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6年根特協定(英語:Pacification of Gheat)的簽署確定了南方和北方各省共同對抗西班牙以謀求更大程度的自治。
南部諸省在1579年向信奉羅馬天主教的西班牙妥協,並組成阿拉加聯盟(荷蘭語: Unie van Atrecht,英語:Union of Aaras)[2]於是荷蘭省、西蘭省、烏得勒支省的一部分以及格羅寧根省這些信仰新教的北方省份作出的反應就是在1月23日簽訂烏得勒支同盟條約。而這種南北對立的情況延續了超過一個世紀。
到了2月4日,根特也加入同盟行列。3月,格德司的四分之三以及弗里斯蘭省的一些市鎮也加入了。同年夏天,阿默斯福特、伊佩爾、安特衛普、布雷達、布魯塞爾這些市鎮加入烏得勒支同盟。利爾、布魯日和他們周圍的區域則在1580年2月簽署加入同盟。格羅寧根市在弗里斯蘭省總督George van Rennenberg的影響下,轉移了陣營,簽署了協定。隨後,聚特芬加入,這樣一來,整個格德司完全加入了烏得勒支同盟。1580年4月,上艾瑟爾省與德倫特省加入。
同盟締結之時,法蘭德斯省全境與布拉班特公國半數的領土尚在西班牙軍隊占領之下,聯合起來的諸省依舊承認西班牙的統治。但同盟的成立加速了其成員與統治者的決裂,最終於1581年聯盟在《誓絕法案》(英語:Act of Abjuration)中單方面宣告脫離西班牙獨立。《誓絕法案》全面激化了西班牙和同盟之間的軍事衝突,並導火索一般引起了一系列的事件:1584年聯盟的領導者威廉 奧蘭治死於謀殺;1585年,安特衛普陷落於西班牙軍隊之手。而安特衛普,一直作為幾個世紀來北海最重要的港口城市之一,它的陷落導致了大批格爾文(英語:Calvinism)教派信徒向阿姆斯特丹出逃。部分戰場上的失利反而激起了同盟擺脫西班牙統治的戰意;資本與人才的流入從根本上刺激了同盟的發展,並最終引導低地國家進入荷蘭黃金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