風電場運行與維護專業被列為山東省特色專業。該專業於2006年開始招生,分別招收高中生30名和國中生30名。高中生班二年學制,國中生班三年學制。主要開設機械基礎、電工基礎、液壓與氣壓傳動、PLC控制技術、感測器、電機與變壓器、風力發電場概述、風力發電機工作原理、風電場的運行與維護等課程。經過三年的教育教學實踐,風電專業師資力量不斷壯大,現有專業教師44人,其中本科學歷38人,中級以上職稱31人。學校在教育教學、學生管理、就業安置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辦學經驗,逐步發展成為在山東省乃至全國具有影響力的特色學校。
學校設施
為滿足市場對專業人才的培養需求,近年來,學校先後投資800多萬元,進一步改善了辦學條件。學校現有教學樓一處、學生公寓兩處、學生餐廳一處、實驗樓一處、實習車間四處、風電控制室一處、風電模擬室一處、風機模型室一處、數控模擬室一處、標準化籃球場地五處、健身場地三處、室外桌球場地一處、排球場地一處。校外實訓基地有唐山風電場和方山風電場。同時,校內風電實訓基地建設已被國家財政部、教育部列為2009年國家級實訓基地建設項目。項目建成後,將滿足風電專業在校生2000人以上,對外年培訓300人次以上,成為山東省乃至全國領先的風電教學實訓基地,填補省內空白。可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實習場所和設備,全面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出符合國家要求的中、高級技術人才,滿足企業對技術人才的需求,帶動風電企業的發展,為我國風電技術人才培養發揮更大的作用。
幾年來,學校以“立足當地經濟,適應市場需求”為辦學導向,以“突出特色教育,引領產業發展,建設中國培養風電專業技術人才的搖籃”為辦學方向,積極拓寬辦學渠道,不斷加強學生管理,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社會培養了一大批適用型專業技術人才,特別是由於嚴格的教學管理和良好的實訓條件,風電專業畢業生供不應求。09年首批60名風電專業畢業生先後被浙江華儀電氣、廣東明陽電氣、北京金鳳天源、華潤風能、國家電網等多家公司錄用,得到了企業和社會普遍認可。2010年和2011年將分別有80名和200名學生畢業。09年學校計畫招收風電專業高中生100名,國中生150名。生源地以煙臺地區為主,部分來自內蒙古、河北和寧夏等地。
學校榮譽
由於辦學成績突出,學校先後被授予“國家級重點職業學校”、“煙臺市明星學校”、“煙臺市教學管理規範化學校”、 “煙臺市職業教育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被煙臺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確定為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煙臺市職業技能鑑定所,並躋身全國職教“五百強”。
歷任領導
1968年12月——1978年12月
小莊中學在原小莊公社紅專學校校址成立。劉志新任革委會主任(校長)兼黨支部書記,林永江、郝德訓、李文崇先後任革委會副主任(教導主任),孫庚訓任後勤主任,邢文彩任總務主任。
1979年1月——1982年9月
學校更名為棲霞縣第十二中學。劉志新任校長兼黨支部書記,李文崇、郝教亭先後任教導主任,邢文彩任總務主任。
1982年10月——1984年7月
學校更名為棲霞縣農業技術學校。劉志新任校長兼黨支部書記,衣周田、衣培生任副校長,邢文彩任總務主任。
1984年8月——1987年3月
學校更名為棲霞縣第一農業技術中學。衣周田任校長,馬國武任書記,董在任副校長兼教導主任,邢文彩任總務主任,喬玉欣任團支部書記,崔恆根任工會副主席。
1987年4月
學校更名為棲霞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衣周田任校長,馬國武任書記,董在任副校長,邢文彩任副校長,衣再升任總務主任,喬玉欣任團總支部書記,崔恆根任工會副主席。
1991年3月
學校升格為科級事業單位。魯敬華任校長兼書記,董在、馬廣群、喬玉欣任副校長,馬曉任教導主任,張義任政教處主任,劉芝任總務主任,慕向春任團委書記。
