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傷四君子

烏傷四君子,又稱烏傷四子。南宋義烏人喻良能何恪喻良弼陳炳生活於同一年代,四人品行清高,志趣相吻,交往甚密,均以文名於世,尤工於詩,被當時思想家、文學家、永康學派代表陳亮稱為“烏傷四君子”。陳亮說:“烏傷固多士,而稱雄於其間者,其四人焉。”

基本介紹

烏傷四君子,四君子與陳亮,喻良能,何恪,喻良弼,陳 炳,

烏傷四君子

南宋義烏人喻良能何恪喻良弼陳炳生活於同一年代,四人品行清高,志趣相吻,交往甚密,均以文名於世,尤工於詩。被當時思想家、文學家、永康學派代表陳亮稱為“烏傷四君子”。

四君子與陳亮

“烏傷四君子”與陳亮關係,最善數良弼,最親數何恪。陳亮敬香山公良能人品,重良弼人情;何恪、陳炳嘆陳亮之才,重良能、良弼之義。他們之間的往來友情誠而潔,日月可鑑,且有許多動人情節。
陳亮敬“四君子”人品和文才,在《題季直文編》中除全面評述外,還說“四君子者,尤工於詩,余頁未能學也。然皆喜為余出,余亦能為之擊節。余窮滋日甚,索居無賴,時一作念,顧茂恭之骨已冷,而三山(福建代稱,此指良能)相去逾千里,德先(陳炳)季直(良弼)雖宿春可從其游,而出門輒若有縶其足者,喻行之收之,出季直舊文一編示余,聳然觀之如得所未嘗。”其字裡行間,足見對“四君子”的感情是很深的。陳亮對良弼和何恪的文章別有情鐘,認為他們倆的文彩可以等同媲美。陳亮是何恪的侄女婿,他敬重何恪的人品,更嘆其文采。他說:“茂恭死,其文益可貴重,而子弟亦珍惜之,欲求一字不可得。得季直之文,便如茂恭在目。”對此,陳亮還曾非常難忘地回億過往事,說當年何恪活著時,他讀何恪的文章曾經當面感嘆說:“九原不可作,歐、蘇姑置勿論,如世所謂六君子者,公將何愧。”當時,何恪哈哈大笑,認為陳亮是能知人知心的人。何恪死後,陳亮曾一再為其祭文,盛譽他一輩子勵學聖賢之學,從不作沒有意義的文章。他說何恪的文章“山立玉峙,地負海涵”,為人“尚其懋哉,眾不可蓋”。
“四君子”之中,何恪與良能友情至深、是為莫逆之交,諍友之情。何恪西園會友中。最知心的是喻良能。他們曾多次對酒彈歌,吟詩互贈。良能曾作《訪何茂恭三絕》,感嘆“旬日不絕蘭輿”的友好往來時情誼,讚美何恪“掀雷抉電傑句,出月穿天大篇”。何恪也曾以詩相和。後來何恪賚志而死,良能極為惋惜,除作《茂恭見和再奉酬三絕》等詩外,還特撰《祭何茂恭文》,其情憂憂梵梵,涕涕漣漣,溢於言表。
良弼與陳亮的交誼至深,與當時名流陸萬里等都有交往。早在隆興初年,陳亮就曾多次到南湖何恪家和良弼家以文會友,互相交流,共議國家大事。是時,陳亮曾上“中興五論”,但是朝廷沒有答覆。至淳熙中(1182),陳亮在良弼等支持下,又曾上書宋孝宗,極言當時時政,主張“看心自立,親賢臣,遠小人”;主張“恤民之本,在人君正心術以立紀綱”。當時,孝宗也褒揚陳亮為人切直,擬加以選拔起用,但陳亮慨然辭歸,興學為師,自創學派。良弼將族中孫侄喻侃、喻寬、喻竟等一一介紹給陳亮,拜其為師。後喻侃成為陳亮的得意門生,也中了進士。
陳亮以示與喻良弼友情,整理其文集,並在《題季直文編》作序時,提出了“烏傷四君子”的稱譽,對喻良能、何恪、喻良弼、陳炳四人的文風、人品作了評述,從而有了“烏傷四君子”的美譽。

