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無錫縣歷山集
- 創作年代:南朝梁
- 文學體裁:五言古風
- 作者:江淹
作品全文,作品注釋,山集,白露,作品賞析,作者簡介,
作品全文
愁生白露日,思起秋風年。
竊悲杜蘅暮,擥涕吊空山。
落葉下楚水,別鶴噪吳田。
嵐氣陰不極,日色半虧天。
酒至情蕭瑟,憑樽還惘然。
一聞清琴奏,噓泣方留連。
況乃客子念,直置絲竹間!
作品注釋
山集
(1).謂聚集如山。《兒女英雄傳》第二十回:“這樣商量定了,過了明日後日兩天就可上路,也省得伯父上上下下人馬山集的在此久住。”
(2).山間集鎮。《老殘遊記》第十二回:“ 子平 依話用飯,又坐了一刻,辭了 璵姑 ,徑奔山集上。”
(2).山間集鎮。《老殘遊記》第十二回:“ 子平 依話用飯,又坐了一刻,辭了 璵姑 ,徑奔山集上。”
白露
(1).秋天的露水。《詩·秦風·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南朝 梁 江淹 《清思》詩:“白露滋金瑟,清風盪玉琴。” 唐 韓愈 《秋懷》詩之二:“白露下百草,蕭蘭共雕悴。” 艾蕪 《榮歸》:“平野剛從叛亂里解脫出來,但危險和襲擊,卻還同秋風白露一道兒留著。”
(2).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在陽曆九月八日前後。《逸周書·時訓》:“白露之日鴻雁來。”《禮記·月令》“﹝孟春之月﹞東風解凍” 唐 孔穎達 疏:“謂之白露者,陰氣漸重,露濃色白。” 清 俞樾 《茶香室叢鈔·白露前雨》:“如雨在白露前一日,得稻一分。” 峻青 《海嘯》:“眼下白露快要到了,麥子再不下種,過了節氣,出不來苗,明春就抓瞎了。”
(3).茶的一種。 宋 楊伯岩 《臆乘·茶名》:“茶之所產,六經載之詳矣,獨異美之名未備…… 豫章 曰白露,曰白茅。”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果四·茗》:“ 楚 之茶則有 荊州 之仙人掌、 湖南 之白露、 長沙 之鐵色。”
(4).猶言陳述吐露。 唐 韓愈 《上留守鄭相公啟》:“不以真情狀白露左右。”
作品賞析
詩的前八句為寫景,但筆端注入了詩人濃重的感傷之情。此八句前後寫法又有別,前四句情景相生,後四句則景中含情。開首以一聯工整的對偶領起,點明時序,總寫秋色,表現出詩人悲秋傷懷的思緒。二十四節氣中的“白露”是秋天來臨的標誌,它往往隨著秋風颯然而來,所謂“涼風至,白露降,寒蟬鳴”(《禮記·月令·孟秋之月》)即是。所以秋風白露常觸發人歲月流逝的傷感。“愁生”、“思起”,點明觸景生情,情與景偕,而非借景傳情式的含蓄蘊藉。此聯從修辭上說用的是上下相補的互體手法,亦即是說秋風乍起,白露初降,頓使人生起百端愁緒。一事而分置兩句,有迂曲迴環之致,令人感受到詩人的愁腸百轉。接著以“竊悲”與“擥涕”兩個動作帶出了空山日暮的景色,悲而出涕,顯示出愁情轉深。杜蘅是一種香草,《離騷》中曾提到:“畦留夷與揭車兮,雜杜蘅與芳芷。”屈原以它比喻賢才。這裡,詩人一方面流露出自嘆身世,自傷遲暮的感慨;另一方面,面對寂寂空山,又向長眠的逝者表達了悲憫憑弔之意,雖然幽明相隔,生死異域,但都統攝於悲情之中。如果說前四句的景物是從抒情中帶出的話,那么後四句則純為寫景,但每一種景物中無不浸潤著深沉的哀愁。那紛紛墜於水面的落葉,那飛過田野,發出悽戾叫聲的孤鶴,那山間無盡的陰氣,天上昏暗的日色,無一不在渲染著濃重的沁心徹骨的悲情愁緒。
詩的後六句則通過對宴會情景的描繪進一步抒情。置酒高會,流連勝景,本是賞心樂事,而詩人卻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前人稱“酒為歡伯,除憂來樂”(《焦氏易林》),“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但詩人在此卻感嘆:“酒至情蕭瑟,憑樽還惘然。”美酒不唯不能解憂,反而平添一層愁情。琴音侑酒,理應助人雅興,而詩人竟至唏噓泣下,更何況絲竹管弦之間融入了客子的羈旅情懷呢!這一段在修辭上運用反接之法,出乎常情,有翻跌頓挫之妙,更為深刻地表現了詩人的感情。
劉熙載《藝概》稱:“江文通詩有淒涼日暮,不可如何之意。此詩之多情而人之不濟也。”瀰漫於江淹詩中的悲感愁緒正可從其人生遭際中尋出根源。江淹何時在無錫作此詩,難以確考。他曾為宋建平王劉景素的屬僚,隨景素至荊州。據《南史·江淹傳》:“景素專據上流,鹹勸因此舉事。淹每從容進諫,景素不納。及鎮京口,淹為鎮軍參軍,領南東海郡丞。景素與腹心日夜謀議,淹知禍機將發,乃贈詩十五首以諷焉。”後江淹因事觸怒景素,黜為吳興令,景素兵敗被戮,江淹幸免於難。因而詩中的悲秋傷懷,日暮途窮之感正是他在現實生活中政治危機感的反映。
江淹此詩頗得楚騷的神韻。明許學夷說:“文通五言善用騷語。”(《詩源辯體》)不僅措辭相類,而且意境亦多借鑑。那雲水淒迷的太湖惠泉,那林木幽邃的惠山申澗,都與沅湘洞庭、九嶷蒼梧有異曲同工之妙。從這首詩中讀者不難聽到“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九歌·湘夫人》)之類詩句的迴響。此詩在手法上也採用了楚騷式的鋪陳,故以賦體為主。前四句寫情則是:“愁生”,“思起”,“竊悲”,“擥涕”,層層遞進,展現感情之加深;寫景則是:“白露”,“秋風”,“杜蘅”,“空山”,秋之景物,一一呈現。下四句亦是鋪陳各種景物,但賦中有興,觸發起後半部分的抒情。而最後的抒情也是通過一系列的動作的鋪敘而完成的“酒至”,“憑樽”,“一聞”,“噓泣”。說江淹之詩有楚騷的遺響,當不為過。
作者簡介
江淹(444~505)南朝文學家。字文通,濟陽考城(今河南民權)人。6歲能詩,13歲喪父,家境貧寒,曾採薪養母。20歲左右教宋始安王劉子真讀“五經”,並一度在新安王劉子鸞幕下任職,歷仕宋、齊、梁三代。江淹在仕途上早年不甚得志,坎坷的經歷反而造就了一位文學大家。中年以後,官運亨通,仕途的高峰卻導致了他創作上的低潮,到齊武帝後期,他就很少有傳世之作,故有“江郎才盡”之說。江淹既是南朝辭賦大家,與鮑照並稱;又是南朝駢文大家,是南朝駢文中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與鮑照、劉峻、徐陵齊名。其詩作成就雖不及辭賦和駢文,但也不乏優秀之作,其特點是意趣深遠,在齊梁諸家中尤為突出。明人輯有《江文通集匯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