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灰藍扁尾海蛇體長為75至360厘米,平均125厘米,體重為600至1800克。雌性比雄性體形更大,體重更重。頭大,頭頸部區分不明顯,身體呈圓柱形。背部為藍灰色,腹面為灰黃色,全體具有藍黑色環紋,頭部藍黑色,自吻部延上唇直到顳部為灰黃色。鼻孔側位,具鼻間鱗1對;前額鱗間嵌有1枚呈五邊形的小鱗;眶前鱗1片,眶後鱗2片;顳鱗1至3片;上唇鱗7片或8片,2—2—3或2—2—4式;頷片2對,較窄小,後頷片較前頷片為大;前頷片和第一對下唇鱗間有1枚小鱗片;自第二枚下唇鱗起,口緣有連續的小鱗片。背鱗平滑無棱,覆瓦狀排列,中段背鱗23至25行;腹鱗寬大,其寬度為相鄰背鱗寬的3倍以上;肛鱗二分;尾下鱗雄性44對,雌性33至35對。
棲息環境
灰藍扁尾海蛇生活在溫暖的熱帶氣候影響下的海域和沿海水域,也包括珊瑚島、珊瑚礁、紅樹林等。常出現在小島岸邊的小裂縫或岩石下以及0至10米深度的淺水域。
生活習性
灰藍扁尾海蛇善游泳,大部分時間生活在海洋中,但也會花費25至50%的時間在陸地上生活,以便進行交配、產卵、消化食物和蛻皮。在水中,會用槳狀尾巴來回移動以推動前行;在堅硬表面上則採取一種典型的蛇形運動;當遇到鬆散的基質,如乾沙時,會像沙漠蛇類一樣進行“側繞”運動。該物種主要在夜間或黃昏活動,會周期性地從陰影處到陽光處交替進行溫度調節。有爬樹能力和趨光習性,並通過嗅覺定位和識別獵物,以小型魚類為食,雄性主要捕食海鱔,而雌性則捕食海鰻為主。
分布範圍
灰藍扁尾海蛇分布範圍廣泛,沿著印度東部和安達曼群島海岸,向東穿過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向北延伸到越南和中國南部,中國台灣和日本的琉球群島。其分布的主要國家有美國薩摩亞、高棉、中國、斐濟、印度安達曼群島和尼科巴群島、印度尼西亞、日本、馬來西亞、密克羅尼西亞、緬甸、帛琉、巴布亞紐幾內亞、菲律賓、薩摩亞、新加坡、索羅門群島、斯里蘭卡、泰國、湯加、萬那杜、越南。在中國,主要分布在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海南島沿海和台灣。
繁殖方式
藍灰扁尾海蛇屬卵生蛇類,雌蛇每年均于海岸岩石間產卵,每次約能產下4至20枚蛇卵。繁殖周期因地理位置而異,如菲律賓等地的種群全年可繁殖,而斐濟和沙巴等地的種群,繁殖有季節性特徵,主要集中在9月至12月的三個月期間發生。雌性幼蛇1.5至2.5年達到性成熟,而雄性幼蛇只需1.5年達到性成熟。
亞種分化
單一物種,並無亞種分化。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廣泛,數量趨勢穩定。儘管存在棲息地破壞,沿海地區工業污染以及過度捕撈等威脅,但這些威脅並未導致種群數量顯著下降,因此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無危。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0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
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08月01日發布實施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