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服之喪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wú fú zhī sàng ,意思是指有悲惻之心而無服喪之舉。出自《禮記·孔子閒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無服之喪
- 讀音:wú fú zhī sàng
- 釋義:指有悲惻之心而無服喪之舉
- 出處:《禮記•孔子閒居》
解釋,典故,用法,
解釋
【成語】:無服之喪
【拼音】:wú fú zhī sàng
【簡拼】:wfzs
【解釋】:指有悲惻之心而無服喪之舉。
典故
【出處】:《禮記·孔子閒居》:“凡民有喪,匍匐救之,無服之喪也。”
用法
【語法】:作賓語;用於書面語
無服之喪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wú fú zhī sàng ,意思是指有悲惻之心而無服喪之舉。出自《禮記·孔子閒居》。
無服之喪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wú fú zhī sàng ,意思是指有悲惻之心而無服喪之舉。出自《禮記·孔子閒居》。...
無服,讀音wú fú,漢語詞語,指1.沒有衣穿;2.古喪制指五服之外無服喪關係稱“無服”。...
” 鄭玄 注:“心喪,戚容如父而無服也。”《後漢書·方術傳上·李郃》:“門人 上黨 馮胄 獨制服,心喪三年,時人異之。”晉 摯虞 《師服議》:“自古弟子...
【服喪服】土族人為死者服喪服之習俗。土族有為死者服喪服的禮俗制度,父母之喪,男子不洗面,不梳頭,以自褐衫反穿,作為孝服,女人用白布條扎發,帶紅頭冠,即將...
女子的外衣原先都是連裳於衣,斬衰裳也無上下之分,連為一體。斬衰之服的喪期是三年,但並非三個周年,只要經過兩個周年外加第三個周年的頭一個月,就算服滿三年...
自《檀弓》心喪之制定(2),於是門人之於夫子(3),若喪父而無服。然猶群居則絰(4)。漢夏侯勝死(5),竇太后為制服(6),以答師傅之恩。而東漢風俗,遂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