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姓氏,共有兩個來源,其一為源於姜姓,出自炎帝神農氏後裔,屬於以先祖名號為氏。第二個淵源:源於古挹婁國,出自上古時期胡不與國族姓,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郡望堂號有樂浪、遼東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烈姓
- 概述 :烈,姓氏,共有兩個來
- 基本介紹:烈[烈、煭,讀音作liè(ㄌㄧ
- 姓氏淵源:源於姜姓,出自炎帝神農氏後裔
基本介紹,姓氏淵源,第一個淵源,第二個淵源,第三個淵源,第四個淵源,第五個淵源,第六個淵源,得姓始祖,遷徙分布,郡望堂號,郡望,堂號,
基本介紹
烈[烈、煭,讀音作liè(ㄌㄧㄝˋ)]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源於姜姓,出自炎帝神農氏後裔,屬於以先祖名號為氏。炎帝,為姜姓,又稱烈山氏,其後裔子孫以姓氏,稱烈山氏,後有省文簡化為烈氏者。烈山氏是傳說中遠古時代姜姓部落的首領,又稱赤帝、神農氏,又傳說為炎帝的子孫。炎帝因以火德王,故又稱為炎帝。炎帝是繼女媧之後為天下共主的人物,傳說是農耕和醫藥的發明者。炎帝又創造五弦瑟,開創了蜡祭和市場。自炎帝以後,中國古代由原始的漁獵狀態進入了農耕社會。炎帝與黃帝同為中華民族的始祖。
在史籍《國語·晉語》中記載:“昔少典氏娶於有蟜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在史籍《路史·國名》中記載:“炎帝後,姜姓國,今寶雞有姜氏城,南有姜水”。相傳,炎帝之母名任姒,一日游華山,看見一條神龍,身體馬上就有了反應,回來就生下炎帝。炎帝生於烈山石室,長於姜水,有聖德,以火德王,故號炎帝。炎帝少而聰穎,三天能說話,五天能走路,三年知稼穡之事。在歷史傳說中,炎帝是一位偉大的人物,是他開發了華夏的原始農業,是農耕文化的創始人。炎帝部落族人最初的活動地域在今陝西的南部,初期從事採集、漁獵,開始了半定居的農業遷徙生活。遷徙路線是沿渭水東下,到達河南、湖北一帶。炎帝部落對中國農業發展有偉大貢獻。在上古的時候,沒有農業,人們靠打獵、捕魚、採摘野果為生,挨餓、受凍、遇險,過著原始遊牧生活。炎帝看到人民這種苦境,心裡極為不安,日思夜想,要大家過上豐衣足食的安安穩穩的日子。他想,要是有一種草結出的果子又多又能吃,那就好了。他不辭辛苦,冒著生命危險,走遍了名山大河,炎帝“遍嘗百草”,嘗盡了無數千奇的果子,有一次誤吃了毒果差點送了命。炎帝不灰心,終於在南方一個山清水秀的地方,找到了他心目中能結出很多果子又能吃的草,這就是禾苗。經過試種,第一年就收了滿滿一擔黃澄澄、又脆又香的果實,第二年,收穫了幾十擔。從這以後,一傳十,十傳百,天南地北,種穀的人越來越多。為了減輕人們耕作的勞苦,炎帝又教會人們耕作技術。炎帝種穀給人類帶來了光明和希望,為了紀念他的功績,人們把炎帝敬為神農。
明朝崇禎十二年(公元1639年),崇禎皇帝把炎帝尋禾種禾的地方取名為“嘉禾”,即今湖南省郴州市嘉禾縣。炎帝對中華民族的生存繁衍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主要有:
第一,耒耜五穀:奠定了農工基礎。耒耜的使用和種五穀,解決了民以食為天的大事,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為人類由原始遊牧生活向農耕文明轉化創造了條件。
