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波杏靄圖

煙波杏靄圖

《煙波杏靄圖》是清代畫家戴本孝的國畫作品,一作《煙波杳靄圖》,該作品寫的宋代司馬光《和伯常自噸州見寄》詩意,收藏於蘇州市博物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煙波杏靄圖》
  • 類別:中國畫
  • 年代:清
  • 作者:戴本孝
  • 材質:紙本,設色
  • 尺寸:縱150.6厘米,橫73.2厘米
  • 現狀:藏於蘇州市博物館
  • 格式:立軸
作品介紹,作品賞析,作者簡介,

作品介紹

《煙波杏靄圖》內容其實是寫的宋代司馬光詩意,出自司馬光《和伯常自噸州見寄》的名句:“潺湲杳靄煙波古,散誕逍遙興趣新” 。此畫和“杏”毫無關係,而且“杏”和“靄”放在一起是說不通的。事實上此畫在許多學術文章和出版書籍里都是《煙波杳靄圖》,如浙江大學出版社《中國繪畫全集》和蘇州大學出版社《歷代名畫詩畫對讀集(山水卷)》。此畫款識:“甫里先生罷釣歸,春風倚棹雲依依。閒抨無語石床冷,更覺梅花雨後肥。新雨初霽,筆研澄鮮,為寫煙波杳靄之致,稍有前人遺法,奉博孝翁老甫兄有道一笑。”鈐印為:“時上章(庚)涒灘(申)如月迢迢谷樵弟本孝。(靜觀)”。

作品賞析

此畫構圖清明開朗,高山連亘,縈水曲遠,樹木蕭疏,煙波杳靄,景色清幽,一茅亭設書案,水面輕舟一葉,一老人拋書盪棹,悠然自得。筆墨蒼勁整潔,極富秀逸之氣,給人以清新明快之感。筆法有雲林氣度,側筆乾擦,簡潔清淡,不落陳規。賦色清淡,古樸幽雅。戴本孝筆下的山石多用枯筆醮焦墨皴擦而出體面,很少用線條勾勒山石結構,也較少點苔。在構圖布境上屬意元人意境的空疏高曠,但並不專仿元人筆墨。曾遊歷五嶽,眼界開闊。他重視“師法自然”,因而筆下的山川丘壑變化多端,但畫面的意境清曠,意趣高逸。《煙波杏靄圖》構圖清明開朗,高山連亘,縈水曲遠,樹木蕭疏,煙波杳靄,景色清幽,一茅亭設書案,水面輕舟一葉,一老人拋書盪棹,悠然自得。筆墨蒼勁整潔,極富秀逸之氣,給人以清新明快之感。筆法有雲林氣度,側筆乾擦,簡潔清淡,不落陳規。賦色清淡,古樸幽雅。

作者簡介

戴本孝(1621—1691年),清初畫家。字務旃,號前休子,以布衣隱居鷹阿山中,號鷹阿山樵,休寧(今屬安徽)人。本孝一生不仕。能詩,工畫山水,多寫黃山風景,擅長乾筆,格調松秀枯淡,墨色蒼渾,構景空疏,丘壑不繁,近元人風味。原濟(石濤)早期山水畫,曾受他影響。後人稱他與梅清、梅庚、石濤等為黃山畫派。亦善畫松梅。戴本孝的傳世作品有《秋山圖》《黃山白龍潭圖》《峻岭飛泉圖》《擬倪瓚十萬圖》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