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兒歌同時折射出教育力量的式微。灰色兒歌之所以能夠迅速流傳,一方面迎合了小學生好奇、愛模仿、喜歡從眾的心理;另一方面反映了社會、家庭、教育中的不和諧因素,反映了一些學校缺乏理想的教育教學環境,缺乏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無可否認,當下的基礎教育陷入到了功利主義的泥淖中,學生為應試教育所苦,良善品德、高尚情操、精神信仰和人文關懷則成了可以放棄的內容。從學校到家庭,都圍繞成績給學生施壓,造成一些孩子自暴自棄,產生逆反心理,更容易通過編寫一些灰色兒歌來表達不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灰色兒歌
- 簡介:在小學生和國中生中流傳內容灰色
- 又稱:灰色童謠、灰色童曲
- 拼音:hui se er ge
產生原因,大眾文化的影響,教育力量的式微,應對及建議,
產生原因
大眾文化的影響
叛逆性、流行性、娛樂性和庸俗性等特徵,讓“灰色兒歌”刻有大眾文化的深深烙印,它的出現有社會發展、教育滯後、兒童社會化步伐加快等諸多因素,但大眾文化的影響則是不可忽視的原因。大眾文化被人形容為“明星取代了模範,美女擠走了學者,緋聞頂替了事實,娛樂覆蓋了文化”。孩子們正處於求學階段,一不小心,大眾文化成為他們文化精神的銷蝕劑,無聊與庸俗,替代了文化品位,自然易給孩子帶來不良影響。
教育力量的式微
應對及建議
“‘灰色兒歌’流行,反映出‘綠色兒歌’缺乏。”長期從事兒童文學研究的蘭州大學文學院副教授李利芳認為,相比於兒童小說和童話故事而言,屬於兒童詩範疇的兒歌創作當前比較匱乏,家長和學校用得更多的還是那些流傳多年的經典兒歌。
李利芳說:“我的孩子快3歲了,我也感覺現在選到滿意的兒歌很難。書店裡也有一些新兒歌,但總覺得口感不是很好,說教味、知識性太強,缺少天真爛漫的感覺,缺乏文學韻味。”
“現在許多孩子唱的歌曲還是我們自己小時候學的。”從事20年幼兒教育的山東省某民辦幼稚園負責人馬鳳蘭告訴記者,現在新創作的兒歌傳唱度不高,孩子不喜歡,學校只能自己創作一些幼兒歌曲,但由於缺乏專業人才,創作數量、質量都不行。
對於“灰色兒歌”的大量出現,李利芳認為,不要將其視為洪水猛獸,“灰色兒歌”是教育環境和社會環境在孩子身上的投射,值得成人反思。
比如,現在幼兒教育重知識輕藝術,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導致孩子壓力過大,網路文化和流行歌曲無孔不入等。孩子喜歡惡搞其實是叛逆心理的一種表現,用“灰色兒歌”的形式發泄一種不滿情緒,這不完全是壞事。“不過,對於那些確實不健康的‘灰色兒歌’,要加以正確引導,減少傳播渠道。”李利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