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斑鱵

無斑鱵

體延長,側扁,標準體長為頭長之4.1-4.4倍。眼前脊缺如。上頜短,突出成三角形,其上無鱗;下頜突出如喙,其長不小於頭長;鋤骨及舌上無齒。鼻窩內具一圓形或扇形嗅瓣。第一鰓弓上鰓耙33-46(通常為36-41)。鰾為多室型。背前鱗數35-43(通常為37-41);側線位低,近腹緣。背鰭與臀鰭對在,臀鰭起點在背鰭第4-5軟條之下方,背鰭具12-15軟條(通常為13或14),臀鰭具10-13軟條(通常為12);雄魚之臀鰭不變形;胸鰭較長,標準體長為胸鰭長之4.8-5.4倍,具 10-12軟條(通常為11);腹鰭短小,後位,其基底與尾鰭基底之間距遠短於其與鰓蓋後緣之間距;尾鰭叉形,下葉長於上葉。體背呈淺灰藍,腹部白色,體側中間有一條銀白色縱帶,無垂直暗斑;喙為黑色,前端具明亮之橘紅色。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無斑鱵
  • :鱵科

中文名無斑鱵觀賞魚類是
俗名補網師、水針食用魚類是
英文名是否有毒否
科目英文Hemiramphidae經濟魚類是
科目鱵科最大長度30 cm
命名者Valenciennes, 1847棲息深度0-30公尺

無斑鱵
無斑鱵

世界分布
印度至西太平洋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西起印度洋,東至薩摩亞,北至日本南部,南至紐幾內亞。台灣各清澈水域皆可發現。
棲息環境
礁區、砂泥底、近海沿岸
形態特徵
體延長,側扁,標準體長為頭長之4.1-4.4倍。眼前脊缺如。上頜短,突出成三角形,其上無鱗;下頜突出如喙,其長不小於頭長;鋤骨及舌上無齒。鼻窩內具一圓形或扇形嗅瓣。第一鰓弓上鰓耙33-46(通常為36-41)。鰾為多室型。背前鱗數35-43(通常為37-41);側線位低,近腹緣。背鰭與臀鰭對在,臀鰭起點在背鰭第4-5軟條之下方,背鰭具12-15軟條(通常為13或14),臀鰭具10-13軟條(通常為12);雄魚之臀鰭不變形;胸鰭較長,標準體長為胸鰭長之4.8-5.4倍,具 10-12軟條(通常為11);腹鰭短小,後位,其基底與尾鰭基底之間距遠短於其與鰓蓋後緣之間距;尾鰭叉形,下葉長於上葉。體背呈淺灰藍,腹部白色,體側中間有一條銀白色縱帶,無垂直暗斑;喙為黑色,前端具明亮之橘紅色。
漁業方法
主要漁期在春夏季節,可利用流刺網、定置網等漁法捕獲,肉質味美,可用油煎或碳烤,是很好的下酒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