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統馭的城市:秩序與失序

無法統馭的城市:秩序與失序

《無法統馭的城市:秩序與失序》是英國史蒂夫·派爾、克里斯托弗·布魯克、格里·穆尼編寫一本有關城市規劃研究的圖書,於20146年由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引進出版。

基本介紹

  • 書名:無法統馭的城市:秩序與失序
  • 作者:[英]史蒂夫•派爾,[英]克里斯托弗•布魯克,[英]格里•穆尼
  • 譯者:張赫,高暢,楊春
  • ISBN:978-7-5680-1091-7 
  • 類別:城市規劃
  • 定價:98.00元 
  • 出版社: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03
  • 裝幀:精裝
  • 開本:1/16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簡評,前言,目錄,精彩文摘,

內容簡介

本書旨在探討城市將不同世界混合和並置的方式。以全新的視角詮釋了有序和無序的議題,拓展了對城市空間的認識,通過解讀來自世界各地的諸多案例,深刻認識和理解城市生活。
它挑戰了人們司空見慣的構想,即城市被來自下層的無序所威脅,並為來自上層強加的有序所控制。誠如本書所言,城市內外可能存在諸多形式的有序和失序,而這兩者除了給城市帶來問題,還讓城市具有無限的潛能。

作者簡介

史蒂夫·派爾,就職於英國開放大學(The Open University)社會科學院。他出版的著作包括《身體與城市》《抵抗地理學》等。

簡評

本書由英國著名的高等推廣教育機構“開放大學”策劃編纂。書中豐富的經驗事例、圖表、活動和重要文章選讀,勾勒出特定領域的重要概念和研究議題,並能與日常生活體驗聯繫起來,為讀者了解城市的秩序與失序提供了一種新視角。