第二,百草醫藥:據《帝王世紀》載,神農“嘗味草木,宣藥療疾,救夭傷人命”。為嘗百草,一日之間而遇七十毒。炎帝炎帝在與大自然,與疾病作鬥爭中,為後世醫藥事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第三,首辟市場:據《周易?繫辭下》載,神農“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神農發明的以日中為市,以物易物的市場是我國貨幣,商業發展的起源和基石。
第四,治麻為布:原始人本無衣裳,僅以樹葉,獸皮遮身,神農教民麻桑為布帛後,人們才有了衣裳,這是人類由朦昧社會向文明社會邁出的重大一步。
第五,作五弦琴:據《世本?下篇》載,神農發明了樂器,他削桐為琴,結絲為弦,這種琴後來叫神農琴。神農琴“長三尺六寸六分,上有五弦:曰、宮、商、角、徵、羽”。這種琴發出的聲音,能道天地之德,能表神農之和,能使人們娛樂。
第六,削木為弓:神農始創了弓箭,有效地防止了野獸的襲擊,有力地打擊了外來部落的侵犯,保衛了人們的生命安全和勞動成果。
第七,製作陶器:在陶器發明前,人們加工處理食物,只能用火燒烤,有了陶器,人們對食物可以進行蒸煮加工,還可以貯存物品,釀酒,消毒。陶器的使用,改善了人類的生活條件,對人類的飲食衛生和醫藥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第八,確定時歷:為了促使人們有規律地生活,按季節栽培農作物,炎帝神農還立曆日,立星辰,分晝夜,定日月,月為三十日,十一月為冬至。
第九,管理制度:炎帝管理部落,治理天下很有方法。他不望其報,不貪天下之財,而天下共富之。智貴於人,天下共尊之。他以德以義,不賞而民勤,不罰而邪正,不忿爭而財足,無制令而民從,威厲而不殺,法省而不煩,人民無不敬戴。
第十,啟蒙教育:炎帝還是我國教育的始祖。他教民使用工具,教民播種五穀,教民醫藥,教民制陶、繪畫,教民弓箭、獵獸、健身,教民制琴、教民音樂、舞蹈,還教民智德。可見,炎帝時期,德、智、體、美得到了全面重視和發展。炎帝對人類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炎帝精神就是創業精神、奉獻精神、敢為人先的創造精神,以及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炎帝精神使中華民族在與自然和社會的鬥爭中,擺脫愚昧和野蠻,追求先進與文明。這種精神使華夏民族獲得了高度的團結和統一。至於炎帝的出生地,至今沒有定論,事實上炎帝是一個神化了的人物,它代表的是遠古人類在與大自然的鬥爭中改造自然集體智慧的集中體現.在今天,“炎帝”和“黃帝”作為中華五千年文明的象徵被載入世界文明的史冊,中國人也因此被稱為“炎黃子孫”。
《帝王世紀》說:“有聖德。以炎德王,故號炎帝。”炎德是什麼?《左傳·昭公十七年》:“炎帝氏以火記,故為火師而火名。”原來他改造了伏羲計時的方法,發明了以火紀時的火歷,尊奉太陽神,所以尊稱為炎,可能也指善用火的氏族。炎帝即赤帝,是日神之子,即火神。炎帝又號“高辛氏”,“高辛”這一稱號的涵義,過去未有確解。據人解說,“辛”即“薪”的本字,辛在甲骨文象形為以斧斤析木之形(朱芳圃《殷周文字釋叢》)。有辛(薪)則能有火,所以高辛氏其實初義應該是火神之別號。炎帝陵與黃帝陵一樣,也有好幾座。一是在軒轅氏黃帝時就已經有了,黃帝封參盧於潞(古上黨。今山西省長治市一帶),守其先塋,以奉神農之祀。在上黨地區太行、太岳之間就有一條河叫姜阝水,是炎帝傳說極盛的地方。另一個在湖南炎陵縣城西南十五公里處的唐田鄉鹿原坡,又稱“天子墳”。炎帝所在的姜姓氏族部落為西戎族一支,原為遊牧民族,遠古時期便由西方進入中原地區。炎帝部落後來沿黃河向東發展,而當時在陝西與河南交界處居住著以蚩尤為首的九黎族(一說獨苗族),雙方因部落發展而發生長期衝突,炎帝不敵而退至今河北省一帶。後來,因“炎帝欲侵凌諸侯”,又與軒轅氏族姬姓之黃帝進行了多次激烈的戰役,最後爆發了被認為是華夏民族第一場大規模的戰爭,稱為阪泉之戰(今北京延慶阪泉村)。面對著統領熊、羆、貔、貅、貙、虎為圖騰的強大姬姓部落,姜姓不終告不敵,炎帝與黃帝結盟並歸順之,黃帝以勝利者的姿態結束了這場戰爭。炎黃聯盟不斷擴展,歸順之部落越來越多,但九黎族部落的首領蚩尤始終不服,一場大戰終於爆發。蚩尤帶領著九黎,與炎黃聯盟大戰於涿鹿(今河北涿鹿),是為傳說時代華夏民族的第二場戰爭,史稱“涿鹿之戰”,後謂的“涿鹿中原”便源出於此戰。最後,蚩尤被炎黃聯盟打敗。
