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外形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外形特徵
灰頭綠啄木鳥的雄鳥額基灰色雜有黑色,額、頭頂朱紅色,頭頂後部、枕和後頸灰色或暗灰色、雜以黑色羽乾紋,眼先黑色,眉紋灰白色,耳羽、頸側灰色,顴紋黑色寬而明顯。背和翅上覆羽橄欖綠色,腰及尾上覆羽綠黃色。中央尾羽橄欖褐色,兩翈具灰白色半圓形斑,端部黑色,羽軸輝亮黑色,外側尾羽黑褐色具暗色橫斑。初級飛羽黑色,外翈具白色方形橫斑,內翈基部亦具白色橫斑,次級飛羽外翈沾橄欖黃色,白斑不明顯。下體頦、喉和前頸灰白色,胸、腹和兩脅灰綠色,尾下覆羽亦為灰綠色,羽端草綠色。
雌鳥額至頭頂暗灰色,具黑色羽乾紋和端斑,其餘同雄鳥。 雄性幼鳥嘴基灰褐色,額紅色,呈近圓形斑並具橙黃色羽緣。頭頂暗灰綠色具淡黑色羽軸點斑,頭側至後頸暗灰色,兩脅、下腹至尾下覆羽灰白色並雜以淡黑色斑點和橫斑。其餘同成鳥。
虹膜紅色,嘴灰黑色,腳和趾灰綠色或褐綠色。
大小量度:體重♂120-159g,♀105-150g;體長♂265-311mm,♀273-321mm;嘴峰♂29-40mm,♀31-40mm;翅♂133-150mm,♀138-153mm;尾♂91-123mm,♀90-121mm;跗蹠♂24-30mm,♀25-32mm。(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於低山闊葉林和混交林,也出現於次生林和林緣地帶,很少到原始針葉林中。秋冬季常出現於路旁、農田地邊疏林,也常到村莊附近小林內活動。
生活習性
主要以螞蟻、小蠹蟲、天牛幼蟲、鱗翅目、鞘翅目、膜翅目等昆蟲為食。覓食時常由樹幹基部螺旋上攀,當到達樹權時又飛到另一棵樹的基部再往上搜尋,能把樹皮下或蛀食到樹幹木質部里的害蟲用長舌粘鉤出來。偶爾也吃植物果實和種子,如山葡萄、紅松子、黃波蘿球果和草子。
常單獨或成對活動,很少成群。飛行迅速,成波浪式前進。常在樹幹的中下部取食,也常在地面取食,尤其是地上倒木和蟻琢上活動較多。平時很少鳴叫,叫聲單純,僅發出單音節,“ga-ga-”聲。但繁殖期間鳴叫卻甚頻繁而洪亮,聲調亦較長而多變,其聲似“gao-gao-gao-”。
分布範圍
分布於阿爾巴尼亞、奧地利、孟加拉國、白俄羅斯、比利時、不丹、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那、保加利亞、高棉、中國、克羅地亞、捷克共和國、愛沙尼亞、芬蘭、法國、德國、希臘、匈牙利、印度、印度尼西亞、義大利、日本、哈薩克斯坦、韓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拉脫維亞、列支敦斯登、立陶宛、盧森堡、馬其頓共和國、馬來西亞、摩爾多瓦、蒙古、黑山共和國、緬甸、尼泊爾、荷蘭、挪威、巴基斯坦、波蘭、羅馬尼亞、俄羅斯聯邦、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西班牙、瑞典、瑞士、泰國、土耳其、烏克蘭、越南。
繁殖方式
繁殖期4-6月。4月初即見成對活動,鳴聲增多,彼此相互追逐,並發出“嘎嘎”的鳴叫聲。營巢於樹洞中,巢洞由雌雄親鳥共同啄鑿完成,每年都新啄巢洞,一般不利用舊巢。巢洞多選擇在混交林、闊葉林、次生林或林緣的水曲柳、山楊、稠李、柞樹、榆樹等木材腐朽的闊葉樹上。巢洞距地高2.7-11m,洞口圓形或橢圓形,直徑5-6cm,洞內徑13-15cm,洞深27-42cm。巢內無任何內墊物。1年繁殖1窩,5月初即有開始產卵的。每窩產卵8-11枚,多為9-10枚。卵乳白色,光滑無斑,為卵圓形,大小為28.5-30.7mm ×21-22.9mm,平均29.5mm×21.6mm,重6.5g。卵產齊後才開始孵卵,由雌雄親鳥輪流承擔,孵化期12-13天。雛鳥晚成性,雌雄親鳥共同育雛。初期暖雛時間較多,餵雛次數較少,且多進人巢內餵雛。後期不暖雛,餵雛次數增多,且都站在洞口將頭伸入洞內餵雛。經過23-24天的餵養,雛鳥即可飛翔和離巢。
亞種分化
中文名稱 | 學 名 | |
---|---|---|
1 | 灰頭綠啄木鳥東歐亞種 | Picus canus canus |
2 | 灰頭綠啄木鳥西伯利亞亞種 | Picus canus jessoensis |
3 | 灰頭綠啄木鳥巴基斯坦亞種 | Picus canus sanguiniceps |
4 | 灰頭綠啄木鳥雲南亞種 | Picus canus hessei |
5 | 灰頭綠啄木鳥四川亞種 | Picus canusguerini |
6 | 灰頭綠啄木鳥青海亞種 | Picus canus kogo |
7 | 灰頭綠啄木鳥西藏亞種 | Picus canus sordidior |
8 | 灰頭綠啄木鳥東南亞種 | Picus canus sobrinus |
9 | 灰頭綠啄木鳥台灣亞種 | Picus canus tancolo |
10 | 灰頭綠啄木鳥馬來西亞半島亞種 | Picus canus robinsoni |
11 | 灰頭綠啄木鳥蘇門答臘亞種 | Picus canus dedemi |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低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