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烏普薩拉模型
- 外文名:The Uppsala Model
理論淵源,演進過程,
理論淵源
烏普薩拉模型(又稱斯堪的納維亞模型)的理論基礎是理察·M·西爾特(Richard M.Cyert)和詹姆斯·G·馬奇(James G.March)提出的企業行為理論。企業行為理論將組織理論和經濟學理論結合起來。提出了“企業行為模型”。認為組織也能像人類一樣通過學習而成長。
演進過程
Johanson和Vahlne在分析瑞典企業國際化過程的基礎上。認為國際化是一個企業系列遞進決策的結果。並將模型的重點放在企業通過逐步收購、整合和利用國外市場和知識。從而逐步加深在國外市場參與的行為模式上。該模型還率先提出了“心理距離”的概念。即阻礙市場信息流動的因素的總和。比如在語言、教育、商業慣例、文化和工業發展上的差異。認為投資國和東道國之間文化和語言的差異會決定對外直接投資的模式。因此。從這兩個觀點出發。該理論分別從內外兩條路線發展。
第一條路線關注企業的戰略和決策。Root將該模型發展為階段模型。認為隨著市場知識的積累。企業會經歷從無國際化活動、依靠代理商出口、建立銷售子公司出口到最後建立海外生產基地四個階段的國際化過程(P83—99)。針對認為烏普薩拉模型過於肯定。且實證檢驗證明企業國際化常常是跨越式的發展與模型描述並不相符的批評。Johanson和Vahlne完善了烏普薩拉模型。在階段模型的基礎上。補充了三種例外:一是具備充分知識資源的企業可以採取更大的國際化步驟;二是當市場穩定和均衡時。相關市場知識可以從其他路徑獲得而不是完全依靠經驗;三是一個公司從相似市場上獲得的經驗能夠推廣到任何特定市場上。這構成了目前公認的烏普薩拉國際化模型。
第二條路線關注“心理距離”即文化等環境因素對企業對外直接投資模式的影響。Kogut和Singh認為投資國與東道國之間文化距離越大。企業就越有可能會選擇合資或新建投資而不是收購。Barkema、Bell和Pennings則補充了組織學習可以克服文化障礙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