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紅旗

烏紅旗是粵東古海陸豐地區的械鬥事件。

海陸豐的“烏紅旗”是清初兩大“反清復明”的秘密組織。隨著康熙大治,乾隆盛世,民間“反清復明”意識逐漸淡化。演化成不分姓氏宗族,不分行政區域,不分政治見解,以聯村抵禦外侮,反匪抗盜,推動社會和諧為宗旨的兩大旗幟。鴉片戰爭以後,列強大肆侵華辱華,清政權腐敗無能,民間反清情緒再度高漲。

鹹豐三年(公元1853年),海陸豐“三點會興起” 。“烏紅旗”已不再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民間組織,她沒有明文的規約,只有和睦相處,互助互濟的信念延續旗幟的作用。成員不是具體個人,而是村(社)整體。沒有明確的領袖,一般唯人口眾多,經濟實力雄厚的巨族鄉村馬首是瞻。在村與村之間發生矛盾時,大多由姓氏宗族會協調解決,姓氏宗族會無法解決,則以旗幟論親,憑籍親情化解恩怨。不同旗號的村(社)之間發生矛盾,不同旗號的村(社)會自動組織協調,大都化干戈為玉帛。

後彭湃“農會”會旗採用烏、紅二色,象徵人民大團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烏紅旗
歷史的由來,械鬥的概念,帶來的危害,

歷史的由來

明清時期,海陸豐各社村、宗族盛行烏紅旗或白旗的標幟,這一似乎神秘和令人膽寒的故事,迷惑人們。有的說是清康熙年間縣令白太爺所設,讓烏紅旗兩派相互制約和殘殺,有的說始於是鹹豐年間等等,說法不一。現代有的鄉村逢年過節仍豎起旗號。
那么,烏紅旗與天地會和三點會(又名三合會)有何關聯呢?其起源於何時、何地、何事、何人呢?
據有關史料和金庸小說《鹿鼎記》,應追溯到明末清初,愛國民族英雄鄭成功的抗清史上。
清順治十八年,鄭成功遣派蔡德忠、方大洪、馬超興、胡德帝、李式開化裝至福建莆田,入南少林為僧,拜方丈智通為師。這五人,便是後來的天地會“洪門”的“前五祖”。
鄭成功的鄭成功部將方大洪,系明末清初的反清復明愛國組織洪門的創始人之一,為洪門“前五祖”之一,又稱少林五祖。五祖在全國分設“天地會”、“三合會”、“袍哥”、“哥老會”、“小刀會”。方大洪為“三合會”創始人。清朝初期,朝廷“火燒北少林”後,胡德帝、李式開、馬超興、方大洪、蔡得沛五人逃到福建寄住南少林寺為掩護,秘密開展“反清復明”活動,稱為少林五祖。
福建霞浦縣的方七娘(後居永春),清代武林宗師,為南少林五祖拳(太祖拳、羅漢拳、達尊拳、行者拳、白鶴拳五種)之一的白鶴拳創始祖師,白鶴拳也稱“永春拳”,她廣傳武技,參與抗清活動,“永春拳”在閩粵海外影響巨大。
方大洪任天地會“洪順堂”香主,號為“洪門”,崇拜關公、鄭成功的洪門,與青幫、白蓮教都是當時反清復明的組織,號稱江湖上三大幫派,俗稱的“紅花、綠葉、白蓮藕”。洪門自鄭成功開金台山,立明遠堂以後,始終高舉反清復明的大旗,閩粵的洪門弟兄前仆後繼地從事反清事業。
康熙十三年,號稱“五祖”(又名少林五祖)的蔡德忠、方大洪、馬超興、胡德帝、李式開,在紅花亭起義失敗後,商議成立五個祖堂,分散各地,各自發展,保留抗清的實力,創出獨特的秘密手勢和暗語,還有五種顏色旗幟作為兄弟相會的標誌,其中的五色旗就是演變出海陸豐地區的烏紅旗原端。
海陸豐烏紅旗組織是清初兩大“反清復明”的秘密組織。隨著滿清政權的穩定,再加上當權者的引導,久經戰火後的百姓們“反清復明”意識逐漸淡化,烏紅旗也失去也原有的意義。慢慢的演化成不分姓氏宗族,不分行政區域,不分政治見解,以聯村抵禦外侮,反匪抗盜,推動社會和諧為宗旨的兩大旗幟。
鴉片戰爭以後,列強大肆侵華辱華,清政權腐敗無能,民間反清情緒再度高漲。
鹹豐三年(公元1853年),海陸豐“三點會興起” 。“烏紅旗”已不再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民間組織,她沒有明文的規約,只有和睦相處,互助互濟的信念延續旗幟的作用。成員不是具體個人,而是村(社)整體。沒有明確的領袖,一般唯人口眾多,經濟實力雄厚的巨族鄉村馬首是瞻。在村與村之間發生矛盾時,大多由姓氏宗族會協調解決,姓氏宗族會無法解決,則以旗幟論親,憑籍親情化解恩怨。不同旗號的村(社)之間發生矛盾,不同旗號的村(社)會自動組織協調,大都化干戈為玉帛。

