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鱗毛枝蕨

無鱗毛枝蕨

無鱗毛枝蕨(Arachniodes sinomiqueliana (Ching) Ohwi)植株高45-80厘米。根狀莖長,橫走,先端連同葉柄基部密被栗黑色、披針形鱗片,質厚,全緣,有光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無鱗毛枝蕨
  • 拉丁學名:Arachniodes sinomiqueliana (Ching) Ohwi 
  • :植物界
  • :蕨類植物門
  • :木賊綱
  • :水龍骨目
  • :鱗毛蕨科
  • :複葉耳蕨屬 
  • :無鱗毛枝蕨
  • 分布區域:中國、日本等地
  • 保護級別:瀕危(IUCN標準)
  • 生境:生疏林下,海拔1365-1800米
  • 模式標本:采自貴州平伐(貴定)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資料引用,相關的種,保護現狀,

形態特徵

葉遠生,柄長25-40厘米,粗2-4毫米,禾稈色,上向直達葉軸,略被淡棕色、披針形小鱗片;葉片長三角形,長23-40厘米,寬16-30厘米,頂部略急狹縮,基部不變狹,三回羽狀;羽片約15對,基部一對對生,向上的互生,有柄,斜展,基部一對較大,卵狀披針形,長12-25厘米,寬9-12厘米,二回羽狀;小羽片約15對,互生,有柄,基部下側1片較大,三角狀披針形,長達4.5厘米,寬約2厘米,鈍頭,一回羽狀;末回小羽片5-6對,互生,長圓形,長1.4厘米,寬約6毫米,圓頭,基部斜楔形,深羽裂;裂片2-4對,基部上側1片幾分離,長圓形,頂部有2-3個鈍鋸齒;自第二對羽片起,向上的各對羽片逐漸縮短。葉脈在末回小羽片上為羽狀,小脈單一,偶分叉,下面可見。葉乾後草質,黃綠色,兩面密被銹色粗毛;各回羽軸下面多少被棕色、披針形,先端纖維狀鱗片。孢子囊群小,圓形,背生小脈上,每末回小羽片4枚;囊群蓋圓腎形,膜質,邊緣有睫毛,以後脫落。
無鱗毛枝蕨
無鱗毛枝蕨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1365-1800米的疏林下。

分布範圍

產於湖南、四川、貴州和雲南。日本也有分布。

資料引用

無鱗毛枝蕨(中國蕨類植物孢子形態)
無鱗毛枝蕨
無鱗毛枝蕨
Leptorumohra sino-miqueliana (Ching) Tagawa in Acta Phytotax. Geobot. 8: 232. 1939; Y. L. Zhang et al. Sporae Pterid. Sin. 239. t. 71. f. 3-4. 1976. ——Rumohra sino-miqueliana Ching in Sinensia 5: 65. t. 15. 1934. ——Polystichopsis sino-miqueliana Tagawa in Journ. Jap. Bot. 33: 95. 1958.

相關的種

與“無鱗毛枝蕨 Leptorumohra sinomiqueliana (Ching) Tagawa”相關的種有:
毛枝蕨Leptorumohra miqueliana (Maxim. ex Franch. & Sav.) H. Itô
四回毛枝蕨Leptorumohra quadripinnata (Hayata) H. Itô

保護現狀

無鱗毛枝蕨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IUCN)中,保護級別為瀕危(EN)。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