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服,讀音是jiān fú。意思是煎汁服下。
基本介紹
- 拼音:jiān fú
- 釋義:煎汁服下
煎服,讀音是jiān fú。意思是煎汁服下。
《中藥煎服法圖解》是2011年1月1日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剛。內容簡介 《中藥煎服法圖解(漢英對照)》內容簡介: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養生保健意識的加強,作為自然療法的中醫藥,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歡迎和認可。湯劑作為...
《湯劑煎服法研究》是2016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起華、仝小林。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結合理論與實踐論述中藥湯劑煎煮與服用方法的專著.全書共分六章.第一章為緒論.闡述了湯劑的歷史沿革及歷史成就.第二章至第五章從現代煎煮...
柴葛煎,中醫方劑名。出自《景岳全書》卷五十一。具有散毒養陰,透疹解毒,清熱生津之功效。主治痘疹表里俱熱及瘟疫。組成 柴胡、乾葛、芍藥、黃芩、甘草、連翹各6g。用法用量 1、現代用法:上藥加水300ml,煎服。2、古代用法:水一鐘...
《常見疾病的飲食宜忌和中藥的煎服法》是1996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謨瑞。書名 常見疾病的飲食宜忌和中藥的煎服法 作者 張謨瑞 類別 烹飪美食與酒 出版社 人民衛生出版社 [1] 出版時間 1996年1月1日 頁數 201...
炙甘草1錢,防風,川芎1錢,荊芥穗1錢,白芷1錢,白蒺藜(炒,搗碎)3錢或5錢。處方來源:《景岳全書》卷五十一。方劑主治:用法用量:上或水或酒,用2鐘煎服,然水不如酒。或以水煎服,後飲酒數杯,以行藥力亦可。
癘風煎 癘風煎是藥名,主治癘風。水煎服。無風處日洗1-2次。方名 癘風煎 組成 桑皮1撮,大黃1撮,芒硝1撮。主治 癘風。用法用量 水煎服。無風處日洗1-2次。加減 如有蟲,加鴿屎同煎;如爛,用琥珀末搽患處。
遠方選錄 《中醫內科雜病證治新義》:“治陰虛,面色萎黃,精神倦怠,唇焦,口燥無津,脈細數無力方。生地黃、熱地黃、麥門冬、當歸、白芍藥、·阿膠、龜版膠、黨參、炒谷芽、枳殼。水煎服。按:此由兩儀膏、四物湯加減而成。”
潤腸煎 組成 生耆1兩,當歸5錢,火麻仁5錢(炒),肉蓯蓉1錢半(洗淨),郁李子3錢(炒),胡桃1枚(帶皮,打碎)。主治 一切大便秘結,或年老久病之人,氣虛血虧,不能生液,往往多便結之症。用法用量 水煎服。處方與加減...
現代用法:水煎服。功用 化痰止咳。主治 風寒咳嗽,及非風初感,痰滯氣逆者。方義 咳嗽的治療應分清邪正虛實。外感咳嗽,為外邪襲肺,多屬實證,故以祛邪利肺為治療原則,六安煎為治療外感咳嗽的首選方劑。本方去甘草、白芥子,加蕁...
荊芥1錢,炙甘草7分,升麻3分。出處: 《景岳全書》卷五十一。 功效:疏表達邪。主治: 麻疹初熱,未出之時;痘疹初熱未出者。體質單弱,痧疹不能透達。用法用量: 水1鐘半,煎服。加減: 熱甚,脈洪滑,加柴胡1錢。
固胎煎是一種藥物,原料有黃芩,白朮等。辨證 陰虛血熱,肝脾多火多滯。【治法】清肝柔肝,調氣固胎。【方名】固胎煎。組成 黃芩8克,白朮4-8克,當歸6克,芍藥6克,阿膠6克,陳皮4克,砂仁2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參橘煎,中醫方劑名。出自《症因脈治》卷二。具有補氣,順氣之功效。主治氣虛喘逆。組成 人參、橘紅。用法用量 水煎服。功用 補氣,順氣。主治 氣虛喘逆。附方 名稱:參橘煎 組成:人參6g,橘紅3g,藿香9g 用法:水煎服 主治:...
楝椒煎 楝椒煎,處方名,水煎服用,出自《仙拈集》卷二。處方 苦楝根皮(去粗皮)5錢,川椒5錢。功能主治 蟲積作痛者。用法用量 水煎,露1宿,次日五更先以豬肉臭其氣,然後服藥。其蟲盡下。摘錄 《仙拈集》卷二 ...
湯藥(tāng yào),指的是用水煎服的中藥。出自《史記·袁盎晁錯列傳》:“陛下居代時,太后嘗病,三年,陛下不交睫,不解衣,湯藥非陛下口所嘗弗進。”晉·葛洪《抱朴子·至理》:“夫愚夫乃不肯信湯藥針艾,況深於此者乎!”...
泡服 泡服 ,煎服法之一。指用開水或煮好的藥液趁熱浸泡某些藥物,不經煎煮,直接服用藥液。需泡服的藥物多含有揮髮油或有效成分容易釋出,如果煎煮則導致藥效降低,例如西紅花、番瀉葉等。浸泡時容器應加蓋,以減少有效成分散失。
⑥治潰瘍病:烏藥三錢,截葉鐵掃帚三錢,仙鶴草一兩。 水煎,每日一劑,分二次眼。忌辛辣刺激食物。(《單方驗方調查資料選編》)⑦治胃痛,腎炎水腫:鐵掃帚三至五錢(大劑可用一兩)。水煎服。 (《上海常用中草藥》)⑧治勞傷脫力...
分服 分服是2004年公布的中醫藥學名詞。定義 藥物分數次服。出處 《中醫藥學名詞》。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適用病症】其症狀為鼻癢、連續噴嚏、大量清水樣涕、鼻塞、臨床多表現為咳嗽反覆發作或持續不斷,常在夜間或晨起發作或加劇,以乾咳為主,時有少量白粘痰,偶伴喘息、胸悶,脅肋隱痛,咽乾口渴,舌紅少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