從此,炎帝的姜姓氏族部落與黃帝的姬姓氏族部落便在中原地區安定下來了。“炎黃子孫”一詞,是人累社會對中華文明始祖炎帝和黃帝的追溯和尊奉。
第二個淵源
源於古挹婁國,出自上古時期胡不與國族姓,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據史籍《山海經·大荒北經》中記載,“東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河水之間,附禺之山,帝顓頊與九嬪葬焉。爰有丘鳥久、文貝、離俞、鸞鳥、皇鳥、大物、小物。有青鳥、琅鳥、玄鳥、黃鳥、虎、豹、熊、黃蛇、視肉、[璿]瑰、瑤碧,皆出衛于山。丘于山。衛丘方圓三百里,丘南帝俊竹林在焉,大可為舟。竹南有赤澤水,名曰封淵,有三桑無枝。丘西有沈淵,顓頊所浴。有胡不與之國,烈姓,黍食。”胡不與國,國姓為烈,以農耕為主。郝懿行在《大荒北經》中注釋:“烈姓,蓋炎帝神農之裔。今肅慎國去遼東三千餘里,穴居,無衣,衣豬皮。冬以膏塗體,厚數分,用郤風寒。其人皆工射,弓長四尺,勁強。箭以楛木為之,長尺五寸,青石為鏑,此春秋時隼集陳侯之庭所得矢也。晉泰興三年,平州刺史崔毖遣別駕高會使,來獻肅慎氏之弓矢,箭鏃有似銅骨作者。……今名‘挹婁國’,出好貂、赤玉。”胡不與國,就是《漢書》中記載的“挹婁國”。挹婁國在今黑龍江省友誼縣境內東南四十八公里處鳳林村,挹婁國遺址就坐落在村子旁邊。從考古情況看,當時的居民約有數萬,已結束了遊牧,進入定居,農業、養畜業、制陶業和紡織業都達到一定水平,在組織上也初具國家的雛形。經考證,居民為滿族的祖先挹婁人。鳳林古城的發現,徹底否定了三江平原是亘古荒源的“北大荒”這一說法,對研究從肅慎→女真→滿族的發展歷史、黑龍江地區少數民族的相互關係及其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的變化,都有著重要的價值,對研究黑龍江地區的古城類型提供了新的例證。
而古挹婁人的姓氏的確就為烈氏,後世為紇石烈氏,為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完顏旻)的妾妃即欽憲皇后紇石烈氏的姓氏,其族後多漢化稱烈氏,世代相傳至今。
第三個淵源
源於女真族,出自金國時期女真族紇石烈部,屬於以部落名稱漢化改姓為氏。紇石烈氏,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完顏旻)的妾妃即為紇石烈氏,後為金太祖欽憲皇后。紇石烈氏是金太祖起兵反遼時的賢內助,當時雖為完顏·阿骨打的妾妃,但身份地位可比皇后。紇石烈氏生有金宗王完顏·宗望(斡離不)、金陳王完顏·宗雋(訛魯觀),其子完顏·宗望當年被世人稱之為“二太子”、“菩薩太子”。完顏·阿骨打征戰在外時,紇石烈氏在後方同小叔子共掌國政。完顏·阿骨打逝世後,金太宗完顏·吳乞買(完顏晟)尊重皇嫂,準其仍居慶元宮。
在金天會十四年(公元1135年),皇太孫完顏·合刺(完顏亶)繼位,是為金熙宗。金熙宗尊紇石烈氏為太皇太后。第二年(公元1136年),紇石烈氏逝世,金熙宗上其諡號為欽憲皇后。著名的南宋抗金義軍首領馬擴(公元?~1151年)在以買馬為名出使金國時,曾與金國密結“海上之盟”。後來馬擴在《茅齋自敘》中寫道:凌晨出館去皇帝寨朝見金太祖,見金太祖與妻紇石烈氏於炕上設金裝交椅二副並坐。馬擴親自為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和夫人紇石烈氏敬獻上壽杯祝酒。