前言

本書以一種新的視角看待城市。思考城市未來的標準方法是將它們當作獨立的、在地理上離散的場所,這些場所因其戰略區位、經濟可行性或政治權力而興衰。通常,有記載的城市歷史,始於古代城市(如雅典和羅馬)的興衰,經過中世紀城市(如安特衛普和那不勒斯)的崛起,又來到工業革命時期和帝國時代城市(如倫敦和巴黎)驚人的增長,以及最終來到今天“後現代”城市(通常以洛杉磯為例)的蔓延。關於城市未來的預測就以這種歷史視野為基礎——通常認為城市區域將會繼續橫跨地球表面蔓延,最終聚集形成“百英里”城市或“巨型”城市。然而本系列中的分析卻完全不同。
為了認識城市,我們認為必須反思城市的地理。這不僅是簡單擴大所考慮城市的範圍,超越倫敦—紐約—洛杉磯軸線,無論是聖保羅到悉尼的軸線,還是曼徹斯特到莫斯科的軸線。這同樣包括運用地理學想像,去理解城市是如何產生的,一方面,要放在延伸到城市以外的社會關係脈絡中,另一方面,要置於城市內部社會關係的交織中。這個論點有著廣泛的內涵,對我們理解城市有所裨益。本系列的三本書《城市世界》(City Worlds)、《騷動的城市》(Unsettling Cities)和《無法統馭的城市:秩序與失序》(Unruly Cities? Order / Disorder),旨在徹底探究這些內涵。舉例來說,縱觀本系列,我們梳理出:城市將來自不同背景的人聚集在其附近的方式;城市中不同人物和活動的並置如何改變和轉換社會互動;這種並置如何能夠導致或者源自城市衝突和緊張;城市的不同部分如何建立或切斷與其他城市的連線;人們怎么在城市內和在城市之間構建網路。
這些論點的展開顯示,不能認為城市只有一種地理或單一歷史(以及由此而來的單一未來)。反之,城市的特徵在於其開放性:對新的可能和新的人際互動開放。本系列逐漸揭示了現存城市不可避免的開放性所呈現的困難與矛盾之處,因為不同歷史和地理形勢都在這裡交會重疊。那么顯然,如果人們要學習在這個日漸城市化的世界中生存,就必須理解這些議題。
關於這一系列書,還有一些簡短交代。每本書都是自足完整的:每一章都提供了全部相關支持閱讀材料,使讀者得以掌握對城市的新認識。這三本教科書也是開放大學第三級課程,編號DD304 的認識城市的重要內容。
開放大學課程的形成經過廣泛而細緻的討論,其參與者包括學術作者、經驗豐富的導師小組、外聘評審、編輯、設計師、英國國家廣播電台(BBC)製作人、課程經理和(特別是)秘書人員。每一項課程內容都經過廣泛討論和嚴格辯論。在每個階段,討論與辯論都帶來了材料的改進,這得益於開放大學所積累的學術成果,以及遠程授課專業技術。
這個過程的最終成果是具有特定風格的教科書。作者們特別尋求的是使這些教材具備互動性。讀者被要求參與到了解城市的問題中,而不僅是單純地消化材料。教材同樣提供給讀者大量的閱讀和節選材料,使他們能夠加強對城市所面臨問題的理解。要這樣了解城市,特定的概念變得很重要——這些概念運用條列式來強調關鍵觀點。同時,各書的最後一章回顧總結全書,並提出其論述的關鍵主題。對於那些希望通讀本系列,擴展自身對城市認識的讀者來說,本系列提供了許多前後參照,可以指引到相關章節。這一點尤為重要,因為每章都特意以其前文討論為基礎。通過這樣的內容整合,我們希望讀者能夠自己抽出貫穿此系列書的主題。通過這種互動和整合的方法,我們希望讀者會發展出自己對城市的認識,並最終能夠將這種認識轉移至其他城市,甚至轉移至其他狀況。
在此要向那些飽含熱情辛勤工作,促成這一系列書誕生的人致謝。很顯然,如果沒有學術顧問和導師小組,就不可能產生這些教材和相關課程。他們共同協助確定各章節,同時也建設性地回應了各種建議和意見。外聘評審約翰· 索洛莫斯(John Solomos)在這一系列書和相關課程材料生成的每一個階段,都提供了無比寶貴的知識指導、深刻見解、支持和鼓勵。由馬克· 哈特(Mark Hart)、伊恩·芒特(Ian Munt)和珍妮· 瑟維斯(Jenny Servers)組成的導師小組,對各章的初稿提出了嚴厲批評。最後,創作了課程指南的菲爾· 平奇(Phil Pinch)慷慨地對課程的整體進展提出了建議。
一系列傑出教材的誕生絕不止於寫作。黛博拉· 拜沃特(Deborah Bywater)和戴維· 考爾德伍德(David Calderwood)協調與監督了印刷過程。我們得到了我們的編輯梅勒妮· 巴利(Melanie Bayley)和奈傑爾· 德雷伯(Nigel Draper)大力的支持,他們在出版前詳細審閱了每一章。同時,西恩·劉易斯(Sian Lewis)一一審閱了各書各章的設計。我們的繪圖員與美編雷· 芒斯(Ray Munns)和賈尼斯· 吉爾伯特(Janis Gilbert)繪製了地圖和圖表。他們共同將初稿變成毫無疑問的傑出作品。為此尋找插圖的任務有時令人沮喪,但是薩莉· 貝克(Sally Baker)和西莉亞· 哈特(Celia Hart)總是能夠樂觀以對。在開放大學,教材的出版意味著永無止境的文字處理和初稿分配,通常時間非常緊迫。而導師小組能維持不錯的進度和效率,得益於米歇爾· 馬什(Michèle Marsh),尤其是課程秘書瑪格麗特·查特斯(Margaret Charters)的支持。社會科學院的辟果提· 格雷厄姆(Peggotty Graham)確保這一系列書以高標準出版,同時勞特利奇出版社的薩拉· 勞埃德(Sarah Lloyd)提供了好的建議、調整和鼓勵。
課程經理是這一系列書製作過程的中心。我們非常幸運,能夠得到克里斯蒂娜· 雅諾什卡(Christina Janoszka)和邁克· 道森(Mike Dawson)專業上的幫助。而凱特琳· 哈維(Caitlin Harvey)真正見證了這一系列書所經歷的最重要的階段。她自始至終都保持清醒,即使身邊的每個人都已失去理智。所有這些因素加起來,意味著課程小組會議既具有知識上的活躍,又能激發思考。我們希望辯論的活力和多樣性體現在這些教材中,為《認識城市》系列書提供新的方式。

