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烏蘭河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科爾沁右翼前旗西北部的滿族屯滿族自治鄉境內,地處大興安嶺中段東麓森林—草原過渡帶。地理坐標為東經119°55′2″~120°15′20″,北緯46°22′15″~46°36′15″。劃分為4個功能區,即核心區、緩衝區、實驗區、旅遊區。
地形地貌
保護區屬於大興安嶺南段山體一部分。早期的大興安嶺是一個地槽,到了中生代,由於燕山構造運動(距今22500萬年—7000萬年)地殼由地槽變遷為新華夏隆起帶,在華力西期初,華夏式構造開始出現,燕山運動後仍有出現,為山區之主要構造。在西部大興安嶺,出現五岔溝褶帶,在此褶帶中出現了北東向褶皺和伴生的各種破裂結構面。因此,形成了保護區低山丘陵相間分布的特點,其構造形跡多是由向斜褶皺束組成,主要由侏羅系的沙頁及華力西期的花崗岩侵入體所構成,向東北延伸出露於邊緣地帶,與大興安嶺新華夏系隆起構造帶呈斜接關係複合。該區中生代以來繼續沉降,接受了中生代以來的新生代沉積物。保護區所處的低山區及其與高平原區之間的低山—丘陵地區為新華夏系大興安嶺隆起地段,其地質構造形式是新華夏系和區域性東西構造的包容複合。現代地貌類型主要包括屬於侵蝕地貌的低山丘陵,屬侵蝕地貌的山地河流和洪積—沖積地貌山前平原,以及蒙古高原的波狀平原。其中低山丘陵因長期牌侵蝕環境中而以渾圓為特徵,坡度平緩,通常缺少典型的坡積裙,除斷裂帶外很少見到陡峭的山體。
水文
區內共有4條主要河流,分別是洮兒河、歸流河、瑙門台河、海勒斯台河,以降水為主要補給源。洮兒河是嫩江的一個支流,起源於阿爾山市的高岳山。歸流河發源於保護區內的寶格達山一帶,瑙門台河和海勒斯台河為其源頭,其中海勒斯台河是歸流河的主要源頭,在保護區內全長9.3公里;瑙門台河是歸流河的另一個源頭,在保護區內全長28.6公里,水流量較大。地下水主要為山地
基岩裂隙水。河谷為沙、砂礫石孔隙水和地層裂隙水,含水層一般小於8米,以潛水為主,埋藏較淺,潛水豐富水質優良。
氣候
保護區地處中緯度,位於中溫帶,屬中溫帶大陸性氣候,總的特點是寒冷濕潤,冬季漫長。
土壤
保護區土壤主要有灰色森林土、草甸土、沼澤土3種類型。灰色森林土在保護區內分布比較廣,為地帶性土壤,主要分布於保護區內海拔高的中、低山;草甸土廣泛分布於河流沿岸,從西到東幾乎貫穿整個保護區。草甸土為本區的
非地帶性土壤,但分布面積卻較大。它是以腐殖質積累、潛育化為主要成土過程,並在
草甸植被下發育而成的半水成型土壤;沼澤土是在濕地低洼處,水濕植被下發育而成的水成型土壤,是在泥炭化或腐殖質化過程的同時還進行著潛育化過程,為本區的隱域性土壤。
區域範圍
保護區總面積58518公頃,其中核心區面積15431公頃,占保護區總面積26.4%;緩衝區14210公頃,占保護區總面積24.3%;實驗區17807公頃,占保護區總面積30.4%。
保護目標
保護區植被劃分為4個植被型,16個群系,分別為
落葉闊葉林(白樺、山楊林占保護區面積的17.65%、河岸鑽天柳占保護區面積的0.76%、榆樹疏林占保護區面積的2.67%);葉闊葉灌叢(中生雜木灌叢占保護區面積的7.66%、山杏灌叢2.72%、岩蒿半灌木灌叢占保護區面積的0.84%、河岸柳灌叢占保護面積的2.42%);草原(
貝加爾針茅草原占保護區面積的20.4%、線葉菊草原0.75%、線葉菊+貝加爾針茅草原占保護區面積的5.1%、羊草草原占保護區面積的8.1%);草甸(山地林緣草甸占保護區面積的19.79%、溝谷雜類草草甸占保護區面積的0.96%、河灘雜類草草甸占保護區面積的7.68%、河灘禾草草甸占保護區面積的0.77%、河灘苔草草甸占保護區面積的0.15%)。經調查確定,保護區有脊椎動物142種,分屬於23目50科,占內蒙古脊椎動物種數(712種)的19.9%,其中獸類有20種,隸屬於3目9科,分別占內蒙古獸類科(20)科、種(138種)的45%、14.5%;占中國獸類種(636種)數的3.1%;鳥類99種,隸屬於15目30科,分別占內蒙古鳥類科(61科)、種(436)數的49.1%,占中國鳥類種數(1183種)的7.5%。由於保護區動物棲息地類型複雜,動物地理類群多樣,因此,保護區珍稀動物較多,有國家Ⅱ級重點保護動物17種(鳥類15種、獸類2種)。保護區總土地面積58515公頃。其中,山地山楊白樺林面積10328公頃,占保護區面積的17.65%;山地灌木林地面積6574公頃,占保護區面積的11.23%;丘陵草甸草原面積32693公頃,占保護區面積的54.17%;濕地面積8961公頃,占保護區面積的15.31%;其他土地面積962公頃,占保護區面積的1.64%。
生態價值
保護區是一個典型的山地森林、灌叢、半灌叢及其林緣草甸,丘陵草甸草原和河源、河岸、溝谷濕地組成的複合景觀生態系統。該景觀生態系統是和個典型的山地—丘陵草甸草原—濕地複合生態系統,在我國北方具有較高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是北方地區寶貴的自然生態遺產,具有重要的保護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