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齒螳臂相手蟹

無齒螳臂相手蟹

無齒螳臂相手蟹(Chiromantes dehaani),舊稱無齒相手蟹(Sesarma dehaani), 原屬方蟹科(Grapsidae),相手蟹屬(Sesarma),相手蟹科從方蟹科獨立出來後,重新分類為相手蟹科(Sesarmidae),螳臂相手蟹屬(Chiromantes)。分布於朝鮮、日本、台灣島以及中國大陸的海南島、廣東、福建、浙江、江蘇、遼東半島等地,一般穴居於近海淡水河流的泥岸上或在近岸的沼澤中。為鼠類肺吸蟲的第二中間宿主。

無齒螳臂相手蟹並不無恥,“無齒”指的是背甲左右靠近眼睛的地方(前側緣)沒有鋸齒狀的突起。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無齒螳臂相手蟹
  • 拉丁學名: Chiromantes dehaani
  • 別稱: 無齒相手蟹
  • 二名法:Sesarma dehaani
  • :動物界
  • 節肢動物門
  • 亞門甲殼動物亞門
  • 軟甲綱
  • 亞綱真軟甲亞綱
  • 十足目
  • 亞目腹胚亞目
  • 相手蟹科
  • :螳臂相手蟹屬
  • :無齒螳臂相手蟹 C. dehaani
  • 分布區域:朝鮮、日本、台灣島以及中國大陸的廣東、海南島、遼東半島等地
  • 下目短尾下目
  • :真短尾派
  • 亞派:胸孔亞派
  • 總科:方蟹總科
形態特徵,生境習性,幼體發育,地理分布,

形態特徵

無齒螳臂相手蟹(Chiromantes dehaani)
頭胸甲呈四方形,分區明顯,胃區及心區均隆起,肝區有兩小塊隆起,中鰓區具4至5條斜行隆縐。額寬大於頭胸甲寬度的1/2,從背面觀,其前緣中部具較寬的凹陷,額後部的4個井立的突起顯著。外眼窩齒呈三角形,背眼窩緣光滑,甚為凹陷。側緣具光滑隆線,無齒,有時在外眼窩齒後具1至2個凹陷,前1/3向前稍靠攏,後2/3較為平直。螯足:雄性個體的螯足較雌性個體的螯足更大;長節背緣近末端處具一刺;腕節背面具橫皺襞,內末角鈍;掌節高,外側面具鱗形顆粒,背緣具一條顆粒隆線,其分支延伸至內側面的上半部;指節較掌節為長,可動指彎曲,背面具微細顆粒,末端分2齒,不動指末端分3齒,兩指間的空隙小。步足密具長、短不等的硬剛毛,尤以最末三節為更密。雄性腹部呈寬三角形,雌性腹部呈圓形。頭胸甲長38.6毫米,寬43.3毫米。

生境習性

一般穴居於近海淡水河流的泥岸上或在近岸的沼澤中,可見於草澤邊緣、田梗、排水溝邊,通常隱藏於石塊間或於垂直的士壁掘洞而居。晨昏或夜晚是它們活動時間,有時會潛入田裡,以其大螯剪斷秧苗,所以有“稻田殺手蟹”的稱號。
有人認為它們是肺吸蟲的中間宿主,又因其穴居於河岸或田埂,常常危害到農田水利,因而大量捕捉,充作肥料。

幼體發育

無齒螳臂相手蟹(Chiromantes dehaani)的幼體發育經過4個溞狀幼體和1個大眼幼體期。在水溫25至26℃、鹽度15、光照度200至200Lx的條件下,從第一期溞狀幼體出膜到大眼幼體出現歷時12d;大眼幼體至第一期幼蟹出現為4至5d。作者觀察的無齒螳臂相手蟹各期幼體的形態與Baba所描述的有些不同,尤其是各期溞狀幼體第1、2顎足的剛體數結果均分別為不變的10根和4根,且按2,2,3,3和1,1,1,1有規律的排列。

地理分布

朝鮮、日本、台灣島以及中國大陸的海南島、廣東、福建、浙江、江蘇、遼東半島等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