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粉背蕨(無銀粉背蕨)

陝西粉背蕨

無銀粉背蕨一般指本詞條

陝西粉背蕨(學名:Aleuritopteris argentea var. obscura (Christ) Ching)是中國蕨科、粉背蕨屬植物。植株高15-35厘米。根狀莖短而直立,密被鱗片,鱗片中間亮褐色,邊緣有棕色狹邊的披針形。葉簇生,葉柄長8-25厘米,粗約0.1-0.2厘米,栗紅色;葉片五角形,尾狀長漸尖,長寬幾相等,約6-12厘米。葉乾後紙質或薄革質,葉脈不顯,上面光滑,下面無粉末;羽軸、小羽軸與葉軸同色,未回裂片邊全緣或具微齒。孢子囊群線形或圓形,周壁疏具顆粒狀紋飾。

僅分布於中國陝西南部山陽縣(板廟),生長於海拔700米的石縫中。

全草可以入藥。 中藥味淡、微澀,性平。活血調經,補虛止咳;蒙藥味微苦,性平。愈傷,明目,止咳,止血。 中藥治月經不調,經閉腹痛,赤白帶下,肺癆咳嗽,咯血。 蒙藥治骨折損傷,金傷,視力減退,目赤,肺癆,咳嗽,吐血。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無危(LC)。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陝西粉背蕨
  • 拉丁學名:Aleuritopteris argentea var. obscura (Christ) Ching
  • 別名:無粉銀粉背蕨、多羽裸葉粉背蕨、假裸葉粉背蕨
  • :植物界
  • 蕨類植物門
  • :蕨綱
  • 亞綱薄囊蕨亞綱
  • 真蕨目
  • 中國蕨科
  • 粉背蕨屬
  • 銀粉背蕨
  • 變種:陝西粉背蕨
  • 命名者及年代:(Christ) Ching),1941 
  • 保護級別: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無危(LC)
  • 同義學名:Aleuritopteris shensiensis Ching 
  • 同義學名2:Cheilanthes argentea var. obscura Christ
植物學史,形態特徵,近種區別,產地生境,生長習性,主要價值,保護現狀,

植物學史

無銀粉背蕨(Cheilanthes argentea var. obscura Christ)最初發表時是作為銀粉背蕨的個變種(當時是放入碎米蕨屬),主要區別是葉片背面無粉。《秦嶺植物志》中不僅承認上述變種,還發表了陝西粉背蕨(Aleuritopteris shensiensis Ching),並指出該種區別於無銀粉背蕨的特徵為葉片分裂度細而密,裂片寬約1.5毫米,線形。武素功將該類群給予種的等級,並將無銀粉背蕨處理為陝西粉背蕨的異名。研究發現,該類群與銀粉背蕨的區別僅在於葉片背面不具白色或淡黃色的粉末,其他形態特徵均完全相同,且二者在野外居群中經常混生在一起,因此張鋼民和楊文利認為恢復無銀粉背蕨變種等級應更為合適,至於改變種同原變種的親緣關係有待開展分子系統學和細胞分類學等研究。後來,《植物智》和《中國自然標本館》將其更名為陝西粉背蕨(Aleuritopteris argentea var. obscura (Christ) Ching)。

形態特徵

植株高15-35厘米。根狀莖短而直立,密被鱗片,鱗片中間亮褐色,邊緣有棕色狹邊的披針形。葉簇生,葉柄長8-25厘米,粗約0.1-0.2厘米,栗紅色,有光澤,光滑,基部疏生鱗片;葉片五角形,尾狀長漸尖,長寬幾相等,約6-12厘米,基部三回羽裂,中部二回羽裂,頂部一回羽裂,分裂度細;側生羽片4-6對,對生或近對生;基部一對羽片最大,近三角形,先端尾狀長漸尖,基部與葉軸合生,無柄,基部下側1-2片小羽片寬披針形,長3-5厘米,寬1-2厘米,一回羽裂,有裂片4-5對,彼此以闊間隔分開;第三片小羽片分裂或不分裂,較基部1對小羽片短而狹;第二對羽片寬披針形,先端長尾尖,基部與葉軸合生,以闊翅沿葉軸下延,有不整齊的裂片4-5對,裂片鐮刀形,先端鈍尖,長1厘米,寬2毫斜展;第二對以上羽片偶為不整齊的羽裂,裂片大都為鐮刀形,向頂部逐漸縮短。葉乾後紙質或薄革質,葉脈不顯,上面光滑,下面無粉末;羽軸、小羽軸與葉軸同色,未回裂片邊全緣或具微齒。孢子囊群線形或圓形,周壁疏具顆粒狀紋飾。孢子黃褐色,大小為(50-61)57×61.6(55-70)微米,輻射對稱極面觀近圓形、赤道面觀近半圓形,三裂縫,長度幾達孢子赤道線外壁光滑,周壁具擬網狀或片狀紋飾,周壁厚度約有2微米。

