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興飛主編的《烏審旗氣象災害防禦規劃》主要介紹鄂爾多斯市烏審旗氣象災害時空分布特徵,開展氣象災害風險區劃劃分,分析氣象災害對全旗各行業的影響,制定了氣象災害防禦的相關措施等。《烏審旗氣象災害防禦規劃》內容翔實,資料可靠,為科學防禦氣象災害、部署防災減災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和避免人民民眾生命財產損失,促使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參考價值。
基本介紹
- 書名:烏審旗氣象災害防禦規劃
- 出版社:氣象出版社
- 頁數:96頁
- 開本:16
- 作者:李興飛
- 出版日期:2013年1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02958738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李興飛主編的《烏審旗氣象災害防禦規劃》通過對全旗四十年(1971—2010)氣候資料分析,採用“3S”技術和數理統計方法,結合自然地理背景信息資料,詳細分析了全旗氣象災害時空分布、災害指標、風險區劃等規律,在充分研究、反覆論證的基礎上,完成了分災種的氣象災害風險區劃,明確了不同氣象災害設防指標,並提出了氣象災害防禦管理、基礎設施建設的具體要求以及相應的防禦措施,是一份集科學性、戰略性、前瞻性為一體,且可操作性較強的寶貴成果,對旗委、政府指導防災減災和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圖書目錄
序
前言
第1章 指導思想、原則和目標
1.1 指導思想
1.2 基本原則
1.3 氣象災害防禦目標與任務
1.3.1 目標
1.3.2 主要任務
第2章 氣象災害防禦現狀
2.1 氣象災害概述
2.2 防禦工程現狀
2.2.1 防洪除澇現狀
2.2.2 抗旱工程設施現狀
2.2.3 防禦水土流失現狀
2.3 非工程減災能力現狀
2.4 存在問題
第3章 自然環境與社會經濟背景
3.1 地理位置
3.2 地形特徵
3.3 地質構造特徵
3.4 氣候特徵
3.5 河道與湖泊特徵
3.6 土地資源與森林資源
3.7 社會經濟背景
3.7.1 經濟總量
3.7.2 財政收入
3.7.3 農、牧、林業發展現狀
第4章 氣象災害及其次生災害特徵
4.1 乾旱
4.2 冰雹
4.3 大風
4.4 沙塵暴
4.5 霜凍
4.6 高溫
4.7 暴雨洪澇
4.8 寒潮
4.9 雷電
4.10 低溫冷害
第5章 氣象災害風險區劃
5.1 氣象災害風險基本概念及其內涵
5.2 氣象災害風險區劃的原則和方法
5.2.1 氣象災害風險區劃的原則
5.2.2 氣象災害風險區劃的方法
5.3 氣象災害及其次生災害風險區劃
5.3.1 乾旱風險區劃
5.3.2 雹災風險區劃
5.3.3 風災風險區劃
5.3.4 沙塵暴風險區劃
5.3.5 霜凍風險區劃
5.3.6 高溫風險區劃
5.3.7 暴雨洪澇、山洪災害風險區劃
5.3.8 寒潮風險區劃
5.3.9 雷電災害風險區劃
5.3.10 低溫冷害風險區劃
5.3.11 氣象災害綜合風險區劃
5.4 氣象災害對敏感行業的影響與防禦措施
5.4.1 氣象災害對農牧業的影響
5.4.2 氣象災害對交通運輸的影響
5.4.3 氣象災害對電力的影響
5.4.4 氣象災害對城鎮建設的影響
5.4.5 氣象災害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第6章 氣象災害防禦措施
6.1 非工程性措施
6.1.1 防災減災指揮系統建設
6.1.2 氣象災害監測監控
6.1.3 氣象災害預測預警
6.1.4 氣象災害防禦
6.2 工程性措施
6.2.1 城鎮防洪工程
6.2.2 人工影響天氣工程
6.2.3 防雷工程
6.2.4 應急避險工程
6.2.5 信息網路工程
6.2.6 應急保障工程
第7章 氣象災害防禦管理
7.1 組織體系
7.1.1 組織結構
7.1.2 工作機制
7.1.3 隊伍建設
7.2 氣象災害防禦制度
