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趣族

無趣族

無趣族(YAWN)這個詞來源於英國倫敦的《星期日電訊報》,是年輕(young)、富有(wealthy)、普通(normal)幾個英文單詞的首字母的縮寫。它的意思是“富有但過著普通日子的年輕人(young and wealthy but normal)”。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無趣族
  • 特點:力求環保   熱衷慈善
  • 掌門人比爾·蓋茨
  • 標籤:實踐家 大膽 有理想
無趣族的由來,無趣族的兩大特點,無趣族的代表人物,無趣族的評價,無趣族的啟示,

無趣族的由來

這個名字聽起來有點傻,但是他們很多都是實踐家,他們很多人的夢想都很大膽。他們這一群人,20多歲、30多歲、40多歲的都有,他們最大的理想是改變世界,拯救地球。
他們大都是在過去一二十年間迅速崛起成為億萬富翁的。他們很少把錢用在購買遊艇,名牌時裝和私人飛機上,過著普通人的生活,把大量財產用於慈善事業。他們和美國電影《華爾街》中大聲叫囂“貪婪有理”的雅皮士代表、銀行家戈登·哥特不一樣,他們的境界更加高尚。
他們不大喜歡住在諸如希爾頓之類的高檔酒店。時間讓他們獲得了尊重,普通大眾還真不能簡簡單單地用暴發戶來形容他們。如果老牌雅皮士的身份象徵是阿瑪尼和寶馬的話,那么無趣族的象徵就是美國平價休閒服飾的領導品牌Dockers和小額信用卡。

無趣族的兩大特點

一、 力求環保
無趣族與雅皮士最大的不同是提倡環保,著裝、汽車都務求環保,著名的大衛·卡梅隆導演竟然在家裡裝了排風機而不是空調。他們喜歡去農貿市場買東西,他們隱沒於芸芸眾生之中,依舊住著老房子,賺大把的錢。
美國第二大冰淇淋製造商Ben&Jerry的創辦人本·科恩和傑里·格林菲爾德以及英國美體化妝品公司的創始人安妮塔·羅迪克都成功地將全球環保理念融入他們的事業。
二、 熱衷慈善
無趣族不同於“隔壁的百萬富翁”,那些人僱傭很多僕人,喜歡用甩乾機和烘乾機,有專門的牙醫。“隔壁的百萬富翁”可能只有100萬美元或者稍多一點的資產,而無趣族卻是億萬富翁。
他們不是守財奴,他們的事業更加寬廣,人道主義救援、公共服務、優生優育都在他們關注的範圍以內。股神巴菲特的身價估計有570億美元,排在世界富豪榜的前列,他現在還住在50年前花31500美元買的老房子裡面,但卻已經投入大量資金用於慈善事業。世界首富比爾·蓋茨幾乎把所有財產都投入了慈善事業。

無趣族的代表人物

比爾·蓋茨被認為是無趣族的掌門人。他把巨額財富投入慈善事業,穿著隨便得像一個大學生。
楊致遠楊致遠
雅虎的創辦人楊致遠和eBay的創辦人皮埃爾·奧米迪亞(Pierre Omidyar)也是無趣族。
美國田納西州首府納什維爾的大農場主、億萬富翁巴蘭德·凱利也是無趣族的代表,他至今仍然開著二手的福特車。
菲利浦·鮑勃是無趣族的另一個典型代表。這個47歲的德克薩斯企業家在2000年向嘉信理財集團出售了他的線上交易公司CyberCorp,獲得了4億美元的收入。但是他仍然住在德克薩斯奧斯丁小城郊的老房子裡。他們夫婦把大多數時間用在了家庭慈善基金“一線希望”(Glimmer of Hope)上面。該基金會在衣索比亞打了很多深水井,興建了很多學校核醫療機構。
谷歌的軟體工程師西恩·布雷格斯菲德是另一個代表。2004年他從西雅圖搬到印度,幫助當地興建一個軟體研發中心。為了幫助印度街頭乞討的青少年,他離開了軟體業,開辦了兩家網站,為這些數目龐大的流落街頭的潛在勞動力介紹工作。他的長期目標是減少印度的貧困人口。
還有有名的“摳門”富翁巴菲特,從2006年7月起,捐出財富的85%,大約有370億美元作為慈善之用。很顯然,兩個世界大亨深受卡內基的“財富福音”的感召,深信財富只有帶來社會的福祉,才不算是浪費。
巴菲特巴菲特

無趣族的評價

史丹福大學的社會學家大衛·格魯斯基評價道,無趣族的生活方式很好。社會階層的流動不會停止,經歷過反物質主義的嬉皮士運動和崇尚物質主義的雅皮士運動後,社會的精英階層似乎恢復了常態。
不過也有一些英國記者對無趣族頗有微詞,抱怨他們活得太累。芭芭拉·艾倫在《觀察家報》上如此寫道:“通過比較,無趣族更加貼進草根,他們的普通生活顯得太矯情。”

無趣族的啟示

從無趣族身上,我們可以學到很多東西,雖然我們不像他們那樣腰纏萬貫。我們可以借鑑他們對錢的態度,畢竟,錢一方面是掙出來的,另一方面也是省出來的。以下三點對於我們這些普通大眾很有啟示意義。
第一、 看菜吃飯,量體裁衣。
不管你現在手裡有多少錢,別花呢沒有掙到的錢,也不要胡亂投資。學學無趣族的富翁們制定開始預算是個好主意。
第二、 錢買不到快樂。
無趣族之所以值得尊重,在於他們在處理好私人關係得同時,盡到了自己的社會責任。他們穿環保衣服、開小排量汽車、住老房子,在節能環保方面,他們身體力行。他們用錢造福地球,造福人類社會。有很多東西是用錢買不到的,亂花錢、浪費資源並不光榮,而少用錢,節約能源卻能感覺到快樂。
第三、 知足常樂
不是百萬富翁卻想達到百萬富翁的消費層次,這是不可取的。慾壑難填的時候,個人的良心就會失去,更談不上盡到社會責任。所以,我們應該摸著自己的口袋籌劃錢的去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