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意識推理

無意識推理

無意識推理(Unconscious reasoning)是指根據有限數量的證據或資料,在不自覺的狀態下作出的判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無意識推理
  • 外文名:Unconscious reasoning
  • 學科:基礎心理學
  • 提出者:德國生理學家赫爾姆霍茨
  • 提出時間:1855年
簡介,主要特點,理論內容,理論發展,

簡介

無意識推理時德國生理學家赫爾姆霍茨於1855年提出的概念。根據有限數量的證據或資料,在不自覺狀態下作出的判斷。根據以往的經驗將知覺中無法直接經驗到的刺激附加在知覺上的過程。因這種過程是無意識的,由歸納得來,故得此稱。如關於物體的深度知覺和距離知覺。

主要特點

無意識推理主要用以說明空間知覺形成的原理。比如,一個灰色刺激呈現於紅色背景上,它便與紅色形成對比,人們會因無意識推理而把它看成相反的顏色,即綠色。亥姆霍茲認為這些推理原來是意識的,後因聯想和反覆演習而轉化為無意識的推理。無意識推理由經驗得來,也可由經驗除去。

理論內容

赫爾姆霍茨認為,這種知覺中的推理本來是有意識的,只因多次重複和聯想的作用才逐漸變成無意識的。故無意識推理可由經驗得來,也可由經驗去除,如錯覺就可用學習來糾正。這一概念後被德國心理學家馮特用於解釋知覺的形成,並得到巴洛夫條件反射理論的解釋。

理論發展

在近代心理學中,第一次把無意識問題作為一項基礎研究的是19世紀早期聯想主義心理學家J.F.赫爾巴特。他把萊布尼茨的無意識觀念發展成為意識閾限的概念。閾限下的那些觀念是無意識的。他認為,當一個觀念上升到可以覺察的意識水平時,就是萊布尼茨所說的被統覺了。他還認為,為了使一個觀念上升到意識,它必須與現存於意識中的其他觀念相適應、相一致。那些不一致的觀念不能在意識中同時存在,而那些不相干的觀念則被排斥在意識之外而變為被抑制的觀念。被抑制的觀念類似於萊布尼茨的微覺,存在於意識閾限之下。但它並沒有在人的心理中完全消失,而只是暫時脫離了心理的核心部分-意識領域,下降到無意領域。只要條件成熟,例如受到新的感覺印象的刺激或結合便有可能重新上升到意識中來。
心理物理學創始人G.T.費希納也對無意識的思想的發展做出了貢獻。他也使用閾限概念,但他認為,心理類似於冰山,它的相當大的一部分藏在水面以下,在這裡有一些觀察不到的力量對它發生作用。這些想法後來對S.弗洛伊德有很大影響。他還唯物地解釋了萊布尼茨的微覺學說:你聽不到一條毛蟲在菩提樹下蠶食葉子的聲音,但是你可以清楚地聽到幾千條毛蟲一同吃葉子的聲音。
另一些研究領域的代表人物有H.von赫爾姆霍茨、И.Μ.謝切諾夫和И.Π.巴甫洛夫。赫爾姆霍茨在對感覺器官的心理生理研究中曾發現,在感知覺範圍記憶體在一種沒有思維參與的概括過程,為解釋這種過程而提出“無意識推理”的概念。巴甫洛夫根據對腦的研究則提出了對無意識心理現象的生理學解釋。他認為,在具有最適宜興奮的大腦半球部位上容易形成新的條件反射並能順利地進行分化。因此可以說,這一部位此刻是大腦半球的創造性部位,其他部位(即具有低興奮的部位)這時就沒有這種能力,它們的功能充其量是進行以前形成的反射,這種反射是在相應刺激存在時自動產生的,我們主觀上把它們稱作無意識的、自動化的活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