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2010年11月,在米公祠修復、擴建的基礎上正式建立無為市米芾紀念館並正式開館。
建築格局
綜述
無為市米芾紀念館占地面積4600平方米、建築面積為2660平方米,仿清式建築風格。自南向北,依次有門樓、米公祠、聚山閣、墨池、投硯亭、寶晉齋等主體建築,展廳、庫房、辦公之亭閣樓台均融入院落之中。
展廳
寶晉齋廳:陳列館藏晉唐以下歷代名家碑帖刻石150餘方,其碑刻大多為明清年代,傳承有序。
聚山閣廳:展示魚龍化石及各類賞石。無為市米芾紀念館院內有“拜石”、“隕石”、“墨池”、“投硯亭”等景觀。
米公祠廳:為綜合性展廳。2010年11月開館以來分別舉辦了《第三次文物普查成果展》《館藏文物展》、《館藏碑帖拓片展》《館藏文物展》等臨時展覽。
館藏文物
綜述
無為市米芾紀念館藏品來自搶救性清理髮掘、執法撥交、涉案移交、社會捐贈、徵集(購)等。主要藏品類別是石器、玉器、陶瓷器、青銅器、金銀器、漆木器、鐵器等。其中國家一級文物6件(套),二級文物6件(套),三級文物212件(套)。截至2019年末,無為市米芾紀念館藏品有684件/套,重要藏品有251件/套。
重要藏品
無為市米芾紀念館重要藏品有:晉唐以來歷代名家碑刻150餘方、魚龍化石標本兩塊、米芾拜石1尊、隋壽州窯青釉龍寥雞首壺、唐海棠口白瓷碗、宋吉州窯綠釉刻劃花嚴家記如意形枕、戰國晚期三弦鈕四山紋鏡、西漢三弦鈕蟠螭紋鏡、唐長沙窯點褐綠彩雙耳罐等。
藏品保護
2008年起,無為市米芾紀念館文物瘁房及展廳安裝了報警監控系統,文物安全保障係數大幅提高。一級文物或經濟價值較高的藏從配備了專用保險柜進行保管。規章制度上,建立了《庫房安全保衛制度》《藏品保管工作人員職責》《庫房管理制度》,製作《入庫人員登記表》《藏品出入庫憑證》等,規範了藏品管理,保證了藏品安全。另外,委託安徽省文物保護中心對館藏一批殘損的青銅器進行修復保護。
文化活動
綜述
無為市米芾紀念館正常做好開放期間的展覽布置外,還利用“5・18”國際博物館日和中國文化遺產日,積極開展“兩日”的文物法律法規宣傳和文物及文化遺產保護知識的普及活動。
學術研究
無為市米芾紀念館重視科學研究工作,專業理論研究水平不斷提高,館內職工多次在國家及省級專業刊物上發表文章。例如:何福安、鄒喜慶《安徽無為縣發現座唐墓》(《考古》2001年6期);何福安《安徽無為縣發現一座宋代磚石墓》(《考占》2005年3期);何福安、鄒喜慶《安徽無為縣甘露村西漢墓的清理》(《考古》2005年5期);何福安《安徽無為縣新石器一商周遺址調查報告》(《文物研究》第18輯,科學出版社);何福安《寶晉齋碑帖集釋》(2009年12月黃山書社出版)。
重要活動
1997年,無為市米芾紀念館先後與中國科學院古人類與古脊椎動物研究所、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美國加州大學等中外學者聯合對無為市出上魚龍化石標本進行研究,並數次而往出土地點現場勘察、採集;加強與湖北襄陽米公祠的雙向交流與合作。
1989年以來,無為市米芾紀念館先後分別向國家博物館、安徽省博物館提供了隋壽州窯青釉龍鎏雞首壺、唐海棠口白瓷碗等文物藏品,豐富了國家迎接亞運會開展及《安徽古文明陳列展》的展覽內容。
無為市米芾紀念館多次接待了日本早稻田大學、海軍政治部創作室、浙江餘姚博物館以及社會各界專家學者來館進行考察和學術交流活動,促進了無為市米芾紀念館專業研究水平的提高。
相關人物
無為市米芾紀念館所在地,原名寶晉齋,又名米公祠,為北宋著名書畫家米芾於崇寧三年任無為知軍時所建,距今近千年歷史。米芾(1051—1107年),字元章,初名敲,號襄陽漫士、海岳外史、鹿門居士等。世居山西太原,後遷湖北襄陽,人稱"米襄陽”,徽宗召為書畫學博士,曾官禮部員外郎,人稱“米南宮”。北宋崇寧三年(1104年)米芾任無為知軍。他為官清廉、勤政愛民、秉公執法、剛正不阿、恃才傲物,時人感其德政,在他離任逝世之後,於米公軍邸的舊址上建立米公祠以示紀念。
機構設定
單位性質:全民所有事業單位。
經費來源:縣財政全額撥款。
機構設定:館長、副館長、業務部、辦公室。
人員編制、組成:在職職工5人,大專3人,專業技術人員4人,其中高級職稱1人,中級職稱1人,初級職稱2人,臨時聘用員工3人,主要為講解員及保全員。
觀眾接待:每年接待觀眾22000人次。
歷任館長:何福安(2010.11 文物管理所所長兼)。
參觀信息
無為市米芾紀念館位於安徽省無為市無城鎮米公祠12號。
公交線路:4路、67路(米公祠站)。
8:30一11:00,14:30一17:00(周一閉館)。
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