7.2.1 風險評估制度
7.2.2 部門聯動制度
7.2.3 應急準備認證制度
7.2.4 目擊報告制度
7.2.5 氣候可行性論證制度
7.3 氣象災害應急處置
7.3.1 組織方式
7.3.2 應急流程
7.4 氣象災害防禦教育與培訓
7.4.1 氣象科普宣傳教育
7.4.2 氣象災害防禦培訓
第8章 氣象災害評估與恢復重建
8.1 氣象災害調查評估
8.1.1 氣象災害的調查
8.1.2 氣象災害的評估
8.2 救災和恢復重建
8.2.1 救災
8.2.2 恢復重建
第9章 保障措施
9.1 加強組織領導
9.2 納入發展規劃
9.3 強化法規建設
9.4 健全投入機制
9.5 依託科技創新
9.6 促進合作聯動
9.7 提高防災意識
參考文獻
附錄1 烏審旗氣象災害應急回響標準
附錄2 氣象災害預警信號及防禦指南
編後語
前言
第1章 指導思想、原則和目標
1.1 指導思想
1.2 基本原則
1.3 氣象災害防禦目標與任務
1.3.1 目標
1.3.2 主要任務
第2章 氣象災害防禦現狀
2.1 氣象災害概述
2.2 防禦工程現狀
2.2.1 防洪除澇現狀
2.2.2 抗旱工程設施現狀
2.2.3 防禦水土流失現狀
2.3 非工程減災能力現狀
2.4 存在問題
第3章 自然環境與社會經濟背景
3.1 地理位置
3.2 地形特徵
3.3 地質構造特徵
3.4 氣候特徵
3.5 河道與湖泊特徵
3.6 土地資源與森林資源
3.7 社會經濟背景
3.7.1 經濟總量
3.7.2 財政收入
3.7.3 農、牧、林業發展現狀
第4章 氣象災害及其次生災害特徵
4.1 乾旱
4.2 冰雹
4.3 大風
4.4 沙塵暴
4.5 霜凍
4.6 高溫
4.7 暴雨洪澇
4.8 寒潮
4.9 雷電
4.10 低溫冷害
第5章 氣象災害風險區劃
5.1 氣象災害風險基本概念及其內涵
5.2 氣象災害風險區劃的原則和方法
5.2.1 氣象災害風險區劃的原則
5.2.2 氣象災害風險區劃的方法
5.3 氣象災害及其次生災害風險區劃
5.3.1 乾旱風險區劃
5.3.2 雹災風險區劃
5.3.3 風災風險區劃
5.3.4 沙塵暴風險區劃
5.3.5 霜凍風險區劃
5.3.6 高溫風險區劃
5.3.7 暴雨洪澇、山洪災害風險區劃
5.3.8 寒潮風險區劃
5.3.9 雷電災害風險區劃
5.3.10 低溫冷害風險區劃
5.3.11 氣象災害綜合風險區劃
5.4 氣象災害對敏感行業的影響與防禦措施
5.4.1 氣象災害對農牧業的影響
5.4.2 氣象災害對交通運輸的影響
5.4.3 氣象災害對電力的影響
5.4.4 氣象災害對城鎮建設的影響
5.4.5 氣象災害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第6章 氣象災害防禦措施
6.1 非工程性措施
6.1.1 防災減災指揮系統建設
6.1.2 氣象災害監測監控
6.1.3 氣象災害預測預警
6.1.4 氣象災害防禦
6.2 工程性措施
6.2.1 城鎮防洪工程
6.2.2 人工影響天氣工程
6.2.3 防雷工程
6.2.4 應急避險工程
6.2.5 信息網路工程
6.2.6 應急保障工程
第7章 氣象災害防禦管理
7.1 組織體系
7.1.1 組織結構
7.1.2 工作機制
7.1.3 隊伍建設
7.2 氣象災害防禦制度
7.2.1 風險評估制度
7.2.2 部門聯動制度
7.2.3 應急準備認證制度
7.2.4 目擊報告制度
7.2.5 氣候可行性論證制度
7.3 氣象災害應急處置
7.3.1 組織方式
7.3.2 應急流程
7.4 氣象災害防禦教育與培訓
7.4.1 氣象科普宣傳教育
7.4.2 氣象災害防禦培訓
第8章 氣象災害評估與恢復重建
8.1 氣象災害調查評估
8.1.1 氣象災害的調查
8.1.2 氣象災害的評估
8.2 救災和恢復重建
8.2.1 救災
8.2.2 恢復重建
第9章 保障措施
9.1 加強組織領導
9.2 納入發展規劃
9.3 強化法規建設
9.4 健全投入機制
9.5 依託科技創新
9.6 促進合作聯動
9.7 提高防災意識
參考文獻
附錄1 烏審旗氣象災害應急回響標準
附錄2 氣象災害預警信號及防禦指南
編後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