喻良能

喻良能(1120—?),字叔奇,號錦園,人稱香山先生。官至兵部郎中、工部郎官。後人因此稱他出生地為“郎官里”。陳亮說他:“於人煦煦有恩意,能使人別去三日念輒不釋。其為文,精深簡雅,讀之愈久而意若新”。著《諸經講義》、《家帚編》、《忠義傳》20卷,詩文《香山集》34卷,收入《永樂大典》。
宣和二年(1120年),喻良能出生在義烏高畈村一戶奕世書香門第之家。父親喻葆光為當朝奉議郎,很有德行。
喻良能兄弟五人,他排行第二。長兄良倚,弟良顯、良材、良弼。時父親“方游鄉校”,家業經營全由母親一人承擔。良能讀書時家境已中落。母親有時只好變賣一點嫁妝,支付老師的薪金。
有一天,老師偕同一位友人到良能家裡來作客,剛好家中缺錢,又沒好菜招待。母親就剪下自己的頭髮拿去賣掉,買回一條鮮魚來款待。老師知道後深受感動,當著良能兄弟的面對其父親說:“我不把你的兒子培養成材,決不罷休!”老師的專心盡職促使良能兄弟更加發憤讀書,進步很快。良能與兄長良倚一起應試,一起進太學。幾經拼搏,終於在紹興二十七年(1157)同榜中進士。良倚被派往上虞縣任主簿;良能任廣德縣尉,負責地方治安。
時金兵大舉南侵,社會動亂,盜賊蜂起。當時,他主管一縣軍事,任職鎮東副提轄。任內曾三次捕獲盜賊,縣令給他賞賜,他堅辭不受,說:“家國有難,維護安定是我應盡的本分。”紹興三十年(1160),喻良能調任鄱陽(今江西波陽)縣丞,主管文書、刑獄與糧食,輔佐縣令辦事。鄱陽瀕鄱陽湖。上任伊始,他接連三月奔波在荒野山村,走訪當地土著百姓,為國家催科征糧,替百姓調解糾紛。在任三年,他除惡揚善,使多起重大刑獄案件嚴明於法紀,名聲大振。
隆興元年(1163),喻良能調任福州教授,後進國子監任主薄轉博士,研閱諸經講義,考證史志,著手編纂《忠義傳》。
乾道三年(1167),喻良能升越州(今紹興)通判。乾道七年(1171),喻良能向孝宗皇帝進呈《忠義傳》,人物起戰國王蜀,終五代孫晟,入傳190人,共20卷。請予“頒之武學,授之將帥”。受到孝宗讚賞,並對周圍的侍臣說“喻良能質實平正”,把他的名字寫在屏上,將他提升為兵部郎中,兼太常丞。
乾道九年(1173),喻良能出任容州知州。容州在今廣西,地鄰廣東。喻良能到任數月,大行教化,人叨化育,民得安康,風俗丕變。朝廷以其政績顯著,進階金紫光祿大夫。
淳熙二年(1175),容州任滿,授朝請大夫,改知處州。不久掛職奉祠。淳熙九年(1182)五月,喻良能母親去世,他與弟良弼從廣東扶母柩千里迢迢返回義烏。他一生孝事母親,長年帶在身邊奉養。服滿,回京任國子博士、工部郎官。