械鬥的概念

三點會興起後,烏紅旗也逐漸變了性質,成為有心人利用的工具。
所謂海陸豐“烏紅旗械鬥” ,是指以旗號為標誌,鄉與鄉、村與村、宗族對宗族、甚至是大房對小房的大規模械鬥。
據說在一些海陸豐村寨曾先後發生幾宗大型的旗派大廝殺。每次都是死傷成百上千,人被殺死後,事態平息後,雙方才約定時間進行談判,交換屍首。大廝殺期間,搶、殺、燒什麼手段都用,有些小鄉村全村甚至被燒光、剿滅,慘無人道。雙方械鬥時,男人十五歲者均要上陣,俗話叫十五歲壯丁,女人一般沒有硬性規定,但一旦械鬥,成年婦女也要加入戰鬥。
在烏紅旗派發生械鬥期間,各鄉村的男女老少都人心惶惶,雞犬不寧。每次廝殺的結果雙方都死傷慘重,害苦了不知多少家庭。特別是陸豐地區流傳的那么一句俗語:“有阿姐了驚(還怕)無阿郎(姐夫)”。
清以來260多年中,史有記載的有光緒三年(1877年),宣統元年十月十二日(1909年12月2日)“青草(紅草)十三鄉發生烏紅旗械鬥”2次,還攻占縣衙,不到30年就發生了兩次“烏紅旗械鬥” ,造成大量鄉民的傷亡,是宣統元年因破鄉慘痛的悲劇令人忘懷,深惡痛絕。
海陸豐時有發生的械鬥,大多是因地界、山界、田界、水源等原因發生糾紛。村與村之間,不同姓氏之間,同姓不同堂族之間,同族不同“房頭”之間,一旦矛盾發生而又協調乏力,以拳頭見高低的打殺事件,並非是“烏紅旗械鬥” 。
對於家鄉時有發生的糾紛或械鬥,陳炯明主政廣東時從不冠以“烏紅旗械鬥” ,擴大矛盾 ,也不阻止無所謂的傷亡,而是在培養民風血氣中,主張以就事論理,對於界址糾紛,依俗例插青、協商,遵循情理出公論的原則,組織公判。
陳炯明曾嚴厲申明:誰敢借端煽動械鬥,雙方當事人軍法從事,沒收當事村(堂族)公嘗,決不寬待。
清末民初的時候,在廣大海陸豐地區,烏紅旗爭鬥不休,常常引發大規模的民間械鬥,由此造成大量鄉民的傷亡。這種狀況一直維持到20世紀20年代彭湃同志回鄉創立農會的時候,才徹底解決。
當時彭湃同志為了徹底解決烏紅旗爭鬥,還特意將農會的旗幟設計成一半烏色,一半紅色縫合而成,藉以象徵烏紅旗大團結,並解釋烏紅旗的由來。

