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竹芳

烏竹芳,字筠林,山東博平(今屬茌平縣)人。嘉慶九年(1804)舉人。歷任壽寧、詔安、安溪等縣縣令,勤於政事,不辭勞瘁,審理獄案,公平決斷,民眾久冤得伸,備受讚揚。道光五年(1825)六月,署台灣府撫民理番海防捕盜通判(噶瑪蘭廳)。十年(1830)六月,署糧捕海防(澎湖廳)。十一年(1831)三月,任知署永春直隸州知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烏竹芳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山東省博平縣(今屬茌平縣)
  • 代表作品:《蘭陽八景詩》、《博平縣誌)(1831年)
人物生平,人物著作,

人物生平

歷任壽寧、詔安、安溪等縣縣令,勤於政事,不辭勞瘁,審理獄案,公平決斷,民眾久冤得伸,備受讚揚。道光五年(1825)六月,署台灣府撫民理番海防捕盜通判(噶瑪蘭廳)。十年(1830)六月,署糧捕海防(澎湖廳)。十一年(1831)三月,升任知署永春直隸州知州。其詩文《蘭陽八景詩》、《蘭城中元》、《題澎湖廳》等二十餘首(篇)收入《噶瑪蘭廳志》、《噶瑪蘭志略》、《澎湖續編》、《澎湖廳志》等志書及台灣編纂的《台灣詩醇》、《台灣詩乘》、《全台詩》等書中;與楊祖憲、烏荷芳等人修纂道光十一年《博平縣誌》(1831)。今天的福建壽寧縣犀溪村南之貫木拱廊橋——福壽橋的橫樑上仍留有“壽寧正堂烏竹芳、縣儒學方春海、□□防林□□、縣捕廳高景適捐俸建造”的字跡,是其在壽寧為官時善舉的見證。
烏竹芳,山東博平(今山東省茌平縣溫陳街道烏莊)人,出身於書香之家。其父烏掄元,字秀先,號桂圃,乾隆乙酉(1765)拔貢,曾經做過定陶縣教諭,著有《清遠堂文稿》。竹芳兄弟四人,自幼均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竹芳為長;二弟芹芳,癸亥附貢生,候選縣丞;三弟荷芳,郡庠生;四弟苓芳,邑庠生。
嘉慶九年(1804),烏竹芳考中舉人,成為“方略館議敘知縣”。1813年,赴任福建壽寧知縣,為政期間,“聽斷勤明,民鹹悅服”。嘉慶十九年(1814),在壽寧至浙江泰順的要津上,他還帶頭捐俸建造了一座大型貫木拱廊橋——福壽橋,至今已保存了近200年,成為“廊橋之鄉”壽寧縣的保護文物。該橋橫樑上留有的“壽寧正堂烏竹芳、縣儒學方春海、□□防林□□、縣捕廳高景適捐俸建造”的字跡,成為其在壽寧任上造福一方的見證之一。
嘉慶二十四年(1819),烏竹芳“調署詔安,審理庶獄,自朝至暮,不辭勞瘁。凡積久冤抑者,莫不環而求伸”。“……以緝捕勤能,為大憲所知”。又“調署安溪,民悍俗刁,開釋冤獄,囹圄空虛,懲治誣告,奸宄斂跡”可見其勤政愛民,善斷能捕,實為百姓之福。
道光五年(1825)六月,烏竹芳署台灣府撫民理番海防捕盜通判(噶瑪蘭廳);噶瑪蘭(今台灣宜蘭縣),又名蛤仔灘,位於台灣島的東北部,是清政府收復台灣後開發歷史較晚的地區之一,如烏竹芳所言“一新辟之區也。榛莽荒穢,草木蒙茸,每為人跡所罕至”。在早的居民只有噶瑪蘭和泰雅族居住。1796年漢人吳沙率眾渡海屯墾後,漳、泉客家人相繼遷入。1812年清廷才在此設“噶瑪蘭廳”。烏竹芳調署噶瑪蘭通判後,第一個標名志勝,列為八景,附以七絕,這就是著名的《蘭陽八景詩》。自此,漢人始將此地暱稱為蘭陽。
《噶瑪蘭志略卷十四·雜識志》中,李產彬所寫的《海隅里謠記》,是目前發現的記述烏竹芳在噶瑪蘭任上事跡最為翔實、精彩的一篇文章。從中可以管窺當時台灣東北部地區的社會現狀,以及烏竹芳勇武有加、治理有方的一面。現摘錄如下:
“烏竹芳字筠林,山東舉人……道光丙戌(1826)六月,粵匪吳集先、吳烏毛等糾聚數千人焚劫村舍,蘭之人鼎沸焉。刺史(烏竹芳)聞知,星夜馳抵冬瓜山。賊見官兵至,倉皇驚遁。追至馬賽,生擒七人。次日黎明,回住羅東。值賊攻打員山,率眾前往,賊伏於那美莊竹箐中,暗施火槍,傷役勇。眾怯欲奔,刺史厲聲曰:有不前者,以軍法示;身先士卒,奮勇衝擊,生擒五人,賊逸去。斯時男婦流離,環繞哀鴻,如依父母。次日,探賊聚鹿埔,方與營弁議分路夾攻,不意先至鹿埔賊已焚莊強擄。見兵驟至,率眾齊出,蜂擁而來,人人皆有懼色。刺史激勵兵役,以一當百,衝鋒直入。時員山義兵率眾相助,賊大潰,生擒九人。然賊散處各莊,未易兼顧,且布流言,將於五月廿四日諸路會攻員山。民大惶惑。遂傳諭各莊率領兵役,並帶大炮布列山前,與賊對壘。又伏兵截拿八人。於是賊眾披靡,遁影無蹤矣。時中港難民老稚男女幾三千人,恐其為賊挾也,加以撫恤,安以居止。頭圍一帶,眾帖然矣。
