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數燈火選中的夜

無數燈火選中的夜

《無數燈火選中的夜》是馮娜創作的詩集,首次出版於2016年6月。

該書分4個部分,由《出生地》《棉花》《松果》《潮騷》《苔蘚》等詩歌組成。該書氣象開闊,境界深遠,偶露風骨,卻不尖銳,而以綿力緩緩施加情感。抒情者與所詠之物位格一致,甚至經常化入彼此,於萬物間發現自我。不輕下判斷,語詞平緩,讓意義自在飛翔,這使得馮娜的文本彰顯出鮮明的創造性與內在精神性,詩句的意義也如雲彩般懸浮在天空之上,指向各種可能。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無數燈火選中的夜
  • 作者:馮娜
  • 文學體裁:詩集
  • 字數:83千字
  • 首版時間 :2016年6月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作品鑑賞,作品影響,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無數燈火選中的夜》中的詩歌作品有對自然的真實抒寫,有對邊陲經驗的吟詠回望,有對文化的深度思考和挖掘,還有對生命的悲憫和探尋。如《雲南的聲響》描述居於雲南的人們都會三種以上的語言,可以呼喊行雲,讓雲變成“我”想要的模樣;可以召喚植物,在迷路時引出松林中的菌子;可以駕馭動物,讓大象停在芭蕉葉下。這種溝通力縱貫天地,橫跨古今,因而為詩人欽羨。

作品目錄

第一輯:雪的意志
第二輯:來自非洲的明信片
第三輯:霧中的北方
第四輯:短歌
詩歌獻給誰人
出生地
雪的意志
棉花
陪母親去故宮
樹在什麼時候需要眼睛
勞作
一個人在山裡住
紀念我的伯伯和道清
食客的信仰
癸巳年正月凌晨遭逢地震
問候
雲南的聲響
松果
南風過境
乘船去孤山
杏樹
潮騷
鄉村公路上
苔蘚
童年記憶
采茵時節
是什麼讓海水更藍
中國寓言
生涯
礦場回來的人
夜訪太平洋
魔術
尖叫
來自非洲的明信片
恐懼
迷藏
美麗的事
尋鶴
溫暖
老朋友
珍珠項鍊
聽人說起他的家鄉
你不是我的孩子——獻給親愛的小孩W
邊境
與彝族人喝酒
夜半醒來
在博物館拍攝一幅壁畫
弗拉明戈
夜市
回聲——致卡倫·布里克森
群山
獵槍
歌聲
引力
舞者
夜晚散步
在這個房間——記首都師範大學17樓1號514房
霧中的北方
天壇回音壁
心跳
媽媽是誰
在外過冬
戒台寺獨坐
遠路
消逝
溺水
貓頭鷹咖啡——致李婧
耳鳴
刺蝟
風吹銀杏
情書
潭柘寺聽鐘
夜行玉淵潭
信札
鹿群
高原來信
長城印象
看不見的吹奏者
極光
詞語
孩子們替我吹蠟燭
口音
靜默
春天的樹
前夜
父親說它叫夜蒿樹
對岸的燈火
異地生活
獵戶座
南方基因
雲計算
聽說你住在恰克圖
冰湖上
玲瓏塔
隔著時差的城市——致我的父親
樟木口岸
宮粉紫荊
遺失
查無此人
紅色
我夢見你的夢
香椿樹
一面之緣
湖心
一顆完整的心
短歌
蝴蝶
短歌
短歌
短歌
短歌
短歌
短歌
橙子
獵冬
隱居
短歌
石燕
迴旋曲
迷宮
時間旅行者
疑惑
贗品
短歌
短歌