女真族紇石烈部,最後敗亡於蒙古與南宋的聯軍夾擊之下,族人分散於各處,多取漢姓為高氏、康氏、赫氏、張氏、蘆氏、賀氏、索氏、英氏、郝氏、黑氏、佟氏、普氏等,亦有取諧音漢字漢化取姓氏為烈氏者,皆世代相傳至今。
第四個淵源
源於蒙古族,屬於以部落名稱漢化改姓為氏。
①元朝時期,蒙古族由弘吉烈部,是蒙古族古老的部落之一,元世祖孛兒只斤·忽必烈之子真金王妃徽仁裕聖皇后即為弘吉烈氏。元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元太子孛兒只斤·真金病逝,元世祖傷心之餘,便將大統承繼的希望寄托在皇太孫孛兒只斤·鐵穆耳身上,將原屬於真金的印璽“皇太子寶”授給孛兒只斤·鐵穆耳,並派他統兵討伐叛王哈丹,接著又派他鎮守蒙古國故都哈剌和林(今蒙古國後杭愛省額爾得尼召北),掌管北方防務。元至元三十一年(公元1294年),元世祖逝世,孛兒只斤·鐵穆耳在宰相泰亦赤兀·伯顏、魯王弘吉烈·玉昔帖木兒等人的支持下,由宗室諸王會議推立為帝,是為元成宗。元成宗尊弘吉烈氏為皇太后,居隆福宮。蒙古族弘吉烈部,在元末明初抗元起義軍的打擊下,特別是在後來朱元璋大軍的打擊下分散逃逸,有遷移回返蒙古草原者,有分散至各地隱匿者,其中有取漢姓為烈氏、吉氏、蒲氏等。
②蒙古族亦乞烈氏、客烈亦惕氏後裔子孫中,有冠以漢姓為烈氏、和氏、何氏者。
本書按:
著名學者路大荒經過多方考證,勾輯史料,考定著名的《聊齋志異》作者、清朝文學家蒲松齡系出蒙古族,為忙兀惕部後裔。而本書筆者考證的結果,與路大荒略有不同,蒲松齡確係蒙古族後裔,但非源出忙兀惕部孛瑞察爾氏族,而是源出弘吉烈氏族。
第五個淵源
源於滿族,出自金國時期女真族女奚烈部,屬於以部落名稱漢化改姓為氏。
①女真族女奚烈氏,在史籍《金史》中有詳細記載,是女真族中一個舉足輕重的部落。到明朝初期,女奚烈氏演化為紐祜祿氏、赫舍里氏,滿語為Heseri Hala主要分布在遼東長白山、英額地區(今吉林通化、清原)。清朝官修史籍《滿洲源流考》中記載:“紐祜祿氏舊作女奚烈氏”。在金國時期,由於女奚烈氏宗族龐大,金國政府對由女奚烈宗族所組建的弟子軍,以其宗族姓氏予以命名,稱女奚烈軍。女奚烈部族人在元、明之際有取漢姓為烈氏、奚氏者,並融入漢族。而女奚烈氏的分支之一紐祜祿氏在清朝後期則多漢化為郎氏,而另一分支赫舍里氏則多冠漢姓為何氏。古女奚烈氏部落世居哈達(今遼寧開原)、輝發(今吉林輝發河上游)、佛阿拉(今遼寧新賓永陵鎮)、伯都訥(今吉林松源)、長白山、多爾濟河(今俄羅斯濱海地區)、黑龍江色欽及穆理哈村(今黑龍江虎林)、塔散堡(今遼寧撫順)等地。
②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滿族富色哷氏,源於金國時期女真族蒲速烈氏,以姓為氏,世居屯昂阿,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滿語為Fusere Hala,漢義為“花椒”,所冠漢姓中有烈氏、富氏、蒲氏等。
第六個淵源
源於霄霄國,出自秦朝時期大臣烈裔,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在史籍《奇姓通》中引《拾遺記》記載:“秦始皇時有烈裔者霄,霄國人。”烈裔霄,因霄國人,在秦始皇手下當差。霄國所在,史記不詳,在史籍《拾遺記》中僅記載:“西方有因霄之國,人皆善嘯。”
