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孜別克納姆納學校,解放前伊犁烏孜別克族學校名。初創於18世紀70年代末,原為烏孜別克清真寺宗教學校,初僅能招收學生40—50名。20世紀初,規模擴大,教學內容逐步向現代化過渡。30年代時發展成為正規制國小,改名為“魯西特亞”,意為“尋求出路者”。置有烏孜別克語、數學、歷史、文學、體育等課程。不久,在烏孜別克族民眾贊助下,進一步擴建教室,將平房改成兩層樓房,置10個班級。有烏孜別克、維吾爾、塔塔爾、哈薩克、柯爾克孜、回等族學生300餘人,還為部分孤兒提供免費上學,並增設自然、詩歌創作、手工、書法、繪畫等課程。校內設有圖書館和閱覽室。因教育質量高,管理完善,更名為“納姆納”,意為“榜樣”。40年代學校發展至15個班級,學生達到450人。許多著名烏孜別克族學者大都出自該校,是一所有重要影響的民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