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虎橋

從北楊橋往北,公路到頭折向西,到峪口鎮東樊各莊村,村北1.5公里的山路跨山澗是烈虎橋。橋始建於明代,清康熙年間重建,橋北原立一方石碑,碑文記載了建築年代、工匠和監造官姓名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烈虎橋
  • 始建於:明代
  • 重建:清康熙年間,
  • 位於:樊各莊村西北1.5公里處
簡介,構建歷史,

簡介

平谷烈虎橋,位於平谷區峪口鎮東樊各莊村西北1.5公里處。
烈虎橋始建於明代,為明、清時期京城通往京東道教聖地丫髻山必經之路,清康熙、乾隆、道光三位皇帝朝拜丫髻山,皆從此橋經過。
據志書記載:“烈虎橋,在樊各莊北,石渠木面,跨山澗水。”烈虎橋初為石橋墩,木橋面。後改建為石樑橋,通行至今。

構建歷史

烈虎橋屬於梁橋,又稱平橋,是一種以橋墩和橫樑為主要承重構件而建造的橋樑。烈虎橋南北走向,建在山間一條河道(即澗水)上,尤其夏季山水涌下,由此流瀉而去。烈虎橋為三孔石樑橋,整體為花崗岩石質。橋面長12.5米,寬3.91米。橋面兩側各有6根方形望柱,桃形柱頭。兩側望柱間各有5塊石欄板。望柱與欄板均素無雕飾。橋兩端各有一隻石虎,倚著望柱,呈蹲踞狀,以充抱鼓。石虎通高89厘米,底座高17厘米,底座長59厘米,寬39厘米。橋也由此而得名。
橋面縱列三組石樑,每組7塊,共21塊大條石,組成整座橋面。每塊條石長在2.5至2.88米之間,寬在37至54厘米之間。兩塊條石間的縫隙,各有兩個腰鐵(又稱銀錠榫,當地稱之為“鎖”),以銜接條石,使之連成一體。橋面兩邊,各有一條石,撐托望柱與欄板。橋面下有兩座橋墩,每座橋墩由8層條石砌築,橋墩高3.1米, 兩橋墩間距1.6米。橋墩東側迎水面有分水尖,以斬劈山水,減弱激流對橋的衝擊。橋兩端建有橋台。橋南北建有引橋,八字形,石壘砌。引橋各長約5米,承接南北通道。
橋北原有石碑一通,記載建橋年代、工匠及監造者姓名,現已無存。近年對烈虎橋周邊環境進行清理整治,加以保護古橋。同時將路東移約二十米,並另建一座鋼筋水泥橋,以通行人車輛。
烈虎橋造型古樸,保存完好,是京東較為重要的古橋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