作品鑑賞

馮娜的詩集《無數燈火選中的夜》中的語言常常有一種抓人的力量,自然而智慧,就像“一陣借刀裁剪春色的南風”。但這種力量並非是毀滅性的——像業已成為了當代傳統的“女性詩歌”那樣,她是新一代的詩人,因而語言也不再是那種強力的、感性傾訴的、烈火一般的、充滿毀滅氣質的類型;而是充滿智性與溫婉的,滲透的或啟示性的話語,也可以說是屬於“知性與抒情結合”的語言。她確乎較少用“自白派”詩人的那種唯我獨尊式的語言,而通常會將“自我”內化為客觀之物,或是“他者的語言”。但這恰恰生成了獨屬於她的生命力。就如《南風過境》,她對於自己語言作了一種“自評”,或者說這是一首低調的自畫像。“我不是任何一根發光的羽毛/我是你張了張嘴 叫不出名字的瓷器/性情薄涼 質地婉轉 吹彈可破/我是一陣借刀裁剪春色的南風/溫軟繾綣 撲面如刃/我不愛流連遠山和湖泊/直取陽關和良人的心房”。她用了一連串的轉喻,將自己的詩比作精美、薄涼而易碎的瓷器,比作溫軟又尖利的剪刀般的春風,還有各種微妙與偶然中的事物,以及事物的關係。“我是南風呵/來時攜雨,去時驚蟄/時而回首,尋鮮花果腹,醉臥芍藥叢”,“若是被你的馬蹄踩痛/便腹中吞劍,我是南風,我不說/你可是良人/我不問”。櫛風沐雨,鮮花果腹,每一種際遇都讓她得心應手地轉換為語言的景致。她還使用了“良人”這樣的詞語,以表明她重視或自然地認同了一種傳統的維度,包括“春風剪刀”“鮮花馬蹄”之類,都巧妙地強化了她與漢語傳統之間所構成的譜系關係。
作為大西南地區的少數族裔、白族的女詩人,馮娜使用漢語寫作,且承襲著其古老的傳統維度,這意味著從詩歌的意義上,她已成為了漢語所繁衍的後代。而且她還工作於高校,是職業意義上的“知識分子”,這樣的身份多重性,構成了一個複雜的文化主體:邊緣性的出身,正統的語言;作為女性天然地親和著大自然,同時又負有知識者的使命,這些都決定了她在使用語言時的多重維度。而這對一個詩人來說,確乎是一種“前置的優勢”。因為身份即認知的態度與方式,也就是其生活方式本身。維根斯坦的話是靈驗的,想像一種語言,也即是想像著一種生活方式。反過來這邏輯也同樣成立,有什麼樣的生活,當然也會決定寫作者使用什麼樣的語言。基於這一原因,馮娜的詩顯現出了特有的豐富性,既不是一般的抒情詩,也不是通常意義上的“知識分子寫作”,而是集她的族群出身與文化身份、性彆氣質與超性別自覺於一體的一種綜合性的抒寫。同時,鑒於她文化代際上的年輕特質,她在豐富的同時,也擁有了一種略顯“清逸”的質地。在作品《出生地》中,讀者可以探知她對於族群與血緣背景的複雜態度,熱愛的同時又有疏離,“它教給我的藏語,我已經忘記/它教給我的高音,至今我還沒有唱出”。這些深埋在血液里的記憶,似乎時時提醒,但似乎又永遠沉睡。這種通達令人相信,她是一個真正的“現代性主體”,她為愛所包裹,但又絕不為愛所綁架。“我離開他們/是為了不讓他們先離開我”,這就像“人應像火焰一樣去愛/是為了灰燼不必復燃”。

作品影響

獲獎記錄
2020年8月23日,該書獲第十二屆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駿馬獎詩歌獎。

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無數燈火選中的夜》
2016年6月
中國青年出版社
978-7-5153-4225-2

作者簡介

馮娜,出生於雲南麗江,白族,就職於中山大學,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理事,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創意寫作中心特聘導師,首都師範大學第12屆駐校詩人。著有《無數燈火選中的夜》《是什麼讓海水更藍》《樹在什麼時候需要眼睛》等詩文集十餘部;作品被譯為英語、俄語、韓語、蒙古語等多國文字。曾參加二十九屆青春詩會。曾獲中國少數民族文學駿馬獎、華文青年詩人獎、廣東省魯迅文學藝術獎、花地文學獎等多種獎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