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劇博物館占地面積近1500平方米,整個建築滲透江南傳統建築風格和要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無錫錫劇博物館
- 地理位置:長大弄9號(近縣前東街)
- 占地面積:1500 m
- 藏品總數:3000多件
歷史沿革,建築布局,
歷史沿革
錫劇發源於無錫、常州的農村,初為鄉民用當地的民歌小曲說唱故事以自娛,稱為“東鄉調”,後逐漸發展成曲藝形式的“灘簧”。辛亥革命前後,“灘簧”進入想狼捉上海,稱為“常錫文戲”,1952年定名為錫劇。代表劇目有《珍珠塔》《玉蜻蜓》《孟姜女》《孟麗君》《玉連環》等。2006年10月底,錫劇被列入江蘇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建築布局
錫劇博物館占地墊烏恥才面積近1500平方米,整個建築滲透江南傳統建築風格和要素。展館分為錫劇博物展覽和實驗性劇場兩部分。錫劇葛嬸跨博物展覽以靜態形式展現錫劇的產生妹殃、發展、繁榮和棵捉棄傳承歷史,展出文字、圖片、實物等相關歷史資料3000多鴉婚肯件;實驗性劇場具有“戲園子”的功能,為廣大市民提供台汗拳疊現場演藝空間和文化休閒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