1997年2月
棲霞市職業中等專業學校、職工中等專業學校、煙臺市廣播電視大學棲霞分校合併,正式成立棲霞市高級職業學校,單位性質為副縣級全民事業單位,內設辦公室、教務處、政教處、培訓處、總務處5個處室,規格為副局級。保留棲霞市職業中等專業學校、職工中等專業學校、煙臺市廣播電視大學棲霞分校的牌子。魯敬華任校長兼黨總支書記,董在、馬廣群、喬玉欣任副校長,於忠暖任辦公室主任,尚新章任教務處主任,張義任政教處主任,謝炳英任培訓處主任,韓豐凱任總務處主任,遲承波任工會副主席,衣東任團委書記。
2002年4月
馬廣群任校長兼黨總支書記,董在、喬玉欣任副校長,於忠暖任辦公室主任,尚新章任教務處主任,張義任政教處主任,謝炳英任招生辦主任,王濤任總務處主任,遲承波任工會副主席,衣東任團委書記。
2003年
馬廣群任校長兼黨總支書記,董在、張義任副校長,於忠暖任辦公室主任,尚新章任教務處主任,杜宜國主持政教處工作,張伯奎任招生辦主任,王濤任總務處主任,遲承波任工會副主席,衣東任團委書記。
2004年
馬廣群任校長兼黨總支書記,董在、張義任副校長,於忠暖任辦公室主任,李國祺任教務處副主任主持教務處工作,杜宜國任政教處副主任主持政教處工作,張伯奎任招生辦主任,王濤任總務處主任,衣東任團委書記。
2006年
林明利任校長兼黨總支副書記,馬廣群任黨總支書記,董在、張義任副校長,王岳忠任校長助理,張安敏任辦公室副主任主持辦公室工作,李國祺任教務處副主任主持教務處工作,杜宜國任政教處副主任主持政教處工作,張伯奎任招生辦主任,王濤任總務處主任,衣東任團委書記。
2007年
林明利任校長兼黨總支副書記,馬廣群任黨總支書記,董在、張義任副校長,衣東任黨總支副書記、王岳忠任校長助理,張安敏任辦公室副主任主持辦公室工作,李國祺任教務處主任,杜宜國任政教處主任兼棲霞四職專副校長,張伯奎任招生辦主任,王濤任總務處主任,李春西任招生辦副主任主持政教處工作,李艷傑任團委副書記主持團委工作。
2009年
林明利任校長兼黨總支副書記,馬廣群任黨總支書記,張義、王學東任副校長,衣東任黨總支副書記、王岳忠、崔希傑任校長助理,張安敏任辦公室主任,李國祺任教務處主任,杜宜國任政教處主任兼棲霞四職專副校長,李春西任招生辦主任,王濤任總務處主任,張伯奎任工會副主席,魯衛國任政教處副主任主持政教處工作,李艷傑同志任團委副書記主持團委工作。
1968年12月小莊中學在原小莊公社紅專學校校址成立。
1977年在原小莊中學的基礎上成立棲霞縣第十二中學。
1981年棲霞縣第十二中學更名為棲霞縣農業技術中學
1983年棲霞縣農業技術中學更名為棲霞縣第一農技中學
1986年7月棲霞縣第一農技中學更名為棲霞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1995年經煙臺市人民政府批准在原棲霞市職業中等專業學校的基礎上,將煙臺電視廣播大學棲霞分校、棲霞市職工中專合併,成立棲霞市高級職業學校。
1996.2.14——被國家教委評定為“國家級重點職業學校”,躋身全國職教五百強。
1997.1——煙臺廣播電視大學棲霞分校、棲霞市職工中專與我校合併
1997.2.14——棲霞市高級職業學校正式成立,單位性質為副縣級事業單位。
1997.10.17——山東省證劵有限責任公司煙臺分公司王新官總經理向我校捐贈30台386計算機,總價值9萬餘元。
1998.4.7——山東省教委劉明澤副主任、煙臺教委崔遠思副主任等同志來我校視察。
1998.4.26——山東省職教處林守彤副處長一行來我校視察
1999.4.30——棲霞市技工學校與我校合併。
2000.9.28——我校通過國家級重點職業學校複評。
2001.4——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首次在我校設立考點
2002.5.17——“濟南一工具機數控技術煙臺地區培訓基地”掛牌儀式在我校隆重舉行。參加儀式的有濟南市成教局李憲晨局長、濟南一工具機集團有限公司於志海董事長、煙臺市教育局職教室曲仁臣主任、棲霞市委楊君亭副書記、棲霞市人大柳素麗副主任、棲霞市教育體育局孫永仁局長等領導、各中學校長及各教育辦主任。
2003.10.10——棲霞市高級職業學校校報創刊,棲霞市教育局孫永仁局長為校報題詞“標新立異辦出特色? 貼近師生凝心聚力”