“而淡水小雞籠與接壤,山中有粵人千餘,為漳人所困。刺史馳至其地,解漳圍,諭以好合,計口授米。蓋粵人不食已數日矣。涕泣感激,莫可名喻。是役也,刺史捐資千餘,蘭之人助資亦數千,而全活者萬餘命。非惟其武功足紀,其盛德焉可沒乎?……”
道光六年(1826),烏竹芳借補泉州府馬家巷通判(仍在噶瑪蘭)。十年(1830)六月,署糧捕海防(澎湖廳)。在自噶瑪蘭赴澎湖的任上,烏竹芳在海上遭遇風暴,險喪身大海。事後作了一首題為《之任澎湖遇風有感》的詩,詩曰:
揚帆指日到瀛台,震盪狂風勢欲摧。
巨浪宛從天上落,孤舟直似水中來。
檣傾楫折驚魂魄,虎嘯猿啼聞霹雷。
呼吸死生漂泊去,燈光三現指迷回。
他在詩注中寫道:“庚寅(1830)八月廿日之任,忽飄至外番小琉球地方,幾疑萬難生回。三更時舟忽自轉,山頭三現燈光,遂泊鳳山東港。”
澎湖自康熙二十三年(1684)收入版圖,始置巡檢,繼改設通判。烏竹芳到任澎湖通判後,見澎湖“居民日熙以穰,海隅漸以式廓,舟楫紛來,商賈輻輳,其市廛之氣象大異於疇昔;而且人文蔚起,秀士挺生,碩德義士、節婦烈女,卓卓著明於閭里者,不可勝數。”遂同蔣鏞纂修厘定,細心考核,匯為《澎湖續編》。這是繼《澎湖紀略》之後的又一部澎湖地區早期的方誌。
道光十年(1830)十月間,烏竹芳的眷屬由廈門東渡,在海上也遇上風暴,致使船桅折斷,漂泊六十餘日,於十二月至暹羅國(今泰國)六坤洋面被救,後經該國王恤給資糧,附坐貢船至粵歸國。暹羅國王因此也受到了清廷的褒獎和賞賜。
道光十一年(1831)三月,烏竹芳升任永春直隸州知州。後歸山東,居堂邑縣前馬莊村(今屬東昌府區),大約卒於道光二十八年(1848)。現在前馬莊村的烏姓人皆為烏竹芳之後。
烏竹芳有子三人。長子烏應斗,字仙槎,附貢生,著有《暹羅志》;次子烏應龍,字雨亭,號雲舟,署理浙江金山場鹽大使,著有《遭風暹羅志》;三子烏應昌,字文垣,號鳳岡,廣東候補縣丞,歷署昌化縣、定安縣知縣,涿州南岸州、北岸州判、固安縣、永清縣縣丞,阜城、吳橋知縣,景州知州等職。
烏竹芳與翰林院侍、講學士杜堮有交。杜為濱州人氏,豪門望族,當時堪稱山東文壇領袖。1810年,也就是其父烏掄元去世的第二年,應烏竹芳之邀,杜堮撰寫了《秀先烏公墓表》。
烏竹芳留給後世的主要文獻之一,是與當時的博平知縣楊祖憲等人合纂的道光十一年(1831)《博平縣誌》。楊祖憲,字星若,一字述庵,湖北應山人,舉人,道光十年(1830)任博平知縣。這部《博平縣誌》收藏於全國不少的圖書館和高等院校,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在茌平縣,除縣檔案局保存著一部《博平縣誌》道光十一年(1831)刻本外,民間有多人收藏著該部縣誌的複印本。這部志書為續康熙志而修。始於道光十年,於道光十一年修成梓行。正編共六卷,約十二萬字。是志因襲前志門類,另增祀典、地輿村落、孝義、節孝、貤恩諸門。村落門類中,詳細記載了當時全縣村莊名稱及座落分布,可備本地行政建置史料。現存《康熙志》內刻印多有漫漶,是志清晰可辨,可藉此校讀。

人物著作

除《博平縣誌》外,烏竹芳在台灣為官時所作的詩文,散見於《噶瑪蘭廳志》、《噶瑪蘭志略》、《澎湖續編》、《澎湖廳志》等志書中。後來台灣文人編纂的詩集如《台灣詩醇》(賴子清)和《台灣詩乘》(連橫)等也收入不少。收入其詩作最多的是最近台灣整理的《全台詩》,收錄烏竹芳的詩歌作品二十三首。這些詩作,一方面從不同的角度真實反映了當時台灣宜蘭和澎湖兩地的人文景觀、地理物產和民俗風情,另一方面也忠實記錄了作者的仕途歷程、志趣愛好和品德情操,具有較高的歷史研究價值。直到今天,烏竹芳的詩文還不斷地被台灣當地人引用或提及,可見其作品的價值之大、影響之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