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綱隼形目隼科隼屬。見於荒漠、草原及灌叢地帶開曠田野。嗜食蜥蜴、小鳥、昆蟲和齧齒動物。多占用舊巢或在草原荒野地面上營巢。見於武山、蘭州、榆中、臨洮、瑪曲、碌曲、文縣。捕食小鳥、昆蟲和齧齒動物,對調節自然生態系統的平衡有一定作用。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灰隼
- 界:動物界
- 目:鸛形目
- 科:隼科
- 屬:隼屬
- 分布區域:全北界;越冬南遷
簡述,形態特徵,叫聲,分布狀況,習性,
簡述
全長270—287毫米。上體藍灰色,各羽綴黑褐色縱紋;下體淡黃白色,微沾棕色,胸腹部具棕褐色羽乾紋;覆腿羽暗棕黃色。雌鳥,上體暗褐色,各羽綴棕色橫斑;下體淡灰白色,胸腹部具棕褐色縱紋;覆腿羽灰白色。第2枚初級飛羽與第3枚幾乎等長,第2枚內翈有切刻。棲于山區河谷、平原曠野及草原灌叢地帶。以昆蟲、鼠類為食。分布於新疆、東北(繁殖鳥);在西藏及長江以南越冬;遷徙時幾乎遍布全國。
形態特徵
體小(30厘米)而結構緊湊的隼。無髭紋。雄鳥頭頂及上體藍灰,略帶黑色縱紋;尾藍灰,具黑色次端斑,端白;下體黃褐並多具黑色縱紋,頸背棕色;眉紋白。雌鳥及亞成鳥上體灰褐,腰灰,眉紋及喉白色,下體偏白而胸及腹部多深褐色斑紋,尾具近白色橫斑。飛行側影如微縮的游隼。亞種pallidus較其他亞種色淺。
虹膜-褐色;嘴-灰色,蠟膜黃色;腳-黃色。
叫聲
告警時發出一連串快速上升的尖厲刺耳叫聲。幼鳥乞食聲為yeee-yeee。
分布狀況
不常見季候鳥。亞種lymani繁殖於天山,越冬於新疆西部的喀什地區。insignis及pacificus經華北及華東。insignis越冬於長江以南及青海東部;pacificus在中國東南部越冬;pallidus見於西藏南部越冬。
習性
棲於酸沼地及開闊草地。飛掠地面捕捉小型鳥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