目錄

導 論 /001
史蒂夫 · 派爾、克里斯托弗 · 布魯克和格里 · 穆尼
第一章 城市的異質性 /006
史蒂夫 · 派爾
第二章 城市的“失序” /046
格里 · 穆尼
第三章 圍牆中的城市 : 監視、控制與隔離 /087
尤金 · 麥克勞克林和約翰 · 芒西
第四章 分割的城市:城市中的權力和隔離 /126
珍妮 · 羅賓遜
第五章 城市政治 /168
索菲 · 沃森
第六章 不可持續的城市?/203
安德魯 · 布洛爾斯和凱西 · 佩因
第七章 管理城市 /241
艾倫 · 科克倫
第八章 秩序和城市 /276
格里 · 穆尼、史蒂夫 · 派爾和克里斯托弗 · 布魯克
致 謝 /296
參考文獻 /298

精彩文摘

……
城市社會學家歐內斯特· 伯吉斯(Ernest Burgess)在他經典的同心圓模型中發現了城市社會模式之下的基本秩序(見圖 1.2)。不考慮它的年代,這張圖仍然主導著對城市社會地理概念的理解。在第一個區域(內環區)可以辦理商業事務。同時,工廠、窮人、罪犯和病人等則顯然被局限在第二個區域(過渡區)。當你遠離市中心之後,城市居民變得越來越富有,直到最終到達郊區的通勤區(第五個區域)。這個城市社會模式圖表明每一個區域都是由其內部的均質性和其與周邊地區的差異性共同界定的。因此,城市以一種有秩序的方式被篩選與分類。(儘管我們也 應該記得關於這個同心圓模型有更多混亂的解讀, 見 Pile,1999。)
然而,伯吉斯本人對這些區域的描述表明,其內部其實是較為混亂的。讓我們再仔細看看城市的中心地區。在第一個區域,城市的商業、金融和政治精英們開展他們的各類業務。在這個區域裡,我們最可能看到城市經濟成功最顯著的標誌。這裡有摩天大樓、商場、奢華的飯店等,這些都代表著城市的活力與魅力。然而,依據伯吉斯的說法,儘管不是十分明顯,這一區域內也有一條與之毗鄰的街道,被稱為“流浪者居住的貧民窟”(hobohemia), 這裡是“(美國)中西部遷來的無家可歸之人擁擠的聚集場所”(Burgess,1925/1984,p.54)。在主導經濟節奏的秩序之下,人們過著另外一種生活(見 Pryke,1999)。
當中央商務區(第一個區域)並不像看起來的那般有序,按照伯吉斯的說法,下一個區域(第二個區域)就會是一個十分失序的地方。事實上,它是如此混亂以致這裡的社會、道德和公共組織都已經毀掉了。因此,它通常被稱為“惡化的區域”。伯吉斯認為,這兩個截然不同的區域共存一處,是(美國)城市的一種普遍特徵。中央商務區的街道上能夠看到無家可歸的外來移民,它周邊的地區則是“貧窮、墮落、疾病的沉淪區,是犯罪與淫亂的地下世界”(Burgess,1925/1984,p.55)。因此,在富有的中央商務區旁邊的正是貧窮、破敗的貧民窟,是城市的“荒地”。
對伯吉斯和其他芝加哥學派的成員來說,城市變得越來越無法統馭的主要原因是誰搬進了這個區域。無家可歸的流浪者之所以成為城市生活的威脅,是因為他們無家可歸(而且是男人?),並且一直遷移。這個惡化的區域是“‘迷失靈魂’的煉獄”(Burgess,1925/1984,p.56),因為貧窮的移民已經融入了那些貧民窟。儘管這一區域十分無序,但是芝加哥學派的社會學家們依然斷定更高的社區 理想和美國夢可以使人們聚集到一起,並將他們帶入更好的城市生活。
無論芝加哥學派的猜想是什麼,從本章開頭提到的證據可以看出,20世紀50年代的巴黎與20世紀30年代的芝加哥可以用類似的措辭來描述。這樣說來,城市的中心地區(第一區域和第二區域)—— 事實上就是我們認為是城市的那些部分,顯然是異質空間。然而,這種異質性並不僅僅是人們之間極端差別的簡單並置。它們之所以是異質的:
● 因為它們使不同的人彼此靠近;
