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芒披鹼草

無芒披鹼草

無芒披鹼草,拉丁文名:Elymus sinosubmuticus (Keng) Keng f. 禾本科披鹼草屬 多年生。根須狀;稈叢生,直立或基部稍膝曲,較細弱,裸露部分光滑;葉鞘短於節間,光滑;葉舌極短而近於無;分櫱的葉片內卷,莖生葉片扁平或內卷,下面光滑,在脈的前端和背部兩側以及基盤均具少許微小短毛,內稃與外稃等長,脊上具小纖毛,先端鈍圓;子房先端具毛茸。花期8月;概述圖片。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植物區分,

形態特徵

多年生。根須狀;稈叢生,直立或基部稍膝曲,較細弱,高25-45厘米,具2節,頂生之節約位於植株下部1/4處,裸露部分光滑;葉鞘短於節間,光滑;葉舌極短而近於無;分櫱的葉片內卷,莖生葉片扁平或內卷,下面光滑,上面粗糙,長3-6厘米,寬1.5-3毫米。穗狀花序較稀疏,通常彎曲,帶有紫色,長3.5-7.5厘米,基部的1-3節通常不具發育的小穗;穗軸邊緣粗糙,下部節間長5-9(15)毫米,上部者長3-4毫米,每節通常具2枚而接近頂端各節僅具1枚小穗,頂生小穗發育或否;小穗近於無柄或具長約1毫米的短柄,長(7)9-13毫米,含(1)2-3(4)小花;小穗軸節間長1-2毫米,密生微毛;穎長圓形,幾相等長,長2-3毫米,具3脈,側脈不甚明顯,主脈粗糙,先端銳尖或漸尖,但不具小尖頭;外稃披針形,具5脈,脈至中部以卞不甚明顯,中脈延伸成1短芒,其長不逾2毫米,在脈的前端和背部兩側以及基盤均具少許微小短毛,第一外稃長7-8毫米;內稃與外稃等長,脊上具小纖毛,先端鈍圓;花葯長約1.7毫米,子房先端具毛茸。花期8月。
無芒披鹼草無芒披鹼草
生態特徵
無芒披鹼草為旱中生植物。耐寒、耐牧、耐瘠薄,生於海拔3000-3500m的亞高山草甸、亞高山灌叢草地。適宜在山地寒溫帶和高山亞寒帶地區生長發育。具有良好的抗寒和抗旱性,在川西北高原冬季最低溫度-36℃左右均能安全越冬。無芒披鹼草根系較發達,可以充分吸收土壤深層水分,葉片內卷,可以減少水分蒸發,因此在乾旱情況下仍能正常生長發育。年降雨量在600mm左右生長良好。無芒披鹼草與多年生禾草、莎草及雜類草組成群落,形成高寒草甸草地或高寒灌叢草甸草地。無芒披鹼草在群落中居伴生種,其餘植物種尚有垂穗彼鹼草(Elymus nuta- ns)、羊茅(Festuca ovina)、紫羊茅(Frubra)、垂穗鵝觀革(Roegneria nutans)、藏異燕麥(Hilictotrichon tibeticum)、異針茅(Stipa aliena)、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紫花針茅(stiPa PurPurea)、矮生嵩草(Kobresia humilis)、高山蒿草(K.pygmaea)、四川嵩草(K.setchwanensis)、西藏嵩草(K.tibetica)、歪頭菜(Vicia nuijuga) 以及高原毛皮(Ra-nunculus tanguticus)、珠芽寥(Polygonum viviparum)、圓穗蓼(P. macrophullum)等。植被總蓋度75%以上,無芒披鹼草花期8月。種子千粒重4.7kg。

生長環境

生於山坡。

分布範圍

特產四川省。模式標本采自四川德格。

主要價值

無芒披鹼草為多年生疏叢型優良野生牧草。抽穗前其莖了鮮嫩柔軟,適口性強,營養價值較好,牛、馬、羊均喜採食;抽穗到穎果成熟期,莖稈迅速老化,纖維素增多,營養價值降低,適口性較差,據四川省草原研究所分析,無芒披鹼草的化學成分如表15。從無芒披鹼草的化學成分含量看,其主要成分較老芒麥(Ely-mus sibiricus)、垂穗披鹼草(E.nutans)、麥賓草(E.tanguto- run)等優良牧草含量稍低,但比一般禾草高。

植物區分

本種與短芒披鹼草(E. breviaristatus)較接近,其異點為穎短小無芒,外稃之芒極短或近於缺如等性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