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拉圭政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烏拉圭政黨
  • 外文名:Political Parties in Uruguay
烏拉圭主要政黨有:
(1)廣泛陣線(Frente Amplio):中左翼政黨執政聯盟,議會第一大政治力量。成立於1971年,包括人民政府運動、社會黨、基督教民主黨、共產黨等派別。1973年被軍政府取締,1982年恢複合法地位。1989年、1994年兩度競選首都市長成功。1994年同其他左翼政黨組成進步聯盟—廣泛陣線。2004年,新多數派加入,改名為進步聯盟—廣泛陣線—新多數派。2005年再次改名為廣泛陣線。1994年、1999年和2004年三次推舉聯盟主席巴斯克斯參加總統選舉,前兩次未獲成功,第三次在大選首輪投票中勝出。2009年,廣泛陣線總統候選人穆希卡贏得大選。2014年11月,該黨候選人巴斯克斯再次贏得大選。該黨以社會民主主義為指導思想,認為民主應包括政治、經濟、社會三方面內涵:追求政治民主,反對集權統治;追求經濟民主,反對貧困;追求社會民主,主張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在對外交往中主張通過對話和平解決爭端,捍衛自決,反對干涉、封鎖、以大欺小。現有20多個左派政黨和派別,主要有“人民參與運動”(Movimiento de Participación Popular)、“烏拉圭大會”(Asamblea Uruguay)、“新空間”(Nuevo Espacio)等。現任主席哈維爾·米蘭達(Javier Miranda)。
(2)民族黨(Partido Nacional):又稱白黨(Partido Blanco)。在野黨,議會第二大政治力量。1836年成立。代表農牧業主利益,在內地特別是農村影響較大。政治上主張維護國家主權、公民自由和憲法,追求正義的民主社會。主張改革經濟、社會和國家體制。奉行獨立自主、多元化外交政策,在自決和不干涉原則基礎上同世界各國發展關係。1973年被軍政府取締,1982年恢複合法地位,曾於1990~1995年執政。2002年10月退出與紅黨的執政聯盟。黨內有“一切向前”(Todos Hacia Adelante)和“全國聯盟”(Alianza Nacional)等派系。黨的最高領導機構是全國領導委員會。現任主席貝亞特里斯·阿希蒙(Beatriz Argimón)。
(3)紅黨(Partido Colorado):在野黨,議會第三大政治力量。1836年成立。傳統中右翼政黨,代表工商資產階級、社會民主主義者和自由職業者利益。信奉民主、自由、參與、社會公正原則。對內主張建立合理的國民經濟體系,發展社會福利事業,公平分配收入。對外強調民族自決和不干涉政策,主張和平解決國際爭端,積極參與和推動多邊合作及拉美地區一體化。歷史上曾執政100多年,1973年被軍政府取締,1982年恢複合法地位,1984年、1994年和1999年三度在大選中獲勝。黨內主要派別有加油烏拉圭(Vamos Uruguay)、巴特列主義方案(Propuesta Batllista)等。全國執行委員會為該黨領導機構,由15名委員按月輪值主席。現任總書記阿德里安·培尼亞(Adrián Peña)。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