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汴州司馬唐授衣請預齋會表

《為汴州司馬唐授衣請預齋會表》是唐代文學家李嶠創作的一篇散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為汴州司馬唐授衣請預齋會表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體裁:表
  • 作者:李嶠
  • 作品出處:《全唐文》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臣某言:臣母氏齒髮既衰,風氣彌積,寢興乖豫,定省不安。陛下降視萬方,俯矜一物,哀老母虛贏之疾,憨愚臣煎迫之私,宏以不匱之思,布以非常之澤。使得暫辭藩岳,別梁郡之檐帷;旋赴京都,求越人之砭石。自班輿首路,潘宅來歸。承厚蔭於四天,接歡言於九族。雖名醫上藥,研秘術而未嘗,而佩德感恩,覺沉疴之半愈。屬千齡啟旦,十號登樞。演金石之微言,呈玉毫之寶相。三千國土,俱傳貝葉之文;億萬天人,併入蓮花之會。臣六時空念,五起未寧。思酬顧復之恩,願假招提之福。倘獲書名檀供,廁影法筵,罄歸依回向之心,受清淨菩提之果。實望三身覆育,開梵帝之仙坊;十善護持,發醫王之秘藏。永離災厄,長登福壽。上以祈龍象之深惠,下以申烏鳥之懇誠,豈惟區區闔門,獨荷於仁覆?故亦悠悠法界,永覃於孝理。不量淺薄,敢輕上祈。塵黷威嚴,伏增戰越。

作者簡介

李嶠,唐代詩人。字巨山,贊皇(今屬河北)人。李嶠是隋內史侍郎李元操曾孫,少有才志,二十歲舉進士。初為安定縣尉,累遷給事中、吏部尚書、中書令。剛直廉正,因觸忤武后,貶為潤州司馬。後召為鳳閣舍人。一生崇尚節儉,反對鋪張。曾反對武則天在洛陽白司馬坂建造大佛像,但未被採納。在文學上造詣很深,詩文為當時人所稱道,前與初唐四傑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相接,中與崔融、蘇味道齊名,和蘇味道、崔融、杜審言合稱“文章四友”,後被尊為“文章宿老”。也是武則天至唐中宗時期著名的御用文人,其詩多為詠風頌物之作,詞新典麗,而內容較為貧乏。有集五十卷,已散佚,明人輯有《李嶠集》,《全唐詩》中有其作五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