四君子擅長作詩,以喻良能的詩作最為豐富。所著《香山集》34卷,其中20卷是詩集。喻良能羨慕陶淵明,他在《陶》一詩中流露出“雖非淵明儔,頗亦慕幽逸”的心跡。他說自己並不醉心於功名,所以有“偶然得一第,遂竊升斗秩”的詩句。但是,他不贊成辭官避世的消極做法,面對官場群小的忌賢妒能,他十分鄙視,視之為自然蟲災。他也不願為一己私念而放棄王事。何恪在《送喻叔奇丞鄱陽序》中說,良能“得丞鄱陽三年之久而始上,視群蜚刺天,則公為迴翔甚矣。然守邊侍御王公於今,號為有道之士。士皆為其知,而侍御之所以知公者,甚悉公未嘗違道而私乾也。”因此,當時儘管產生過“番江何時還”的引退想法,但仍能“喔松聊自適”,使自己安於職守。
良能一生忙於政事,但這並不影響其詩才的充分發揮。不少詩作寫他任職期間的所見所聞,藉此表露心跡。
《悲夏畦》是他初任鄱陽縣丞時所作,“悲夏畦,南畝苗來長,東皋草己齊”,寫的是農村的蕭條,農田的荒蕪;“炎天炙背如爇雞,渴來不得飲青溪”,表達對赤日炎炎下勞苦耕作的農夫的同情。《陶》中的“未書藍田考,己奉錦溪檄。荒縣饒逋負,催科費鞭力”,狀寫他的公務繁忙和不辭辛勞。這些是他初仕“關心簿領間”的真實寫照。
他的愛國抱負和忘我憂民的思想,則集中體現在壯年任福州教授和越州通判時寫下的《輦下言懷》、《治檄舟行五雲門》、《題歸宗寺》、《次韻木蘊之義烏道中》等詩作中。如“七載江湖飽問津”,“白髮有人疑甲子”,抒發辛苦和忘我;“乞得泮宮閩粵去”,“厚祿那能羨故人”寫出淡薄名利;“路超絳關山樑險,奩隱金輪石鏡明”,突出銳意進取;“誰信塵埃倦遊客,秋風還許杖黎行”,極寫自信人心。
晚年,喻良能詩風更淳,詩心也更是有為而發,他對自己的評價是:“奔走塵埃老未休,慚愧平生馬少游”。在他的《秋曉野步》中,對百姓的同情、對世態炎涼的悲嘆更是直言不諱。他說:“野潦淨荒陂,驚飆泛枯條;世態徒營營,此心殊了了。”良能為什麼能有這樣的感觸,他的好友何恪的話可以為他註腳。何恪說:“香山公名世人也,學志於古而仁,必欲糾其學用,是學益成,名益遠,而仕益困,然公安之而恤也。”良能雖終於為仕,但要為百姓做有道之士,路途坎坷,感慨良多。
紹熙元年(1190),喻良能上書告老,朝廷準他還鄉。宋光宗親斟御酒為他送行,並給喻良能畫功臣像。皇帝題辭:“戎之道,嚴優並隆,有文有武,噫斯人也,實有掀天護國之功”。並賜贊:“其心甚良,其貌甚莊。持心清簡,節持凝霜。助夫興國,於世有光。”
喻良能衣錦還鄉,鄉人引為榮耀,刻石立碑,名其里為“郎官里”。喻良能在香山築室安居,建“亦好園”,內有亦好亭、磬湖、釣礬等景點。會友吟詩,觴詠自娛,逍遙幽閒,留下許多閒逸詩。他在《菊徑》一詩中寫道:
小徑三秋好,西風百木黃。
但令頻泛酒、日日是重陽。