近種區別

陝西粉背蕨與裸葉粉背蕨Aleuritopteris duclcuxii (Christ) Ching)近似,但葉柄為栗褐色,側生羽片多達10對,下部3對在羽軸兩側為有規則的羽裂,其基部下側1-2對小羽片再次羽裂,裂片狹窄,易於區別。陝西粉背蕨的形態特徵與銀粉背蕨Aleuritopteris argentea (Gmel.) Fee)類似,主要區別是其葉片下面可見葉脈而無粉狀物。

產地生境

僅分布於中國陝西南部山陽縣(板廟),生長於海拔700米的石縫中。
陝西粉背蕨陝西粉背蕨

生長習性

  • 孢子萌發
孢子壁厚,在接種後2周才萌發,孢子先生產假根,從孢子的三裂縫處伸出、孢子的壁明顯地裂為3瓣。孢子萌發為書帶蕨型( Nayar 1971)。當原葉體原始細胞分裂時,孢子壁3瓣中的1瓣常頂在絲狀體前端。
  • 絲狀體及片狀體
孢子萌發伸出假根後,孢子的基細胞又經分裂、則成為2細胞和l假根的絲狀體。細胞內充滿油滴和葉綠體,隨生長油滴逐步減少,絲狀體後端的基細胞,一般不再分裂,前端的細胞經橫裂成單列絲狀體,或橫裂後縱裂成雙列或部分雙列的絲狀體,絲狀體長2-12個細胞。細胞短桶形,側壁向外鼓出,大多數寬度大於長度。絲狀體頂端常不出現楔形的頂端細胞,或即使有楔形細胞、但其頂端生長能力不明顯,往往是前端的細胞都處於分裂狀態成為分散生長,而形成一片細胞,基部是一條絲狀體,則整體成為匙狀。此時應視為已進入片狀體階段、故無粉銀粉背蕨發育過程中絲狀體與片狀體兩階段的界限不明顯。當片狀體前端寬至68個細胞時,在其一側或中央出現一列小型長細胞,尤以一側發生為常見,此時片狀體進入了幼原葉體階段。
  • 原葉體
片狀體前端的一側或中央出現的小型長細胞,其中居中的4個為分生組織,由於它的活動,細胞數目有規律的增多,使前端變為扁平寬闊,分生組織位於一側者,成為不對稱的,或位於中央,則為對稱的幼原葉體在發育中此不對稱現象極為普遍,而後又在其前端再次出現分生組織,逐使趨於對稱,最終都為典型的心臟形。原葉體幼時,其分生組織產生的邊緣細胞,在邊緣內側,形狀小型整齊,自前端到外側、體積逐漸增大,但仍為形狀一致的一列細胞,與翼細胞區別明顯。
成熟的原葉體深綠色,堅韌挺勁、原葉體的發育為水蕨型( Nayar 1971),細胞壁厚,葉綠體豐富,形狀為寬倒卵形或卵狀四方形,後端急尖,邊緣一層細胞約50微米厚、寬度常大於長度,一般為1-1.5毫米×1.5-2毫米,兩翼向左右擴展為寬卵形,前端上升,內側平行,或稍重疊,外側邊緣全緣,略有波狀。邊緣和背腹面均無毛狀體,邊緣細胞長方形、翼細胞多角形,細胞之間細胞壁具有厚角加厚.葉綠體在邊緣細胞和生長點附近細胞內都為圓盤形,翼細胞內為亞玲形。
  • 中脈
倒卵形,向表面鼓起,3-4層細胞,約200微米厚,隨生長中脈加厚,假根密生於中脈表面的下部。
  • 假根
幼原葉體的假根,同常見情況,發生在其基部和邊緣,而後集中於中脈下部。假根短粗,無色,直徑20-35微米,最長至1.5微米,未端常有覆蓋物,老時假根彎曲、頂端膨大為球狀。
原葉體發育的各時期,都會發生再生現象,在其邊緣或生長點部位出現形狀不規則的片狀體。雄原葉體邊緣也能產生的片狀體,又再產生精子器。此現象可連續在幾代中發生、故在一次培養物中可長時期獲得新鮮材料和精子器。
  • 性器官
自接種後4-7周出現性器官,精子器常發生在不規則的帶狀或片狀幼原葉體的邊緣或假根之間,可達數個至數十個。頸卵器僅發生在大型心臟形原葉體的生長點之下至中脈範圍內,數目不多3-19個常規律的排成3一5列。精子器長圓球形,由3細胞組成,直徑53-55微米,長67微米,基細胞略長於環細胞,蓋細胞不分裂,精子器成熟時,蓋細胞向一側掀開,精子逸出,蓋細胞仍連於精子器邊緣或脫落。頸卵器較大,直立狀,頂端稍後傾,頸部5-6層細胞,高達85-95微米,直徑60.5微米,蓋細胞4枚,成熟時頸部自頂端而向下開裂。

主要價值

全草可以入藥。 中藥味淡、微澀,性平。活血調經,補虛止咳;蒙藥味微苦,性平。愈傷,明目,止咳,止血。 中藥治月經不調,經閉腹痛,赤白帶下,肺癆咳嗽,咯血。 蒙藥治骨折損傷,金傷,視力減退,目赤,肺癆,咳嗽,吐血。

保護現狀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無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