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烏豇豆
- 別稱:黑飯豆、黑豇豆
- 界:植物界
- 目:豆目
- 科:豆科
- 屬:豇豆屬
- 分布區域:原產亞洲, 中國浙江、江西兩省種植較廣泛。
形態特徵,生長與繁殖,地理分布,
形態特徵
根系發達, 根瘤主要分布於側根上; 莖光滑, 分枝3~5個, 株高70~80厘米, 抽蔓的可達100厘米以上,半直立或蔓生; 小葉3片, 菱狀卵形,濃綠色; 總狀花序, 每序2朵或3朵,花冠白色; 莢柱狀光滑,長8~15厘米,成熟時呈黃色或褐色,含種子6~13粒; 種子腎形, 黑色或深紫色, 千粒重100~130克。
生長與繁殖
耐旱、耐瘠、耐酸及耐蔭性均較好, 不耐濕。苗期生長快,全生育期80天左右。長江流域自4月至7月均可播種, 生長50~60天可作綠肥。通常用在短期空閒地或果樹行間種植, 每公頃產鮮草15~23噸, 或種子1200~1 500千克。飼用的在株高40~50厘米時刈第一次,留茬4~6厘米,再生一個月可刈第二次。盛花期鮮草含乾物質17%左右, N0.42%,P2O50.037%,K2O 0.19%, 初花期乾物含粗蛋白質16.50%, 粗脂肪3.77%, 粗纖維19.34%, 無氮浸出物49.20%, 灰分11.18%。
地理分布
原產亞洲, 中國浙江、江西兩省種植較廣泛。江蘇、福建、湖南、河南等地也有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