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臉狂鷹(學名:Butastur indicus)為隼形目鷹科的鳥類,是一種中型猛禽,體長39—46厘米,體重375—500克。上體暗棕褐色,翅上的覆羽也是棕褐色;尾羽為灰褐色。繁殖於俄羅斯東部、日本和朝鮮等地,越冬於印度、緬甸、中南半島、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和紐幾內亞等地。棲息於闊葉林、針闊葉混交林以及針葉林等山林地帶,以小型蛇類、蛙、蜥蜴、鼠類、松鼠、野兔、狐狸和小鳥等動物性食物為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灰臉狂鷹
- 外文名:Butastur indicus
- 食物:蛙、蜥蜴、鼠類、松鼠、
- 分布:馬來西亞、菲律賓
簡介,分布,外形特徵,物種現狀,保護級別,
簡介
《北京鳥類志》稱北京地區棲息的鳥類有343種,小龍門地區占43%。大型猛禽類有紅隼(俗名:紅鷂子);大狂(別名:花豹);金雕(別名:紅頭雕,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灰臉狂鷹(別名:灰面鷂);這些隼形目的猛禽類,適應性強,在空中盤旋,伺機捕獵食物,它們的食物多為昆蟲、蛙類、嚙齒類動物或腐肉,對保持生態平衡,清掃污染物質,保護農林業,起著極有益的作用。
在雞形目雉科中,小龍門地區有雉雞(環頸雉)、勺雞(角雞)、石雞,還有極為珍貴的、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褐馬雞。
在鶴形目三趾鶉科中,小龍門地區有黃腳三趾鶉(別名:黃地悶子),本種善隱蔽潛行於草灌叢中,在地面賓士迅速,主要食物為雜草種子和穀物,也兼食昆蟲,它的肉質細嫩鮮美。
在鴿形目鳩鴿中,小龍門地區有不少岩鴿(別名:野鴿子),它棲息於懸崖峭壁處,成對活動,食物以穀物,植物根、莖和雜草種子為主,營巢於岩石洞縫隙凹處。這裡還有山斑鳩(別名:金背斑鳩),它棲息于山區多樹木地帶,常結小群活動,在地面上步行,邊走邊吃各種作物種子、雜草、野生果實和嫩芽,兼吃昆蟲,繁殖期在5—7月間,營巢於喬木上端。
在鵑形目杜鵑科中,小龍門地區有鷹鵑(別名:鷹頭杜鵑),鷹鵑在北京地區是夏候鳥的新記錄,常見於闊葉林喬木上,嗚叫聲響亮,它隱匿於茂密闊葉樹上,常聞其聲而不易發現其形,在下雨前後,此鳥鳴聲不停,老百姓俗稱它為“叫水龍”或“定水”。
分布
候鳥考察廣西林業勘測設計院、中國科學院昆明分院於1981年12月和1985年10月開展對潿洲候鳥進行考察。據考察,八哥常結4-30隻的群體在潿洲、斜陽島上越冬,它們群體尋食,每天日出前自豬仔嶺起飛,到島上蔗田、花生地尋食,午間在木麻黃林帶休息,日落前返回豬仔嶺。火斑鳩結40-60隻大群,在較空曠耕地尋食,夜宿林間。黃鸝在林內活動。猛禽類在晨、昏較涼爽時在林間活動,有灰臉狂鷹、松雀鷹、燕隼和鶚等。白鷺、長腳鷸、黑頸鸘、林鷸、磯鷸等水禽大多在水澤禾田邊覓食。翠鳥和玉翡翠是水邊常見種類,白胸翡翠少見,白脊鴒隨處可見。小鴉鵑、蘭歌鴝、北灰篛、柳鶯和其他烏鷂在林間常見考察資料認為,與桂中大明山、雲南夜間遷徙的鳥類比較,鵒形目、鸛形目等水禽鳥類在北海較多,數量也大。北海是內陸候鳥和海洋候鳥秋季遷徙的匯合點,潿洲、斜陽島是繼續南遷鳥類停息、取食部分冬候鳥越冬地。
外形特徵
繁殖期為5—7份。營巢於闊葉林或混交林中靠河岸的疏林地帶或林中沼澤草甸和林緣地帶的樹上,也見在林緣地邊的孤立樹上營巢。巢多置於樹的頂端枝杈上,距地面的高度為7一15米。巢的形狀為盤狀,主要由枯樹枝構成,裡面墊有枯草莖、草葉、樹皮和羽毛。每窩產卵3—4枚,偶爾有少至2枚的。卵的顏色為白色,具銹色或紅褐色斑。
物種現狀
估計數量:在春、秋遷徙經過台灣時,有大量出現。致危因素:此鳥春、秋二季經過台灣時,因數量龐大,引起當地居民獵取轉售圖利,因而面臨強大壓力。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3.1:2009年鳥類紅色名錄。
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附錄Ⅰ瀕危物種。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二類保護動物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