何恪

何恪(1128—1178),字茂恭,號南湖居士,義烏官塘村人。紹興三十年(1160)進士。初任永新縣主簿,再調徽州錄事參軍,末上任,在家勵學,築園自娛。陳亮說他:“目空四海,獨能降意於一世豪傑,而士亦樂親之。其文奇壯精緻,反覆開闔,而卒能自創其意者。”曾著《南湖文集》20卷。
何恪孝悌出眾,德以文行。他從小就受良好的家教。父何榘,人稱萬十公,為人仗義,忠勇剛直,在河北恩州為機宜武官。對何恢、何恪兩個兒子要求很嚴,希望他們兄弟能學父進仕,勝過父親。
何恪兄弟倆情份很重。白天咬核出咀,晚上抵足相眠,從不為生活瑣事多嘴。何恪說:“吾兄所以侍僕者,既友愛矣,而仆亦不敢不恭。”但是為讀書研究學問,兄弟倆卻要據理力爭,有時面紅耳赤,直到一方被說服為止。家裡童僕常要護嘴而笑,有時還仿樣以取笑尋歡。
紹興三十年(1160),何恪與兄何恢一起應試禮部,何恪中進士,何恢未登榜,感嘆地說:“弟弟中了,也不負父親期望了,也足以報答父親教誨,繼承遺志了。”此後,何恢全力操持家業。
何恪初任永新縣主薄,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縣壁題名”。永新縣界於湖南嶺嶠間,是江西邊界小縣,地處窮鄉僻壤,離當時臨安行都相去二乾余里。何恪上任三日,見縣館破敗,即請人檢收,粉刷牆壁,並在其正門牆上親筆書上“永新主簿何恪”,以示自己願為本地百姓辦事,仁政於民。嗣後,凡有所任,即題名以示百姓。
何恪所任縣簿其間,社會、生活環境都很艱苦,但他認為為官應“進則躁,退則懟,留則苟”。乾道二年(1166),他通過召集當地二十餘名賢達和商賈,籌資建造了有五十楹重門的學宮,並舉行落成典禮,撰寫《永新縣學記》。為省世勸學,創立了“興新學”的兩個著名的觀點,即學校要培育知難而進的人才和科舉仕外的套用人才。他說:“學之難,則識之堅,而其行也必不苟;學之易,知用意於科舉之外,以事其難。”這個觀點,至今仍有現實意義。
永新主簿三年任職期滿,何恪調升徽州錄事參軍。那時南宋受著金國的嚴重威脅,何恪等深切盼望收復失土,恢復中原。國難民瘼,使他寢食不安。為救民於倒懸,他跑到京城,向朝廷進呈《恢復二十策》。提出興國強兵,北伐復仇的謀略。南宋建國後,朝政大權一直掌握在主和派手裡,宋孝宗雖也想扭轉這個局面,但在大官重臣的包圍之下,無法有所作為。何恪的意見自然得不到採納。他一氣之下回到家裡,也不再去徽州上任。家裡由於兄何恢經營得法,積聚了一些家產,他回家息影林泉,構築園林就有了條件。那時義烏地面還有多處小湖塘。何恪就在一個名叫南湖的旁邊建造西園。自號南湖居士。他那個西園的建築由他自己親自設計,工藝十分講究,植花栽樹,建亭構屋,台榭參差,亭閣錯落。可以游湖讀書、可以彈琴賦詩。何恪說,林泉之樂實在不是做官的人所能 體味。西園建成之後,他邀集好友聚會、觀賞,並寫了《西園記》。
淳熙四年(1177),何恪辭官歸里,一邊勵學,研究園世,一邊承悅母親膝前,盡孝送湯送藥。其它家事均由兄長操持,他從不問錢物為何事。直至何格50歲告別人世,兄弟也沒有分家。何恪對母親至孝,對兄長盡悌義,官塘四鄰都當楷模景仰。宋濂說何恪“以公之孝合宗,忠簡公之忠並稱焉”。為紀念兄弟友誼,何恪還專作《宜齋記》,題書房為“宜齋”。他說:“竊有意焉,取詩人之宜,兄弟之義,名齋以自樂。”
《宜齋記》省世博名,德以文行。文中對世俗“易衣推財爭死”、“錐刀手足為敵”之事十分痛恨。他說:“此殆不離,禽獸如也。”他認為他們兄弟之間的情誼為“今昔所難”,能和聖賢之德媲美。
“四君子”去世後約100年,元朝蘭溪人吳師道編輯《敬鄉錄》,收錄了“四君子”的多篇文章,何恪所作的被收進9篇。
何恪諸多文章才情恢宏,有感而發,誠如《讀南湖集跋》所記:“讀《顏氏碑記》而知孝,讀《宜齋記》而知悌,於《拔槐卿詞》而知急之忠,於《送叔奇丞》而知信友之義,至《納齋》之審樞機,隱齋之明出去,《縣壁題名》以宏勤政,《永新學記》以廣教。”每篇文章以文載道,“從子臣弟友之重,正已淑世之大”,值得借鑑。

喻良弼

喻良弼(1125—?),字季直,人稱杉堂先生。喻良能弟。南宋太學生,中特奏名進士,曾任新喻縣尉。陳亮說他:“遇人無親疏貴賤,皆與之盡,而於予尤好。其為文蔚茂馳騁,蓋將色羅眾體,而一字不苟,讀之而無厭也。”著杉堂集》10卷、《樂府》5卷。
喻良弼為喻葆光第五個兒子,入太學為太學生,得國子監進士解。後舉特奏名,授修職郎。良弼是晚年得官,更加忠於職守。同時,由於受大哥喻良倚和二哥喻良能的仕途影響,社會見聞多,朋友交際廣,因此,為人豁達、耿介而又足智多謀,辦事十分老到,慎而周全。
良弼及壯時,因為兩個哥哥當朝為官,家境大有好轉,已成為當地首富。他並不因為富甲一方而看不起鄉鄰四舍,更不因有勢而橫逆地方。相反,他卻秉性淳厚,為人謙和,樂善好施。尤是二哥良能,以范公風範作楷模,主張置部分義田給鄉親。他認為“族中親疏一本,大家人有同氣連枝之情。”每年二月十四日春祭時,喻家敬老愛小,總是設宴請客鄉鄰;散祭時,全村不論大小,每人都分一雙大饅頭。家有吉慶或要事時,也是先把地方三老請到家裡來。對此,鄉親們傳頌不已。
良弼未仕之前,居家以尊鄰孝友為重。在家裡,他主張把“和順”作為第一要事,倡導謙讓為本。每次碰到鄉鄰之間有糾紛,他出面勸戒或調解,都能平息。有時需要賠償錢物時,他不分親疏,願意代為付出。因此,當時村鄰都說他是“厚德君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