西漢武帝劉徹太初二年(公元前103年),中大夫東方朔從西那邪國回來,帶來十枝“聲風木”獻給漢武帝。這種樹枝有九尺長,手指那么粗,這種“聲風木”產自‘因霄國’的河邊,由於因霄國的人善於長嘯,所以“聲風木”也能發出聲音,這就是《尚書·禹貢》一章中所記的‘因桓’的來歷。因霄國的河水源頭是很甜的水,水邊樹上面聚集飛翔著紫燕和黃鵠等鳥類。這種‘聲風木’結的果實像小珍珠,風一吹就發出珠玉的聲音,所以叫‘聲風木’。漢武帝把“風聲木”的樹枝賞給大臣們,但只有年過百歲的大臣才賞給。如果這位大臣得了病,“風聲木”的樹枝自己就會滲出水珠,如果這位大臣快死了,“風聲木”的樹枝自己就會折斷。漢武帝也賞給東方朔一枝“聲風木”,東方朔卻誇張地說:“我已經看見這樹枝枯死了三次,但又死而復活了,豈止是滲出水珠和折斷呢?一個人的壽數不到一半,那樹枝就不會滲出水珠。這種樹呀,五千年滲一次汗珠,一萬年才枯一次。”東方朔只是在調侃忽悠,令漢武帝開心而已,但漢武帝居然很是相信東方朔的解釋。
烈裔霄的真正姓名叫什麼,史書上沒有記載,因為他是因霄國之人,因稱其“裔霄”,但其“烈”是姓氏還是稱號,卻難以考證,但他的後裔子孫卻有以先祖的名字為姓氏者,稱烈氏、霄氏,世代相傳至今。
得姓始祖
烈山氏(炎帝、石年、姜石年)、紇石烈氏(金欽憲皇后)、元徽仁裕聖皇(弘吉烈氏)。
遷徙分布
烈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體,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裂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台灣省則沒有,多以樂浪、遼東為郡望。
郡望堂號
郡望
樂浪郡:西漢朝元封三年癸酉(公元前108年),漢武帝劉徹命漢朝大軍滅亡了盤踞在朝鮮半島北部的衛氏朝鮮,統一其舊域後,在那裡劃分地方行政區域,設定了樂浪(今朝鮮平安南道)、玄菟(今朝鮮鹹鏡道)、真番(今朝鮮黃海道、京畿道各一部)、臨屯(今朝鮮江原道)四郡,史稱“漢四郡”,其下各轄若干縣。不過,真正意義上的“漢四郡”存在時間並不長。到西漢朝始元五年己亥(公元前82年),西漢中央政府將真番、臨屯二郡撤銷,將玄菟郡西遷至遼東地方,並將此三郡之屬縣合併于樂浪郡。於是在從前箕氏朝鮮和燕兩個諸侯國管轄過的遼東地方,從燕、秦和初所置的遼東郡又增加了一個新的玄菟郡(郡治在今遼寧省新賓北漢城),在其下新設高句麗、上殷台、西蓋馬三縣。西漢末年起,高句麗族及其王國政權興起於遼東地方玄菟郡。西漢元帝建昭二年甲申(公元前37年),高句麗在漢玄菟郡管轄範圍內的高句麗縣建立了政權。兩漢、魏、晉時期,樂浪郡、玄菟郡的區域和郡治不斷變化。東漢末年,遼東太守公孫康管轄樂浪郡地區,將樂浪南部分割出來,設立帶方郡。此外。在漢魏之時的朝鮮半島南部,居住著韓種的三支,馬韓、辰韓、弁韓。史載馬韓有五十四國總十餘萬戶;辰韓、弁韓各有二十國,共七十八國。總計為二十萬戶,當時約近百萬人。
遼東郡:在中國歷史上,“遼東”這個稱謂有四重意思:①郡、國名,戰國時期燕國置郡,洽所在襄平(今遼寧遼陽),其時轄地在今遼寧省大凌河以東一帶地區;西晉時期改為國;十六國時期的後燕末地入東海郡;北燕時期又復置遼東郡於今遼寧省西部一帶地區;北齊時期廢黜;到東漢安帝時分遼東、遼西兩郡地置遼東屬國都尉,治所在昌黎(今義縣),其時轄地在今遼寧省西部大凌河中下游一帶;三國時期的曹魏改為昌黎郡。②都司名,明朝洪武四年辛亥(公元1371年)置定遼都衛,明朝洪武八年乙卯(公元1375年)改為遼東都司,治所在定遼中衛(今遼寧遼陽),其時轄地為今遼寧省大部地區;自明正統後期因兀良哈諸族南移,漸失遼河套(今遼河中游兩岸地);從明朝天啟元年辛酉(公元1621年)至明朝崇禎十五年壬午(公元1642年)期間,全境為後金(清)所並。③軍鎮名,明朝“九邊”之一,相當於遼東都司的轄境,主要是鎮守總兵官駐廣寧(今遼寧北鎮),明朝隆慶元年丁卯(公元1567年)後冬季則移駐遼陽(今遼寧遼陽);明朝末期廢黜。④地區名,泛指遼河以東地區。
堂號
樂浪堂:以望立堂,亦稱帶方堂、馬韓堂。
遼東堂:以望立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