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鵯(烏頭翁)

台灣鵯

烏頭翁一般指本詞條

台灣鵯(學名:Pycnonotus taivanus):體長約18厘米,嘴峰16.5-18毫米,翅77-88毫米,尾74-81.5毫米。是一種中等體型鵯。頭頂至後頸黑色,頰、耳羽灰白色或白色,下嘴基部有一橙紅色小斑點,顴紋黑色、粗著而明顯。上體灰褐色而沾橄欖褐色,兩翅和尾暗褐色,外翈橄欖黃色,下體棕白色。

留鳥。主要分布在平地至中海拔地區,高可至海拔600米。棲息於灌叢、次生林地、丘陵地、農耕地、林園和果園。是典型的林棲型鵯,屬於中低海拔的鳥類。通常聚小群活動。以昆蟲和其幼蟲、果實、漿果或種籽等雜食性為主。叫聲似白頭鵯。響亮多變的qiao-keli, qiao-keli聲,很好聽。

台灣鵯是中國台灣特有種。已被提升為二級保育類,屬珍貴稀有野生動物。為中國台灣省台東縣縣鳥。

(概述圖片參考資料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台灣鵯體長約18厘米,嘴峰16.5-18毫米,翅77-88毫米,尾74-81.5毫米。額、頭頂、枕、後頸等整個頭部黑色,頰和耳羽白色,兩側及下嘴基部各有一橙紅色小斑點,眼先綴有白色,顴紋黑色。上背淺土褐色,背、肩、腰、翅上小覆羽灰褐色而綴橄欖綠色,大覆羽、飛羽和尾羽暗褐色,外翈綴以橄欖黃色,頦喉白色,其餘下體皮黃白色胸和兩脅綴有灰褐色,尾下覆羽棕白色,羽緣橄欖色。
虹膜褐色,嘴黑色,腳暗褐色。
台灣鵯與白頭鵯的外形和羽色很相似,但白頭鵯眼後至枕白色,形成一條寬的白色枕帶;台灣鵯至頭頂至後頸全為黑色。枕無白帶,頰和耳羽白色。下嘴基部有一橙紅色小斑點。

棲息環境

主要分布在平地至中海拔地區,高可至海拔600米。棲息於灌叢、次生林地、丘陵地、農耕地、林園和果園,有時也棲於小灌木或樹上,樹林、果園、公園都是它們活動的場所,也經常出現在人類居屋的附近。

生活習性

留鳥。是典型的林棲型鵯,屬於中低海拔的鳥類。通常結成3-5隻或聚十多隻的小群活動,冬季亦結成二三十隻的大群活動。喜棲止於灌木林或果樹林,低木頂端或甘蔗、蘆葦穗上。性格活潑,經常成群的在林間相互打鬧,追逐鳴叫,頗為喧鬧。一般情況下,都是一群一起飛到一個枝頭,然後再一起飛到另一個枝頭。
雜食性。以昆蟲和其幼蟲、果實、漿果或種籽等為主,有的還會以漕涇作為自己的食物,它們會在飛行中捕捉昆蟲,也像那樣沿著樹幹或樹枝攀爬,尋找藏於樹皮裂縫中的獵物。

分布範圍

台灣鵯是中國台灣島的特有物種。主要分布在台灣的東半部及屏東以南的區域。偶見於台灣東南部的低地(黃洞)及恆春半島。見於無白頭鵯的低地生態環境。在枋寮附近二者的分布小有重疊。
台灣鵯分布圖台灣鵯分布圖

繁殖方式

繁殖期為每年的4-8月,為單配製。繁殖期間甚為活躍,常站在樹梢高聲鳴叫,或雌雄鳥在樹冠與花叢間相互追逐、飛舞和嬉戲。通常營巢於灌叢、竹叢和果樹等低矮樹上,巢多置於灌木或竹叢枝叉間,也見在香蕉林和香蕉葉柄處營巢。巢呈碗狀,外層粗糙、鬆散,主要由枯草莖、枯草葉和草根構成,內層緊密,主要由樹皮纖維、麻、細草根等編織而成。巢內墊有獸毛、絨羽、麻等柔軟物。距地0.2-2.1米。營巢由雌雄親鳥共同承擔,巢築好後即開始產卵,每窩產卵通常為3-4枚,卵近淺紫色被有棕紅色斑點,也有呈灰白色而被有橙紅色和紫褐色斑點的。卵的大小平均為21毫米×16毫米。孵卵由雌雄親鳥輪流進行,但以雌鳥為主,孵化期12天。雛鳥晚成性,孵出後由雌雄親鳥共同育雛,一般14天左右雛鳥即可離巢。

亞種分化

單一物種,無亞種變化。

種群現狀

台灣鵯是旅居於上海的英國人史坦因(F·Styan)在一個極為偶然的機會下發現的。雖然在某些地區相當普遍,但分布範圍有限,總量不多。因棲地的破壞和同屬鳥種白頭鵯雜交造成數量減少,此兩鳥種分布在某些地區重疊,且有白頭翁因宗教因素被放生至台灣鵯棲地。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6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易危(VU)。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