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李怡,1966年6月生於重慶,1989年、2003年先後在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獲得學士與博士學位。1989年起任教於西南師範大學中文系,歷任副教授、教授及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同時擔任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理事、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理事、中國郭沫若研究會常務理事、重慶現當代文學研究會副會長。代表作為《中國現代新詩與古典詩歌傳統》、《現代四川文學的巴蜀文化闡釋》等。
目錄
引子 為了現代的人生——魯迅文學的重要基點
導論 魯迅:20世紀中國文化之“結”
一、現代中國的“兩極牽掛”
二、“結”:魯迅的自我體認
三、魯迅:20世紀中國文化之“結”
第一章 人生痛感的恢復
一、“知識分子”
二、“痛感”與失落了的“痛感”
三、從“穿透”人生的幻象開始
第二章 日本體驗與“人”的建設
一、“走異路,逃異地”與“別樣的人們”
二、日本:複雜的生存體驗
三、立人:創造性的思考
第三章 五四:吶喊與彷徨
一、從《新生》到S會館
二、在“吶喊”與“彷徨”之間
三、“多聲部”人生的藝術選擇
第四章 夕拾的“野草”與“朝花”
一、“在沙漠中”
二、《野草》:人生感觸的詩性述說
三、《朝花夕拾》:休息與溝通
第五章 “匕首”與“投槍”
一、從文明批評到體制反抗
二、中國文學中的魯迅雜文
附錄:魯迅、梁實秋論爭新議——關於那段歷史的讀書札記
第六章 “新”編的“故”事
一、為人生:一條的基本線索
二、《補天》、《鑄劍》與《奔月》
三、《非攻》與《理水》
四、《採薇》、《出關》與《起死》
第七章 “打邊鼓”的睿智
一、理性與對話
二、與初期白話新詩的差別
三、魯迅的新詩批評:一個估價
四、歷史批判與現實觀照
第八章 魯迅舊體詩歌
一、魯迅的舊體詩
二、主題之一:社會批評
三、主題之二:生存的思考
四、魯迅舊體詩的藝術貢獻
尾聲:最後的糾纏與最後的意志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