● 因為人可以與他人相遇並彼此相互融合,儘管他們並不會一直這樣,而且也許會找到不同的方 式來實現這種融合(事實上,“打成一片”是打架的俚語)。 城市的社會模式應當與人是否相互融合相一致。如果我們要理解城市的異質性,就必須了解這些 融合狀態。
● 部分原因是,城市的社會關係將人匯聚到一起,並使他們彼此隔離,城市之中人之間的差異性 就這樣被定義出來;
● 另外部分原因是,差異的社會關係產生不同的城市空間,也限定了那些空間的使用(或者濫用)。 在芝加哥學派的研究中,我們注意到,他們的模式說明了人與人之間存在著尖銳的分歧(如城市同心圓模型中表現的那樣)。而另一方面,他們也意識到了這種差異的並置,舉例來說,例如流浪者與辦公室員工之間。與此同時,貧民窟內也包含了不同背景、態度和前途的人。貧民窟並非是無藥可救的,也不會因為犯罪行為、道德淪喪、疾病或是社會解體而毀滅,因為還存在著通過社區精神產生秩序性的可能。這種失序會被一種社區意識所打破。但這又要如何去培養呢?首先我們應當假設社區意識可以通過不同地區間人們的相互聯繫培養出來。
芝加哥學派的領導成員之一羅伯特 · 帕克(Robert Park)認為,
鄰里社區應當是城市社會組織的基本構成要素。在社區的尺度上,人們形成了團體,並與城市生活聯繫在一起。因此,帕克認為,鄰近和鄰里接觸在城市生活的組織之中是……構成最簡單、最基本的團體的基礎。本地區的利益與團體會培育屬於本地區的情感,並且遵循著一套體系,這套體系使住所成為參與政府管理的基礎,社區則變成了政治管制的基礎。(Park,1925/1984,p.7)
我們可以看出,在這項分析中,空間關係是十分重要的,主要表現在諸如“鄰近”“本地”等表 達上。同時我們也應該注意到另外一種關於政治控制的內在想法。此外,也有人認為,在“惡化的地區”內的貧窮地區,地區性的團體形式已經被破壞了(無論在情感上還是在政治管控上)。問題在於,為什麼會是這樣的結果?
這個問題似乎與人們在不同地區內的遷移相關。因此,帕克建議,如果一個地區足夠穩定並且足夠均質化,就會形成一種有序的公共生活方式。他並非憑空提出判斷,他腦海中有著特定地區:位於紐約的哈萊姆區。在下一節中,我們將提到哈萊姆區,但是現在讓我們先看看帕克從哈萊姆區的經歷中汲取了什麼教訓。首先,是對帕克所用語言提出警告。我們已經讀到“流浪漢”(hobo)這個詞,我們也將讀到 “黑人”(Negro)這個詞。這些詞並不是單純的,因為它們是用來形容那些被誹謗的、位於社會邊緣的或者處境更糟的人。記住這樣一個警告,讓我們來想想對於帕克來說為什麼哈萊姆區形成了一種社區生活。帕克從詹姆斯 · 韋爾登 · 詹森(James Weldon Johnson)的《哈萊姆區的形成》 (The Making of Harlem,1925)中摘錄了以下內容:
在紐約歷史上,哈萊姆這個名字的含義,對荷蘭人、愛爾蘭人、猶太人、黑人來說,一直在改變。 在這些改變中,最後一個來得最為迅速。在整個有色人種的美國,從麻薩諸塞州到密西西比州,穿 過整個美洲大陸到達洛杉磯和西雅圖,這個名字在 15 年前(1910)幾乎沒有人聽說過,現在卻成 為黑人的大都市。事實上,哈萊姆對黑人世界中那些觀光者、享樂者、好奇者、冒險者、有進取心者、 雄心勃勃者和才華橫溢者來說,是一個偉大的聖地。它的魅力已經延伸到了加勒比海上的每一個小 島,甚至滲透到了非洲。(James Weldon Johnson,引自 Park,1925/1984,p.8)
令帕克感興趣的是,哈萊姆歷史發展的特點就是持續不斷的移民潮。然而,最近的一次移民移入後, 非洲裔的美國人將哈萊姆變成了一個能使才華橫溢的、雄心勃勃的和尋求快樂的黑人們獲得成功的地方。定居哈萊姆的非洲裔美國人已經形成了一種社區意識——既彼此親近又有組織性。這就是帕克的成功故事。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