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草木、瓦礫等無情物也有佛性。即所謂“草木成佛”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無情有性
- 外文名:The ruthless thing also has the Buddha nature
- 出處:大乘佛教
定義,簡介,其他說法,
定義
佛教諸宗中,小乘無“無情有性”、“草木成佛”之論。在大乘佛教中,法相宗立五性各別,不許定性與無性成佛,何況草木成佛?故持此論者僅華嚴、天台、真言諸宗而已,並非全體佛教之公論。
簡介
其中,依華嚴宗之教義,毗盧舍那佛為十身具足、融三世間之佛,故器世間亦有成佛之義。《華嚴經探玄記》卷十六以十門論《華嚴經》《性起品》之宗趣,其第八門論性起之通局雲(大正35·405c):“若三乘教,真如之性通情、非情,開覺佛性唯局有情。(中略)若圓教中,佛性及性起皆通依正,(中略)是故成佛具三世間,國土身等皆是佛身,是故局唯佛果,通遍非情。” 此中,“開覺佛性,唯局有情”者為三乘教所談,若圓教,則認為成佛具三世間,佛果遍通非情。由此觀之,法藏之意顯然也主張草木成佛。
然而澄觀《華嚴經大疏鈔》卷三十,根據《涅盤經》有“牆壁、瓦礫非佛性”之文,以及《大智度論》以“在非情數中為法性,在有情數中為佛性”之意,說“明知非情非有覺性”。又該疏鈔卷五十二說,無情成佛論是約性相相融所說,而主張“開覺佛性唯局限於有情”。其文雲(卍續11·146下):“非謂無情亦有覺性同情成佛。若許成佛,此成則能修因,無情變情,情變無情,便同邪見。”
此說頗受天台家抨擊,如湛然《金錍論》即是。
其他說法
其次,天台宗亦倡草木成佛說。該宗依《法華》、《涅盤》之經教,及色香中道之理而立此說。亦即以“色心無差別”之理為草木成佛說之基礎,謂繫念俱冥於法界時,則無觀不為境、無境不為觀。故雖一色一香,無非中道觀。茍存情、非情之異,則不獨非情無佛性,有情亦應無佛性,草木成佛置之不論,吾人成佛亦無期。而有草木成佛之言,只是“對迷諭理”之辭而已。
此外,真言宗主張草木國土皆大日如來之法身,以六大為佛性,並盛談非情成佛之義。密教之意,十界之依報、正報皆為六大所成,因此,約五大而言即是本初之佛體,若約心大,則是性德之五智,草木等雖未必具識大,但自體即本來佛,何況又具覺知之功德?故應有發心成佛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