帶來的危害

舊社會時代,在農村中文化生活十分單調,農民伯伯在勞動之餘,茶前飯後,常常三五成群,甚至十幾人在大樹下或在院子裡談天說地,或講述民間故事。海陸豐老一輩的最喜歡講述烏紅旗派大相殺的故事,講解烏紅旗派的根源及危害。
據說在清末時期,甲子、甲西、甲東、南塘、湖東等地曾先後發生幾宗大型的旗派大相殺。每次都是死傷成千上百,人初殺死後,屍首若被對方搶走,還被浸泡在牛尿或泡在鹽滷里。事態平息後,雙方才約定時間進行談判,交換屍首。大相殺期間,搶、殺、燒什麼殘忍手段都運用,有些小鄉村全村被燒光、剿滅,真是慘無人道。雙方衝突時,男人十五歲者均要輪番上陣,俗話叫十五歲壯丁,女人一般沒有硬性規定,一旦械鬥,成年婦女也要加入戰鬥。在烏紅旗派發生衝突期間,各鄉村的男女老少都人心惶惶,雞犬不寧。每次相殺的結果雙方者有死傷,害苦了不少家庭。
為什麼會產生烏旗派,在哪個時代產生?
旗派之爭起源於滿族,滿族分為八旗,乾隆時期,清政府為遏制漢族反清行為,減少漢人與滿人的矛盾,維護其統治地位,採用愚民政策,蓄意在漢人之中挑起旗派鬥爭,漢人的烏紅旗村激起矛盾,使之互相牽制,互相制約,互相殘殺,把百姓對滿清統治的社會矛盾轉移在漢人民間的內部矛盾中。這就是烏紅旗派產生的根本原因。
哪么漢人為什麼聽其指使呢?這道理很簡單,在他們的統治下,誰能反抗呢?
烏紅旗派,並非單純宗族矛盾。可以從烏紅旗派分村與(鎮)社頭分布的狀況來分析。分村與社頭烏紅旗派的確定不是偶然的,而是蓄意安排的。雙方的力量配搭都是勢均力敵的。可以說東西南北中,左右交鄰可以相互救應,又互相抗衡。如甲子、甲西兩派分布情況:甲子鎮望湖為烏旗,接壤七社為紅旗,與七社接壤元高為烏旗,元高接壤東湖半徑為紅旗,北柵因主要生活門路,在較場做生意,東近東湖,西近城內,幫保其中立。城內東北、東南、西北為烏旗,西南因與東北、東南、西北同為城內,關係密切,而又面對同宗的紅旗派新寨、沃頭,因而只能保持中立。新寨、沃頭為紅旗。甲西上堆、西山、博社、五星一帶為烏旗,東有沃頭,新寨擋住上市要道,西北有新饒、華美等十五鄉為紅旗,十五西北面有較大鄉村天湖、北池為烏旗,天湖、北池接壤是較大鄉村橫山、客樓為紅旗,大陂本村就分為紅烏兩派,客樓東面水口、康美為烏旗,水口、康美南西又安排歐厝、華容、大社村為紅旗,政坑、淡政、漁池西可抵擋水口、康美,東可制約惠來的覽表村。
從以上烏紅旗派分布的村落和社頭來看,兩派勢力旗鼓相當,互相牽制,互相搞衡。這可見當時清王朝用心之良苦。海陸豐地區自古民風彪悍,若一派有反朝廷的苗條,清政府就可以不花一兵一卒,利用另一派加以鎮壓。
烏紅旗派在清代的矛盾十分激烈,直至民國時期尚有痕跡。
新中國成立後,才銷聲匿跡,但在一些宗族佬大處理宗族糾紛時,有時尚利用這一關係。
海陸豐人民風強悍好鬥,並有著強烈濃厚的宗族勢力作崇,再加上舊時統治階級挑撥離間的推波助瀾,造成了海陸豐歷史上最悲慘不甚回首的一頁。現已進入文明時代,烏紅旗派的封建宗派思想隨著社會的進步,同封建舊社會一樣將成為歷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