2004.3.15——我校再次通過“國家級重點職業學校”複評
2004.8.20——由一級作曲家紅賓、副研究館員惠德、明久作詞,北京一級作曲樂人、二級作曲蘇旗譜曲的《棲霞高職之歌》創作完成。魯東大學音樂學院的師生為我校製作學唱伴奏帶。
2005.3.17——山東省職成教處楊文法同志處長來我校視察,煙臺市政府督導室張殿會副主任、煙臺市教育局職成教科徐海欣陪同。
2006.4.26——煙臺市教育局劉連基局長、崔遠思副局長、政府督導室許箕展副主任在棲霞市教體局謝耀光局長、林茂副局長的陪同下來我校視察。
2006.6.27——棲霞市第二職業中等專業學校合併到我校。
2006.8——我校與國家風電發展中心簽訂聯合辦學協定,在我校開設風電場運行與維護專業
2006.11.16——由煙臺市汽車行業協會和汽車職業集團主辦,棲霞市高級職業學校承辦的“汽車製造業校企合作研討會”在我校隆重召開,通用、東嶽、煙臺泰利汽車、煙臺矢崎等十多家企業出席了會議。
2006.12.30——為推進職業教育資源共享,加強校校校企之間的合作,由我校牽頭四所職校和16家骨幹企業組成的“棲霞市職業教育集團”在我校掛牌成立。煙臺市教育局崔遠思副局長、棲霞市政府李寧市長、林江副市長參加掛牌成立儀式。
2007.1.17——煙臺市職教室王松壯主任、徐喜山書記一行到我校視察,對我校重視和加強雙師型隊伍建設給予了高度評價。
2007.5.14——煙臺市教育局劉連基局長、許琦展副局長在棲霞市教體局謝耀光局長的陪同下來我校檢查指導工作。劉局長對我校各項工作正常有序的開展給予了高度的評價,並對今後的工作提出三點要求:一是要拓寬視野,不要把目光單純盯在應屆畢業生身上。二是要轉變辦學模式,做到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相結合。三是要面向當地經濟,服務當地企業,充分發揮職業教育集團的作用。
2007.5首批寧夏籍152名學生入學。
2007.7——棲霞市第三職業中等專業學校合併到我校。
2007.9.10——原棲霞市委王國祖書記在市委王志文秘書長、教育體育局謝耀光局長的陪同下,來我校看望慰問教職員工,並與部分教師代表進行了親切座談。王書記對學校的工作提出了五點要求:一是要加強領導班子建設,二是要開闊視野,三是要與時俱進,四是要建立激勵機制,五是要加強管理。
2007.10.16——我校成立八卦鼓表演隊。經山西鼓樂專家吳自創老師的精心編導,我校八卦鼓表演隊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八卦鼓這種古老的藝術形式在第六屆棲霞蘋果藝術節上以嶄新的面貌展現給廣大市民,贏得了一致好評。
2007.11.14——棲霞市第四職業中等專業學校掛靠我校。
2008.3.23——寧夏自治區固原市教育考察團來我校考察,市政府王培學副市長、教體局謝耀光局長先後陪同活動。
2008.4.25——山東省教育廳職教處劉鳳山處長一行來我校視察,重點了解了我校風電專業。他指出:風電專業在我省尚屬首家,適應市場需求,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導向,要辦出特色。
2008.7——為充分發揮廣播電視大學系統優勢,整合社會教育資源,充分利用遠程教育手段為學生提供學習支持服務,我校恢復電大招生。
2008.12經中央廣播電視大學批准,同意我校設立奧鵬遠程教育中心。並得到西安交通大學網路教育學院、東北大學網路教育學院、東北師範大學遠程與繼續教育學院三學校授權開展招生。
2009.3.24——棲霞市職業學校學生管理現場會在我校召開。
2009.4.17——山東省副總督學王乃信帶領省政府教育督導團來我校檢查工作。煙臺市教育局劉連基局長、崔遠思副局長、棲霞市政府市教體局領導一起陪同。
2009.5.7——煙臺市檢察院李建新檢察長在棲霞市委劉廣華書記的陪同下來我校調研。市政法委劉啟明書記、市委王志文秘書長、市檢察院鄭昌河檢察長、市教育體育局謝書德局長等同志一起陪同。
2009.7——經煙臺市政府批准,棲霞市高級職業學校更名為煙臺風能電力學校,為全日制普通中等專業學校。
文化傳統
校 訓: | 創新 博學 勤奮 立志 |
校 風: | 追求領先 敬業奉獻 愛崗盡責 和諧平安 爭創一流 趕超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