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赤瘡

火赤瘡,中醫病名。是指以皮膚起燎漿水皰,小如芡實,大如杏核,皮破流津,纏綿不愈為主要表現的皮膚疾病。多於中年以上發病。本病慢性經過,易於反覆,遷延不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火赤瘡
  • 相關西醫疾病:天皰瘡
  • 其他名稱:天皰瘡
  • 疾病分類:外科—皮膚疾病
  • 發病部位:皮膚
  • 主要病因:熱毒熾盛、心脾積熱、氣陰兩虧
  • 多發群體:中年人
  • 傳染性:無
名詞解釋,病因,病機,診查要點,診斷依據,病證鑑別,相關檢查,辯證論治,辯證要點,治療原則,證治分類,其他療法,轉歸預後,文獻摘要,

名詞解釋

是指以皮膚起燎漿水皰,小如芡實,大如杏核,皮破流津,纏綿不愈為主要表現的皮膚疾病。多於中年以上發病。

病因

由風熱毒客於皮膚,搏於血氣而生。

病機

因心火脾濕,兼感風熱暑濕之邪,熏蒸肌膚所致。

診查要點

診斷依據

1.症狀:皮膚黏膜大皰性損害,初起有灼熱,瘙癢,破潰後發生疼痛,多伴有發熱,畏寒,頭痛,乏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狀。
2.體徵:大皰壁薄、鬆弛、易破,皰液澄清或混濁,皰周大多無紅暈,用手指壓迫水皰,皰壁即向周圍擴大,可與鄰近水皰融合,或以手指摩擦水皰周圍的皮膚,表皮即與真皮分離,此現象稱之為尼氏征陽性。

病證鑑別

1.溻皮瘡:多見於新生兒,皮損為紅斑上發生水皰,皰壁鬆弛,破後表皮大片脫落,露出鮮紅色肉麵,狀似水火燙傷。
2.面游風:自覺劇癢,無火赤瘡的臨床特點,組織病理及細胞學檢查可以鑑別。

相關檢查

診斷本病還可依據病理檢查示:表皮棘細胞松解征陽性;皰底刮取組織塗片,Giensa染色,可見火赤瘡細胞;組織病理變化顯示棘層松解,並有表皮內裂隙及水皰形成;皮損及周圍正常皮膚作直接免疫螢光檢查,可見細胞間有火赤瘡抗體沉積,根據沉積部位尚有助於分型;間接免疫螢光試驗測定血清抗體的滴度,有助於診斷及治療效果的評估。

辯證論治

辯證要點

本病從虛實、臟腑來辯證。實證表現為起病急驟,水皰迅速擴展或增多,糜爛面鮮紅;虛證表現為病程日久,已無水皰出現,倦怠無力,氣短懶言;心脾積熱表現為燎漿水皰,反覆新起,瘡壁鬆弛,流汁較多,甚則口糜舌爛。

治療原則

多用清熱解毒,清營涼血,祛濕解表的藥物。對正氣不足與津液消耗等,可以用補氣、養血、滋陰等藥物。可選用清瘟敗毒飲、清脾除濕飲。

證治分類

1.熱毒熾盛證
證候:起病急驟,水皰迅速擴展或增多,糜爛面鮮紅,身熱口渴,便於溲赤,舌質紅絳,苔少或黃,脈弦滑或數。
治法:清熱解毒。
方藥:清瘟敗毒飲加減。
常用藥:生石膏、生地黃、知母、犀角、牡丹皮、赤芍、玄參、黃連、梔子、黃芩、連翹、桔梗、竹葉、甘草。
2.心脾積熱證
證候:燎漿水皰,反覆新起,瘡壁鬆弛,流汁較多,甚則口糜舌爛。兼見心煩不眠,胃納呆滯,腹脹便溏,甚則噁心嘔吐,舌尖紅,苔黃膩,脈濡數。
治法:清心瀉脾。
方藥:清脾除濕飲加減。
常用藥:梔子、黃芩、丹皮、茯苓、白朮、蒼朮、茵陳、澤瀉、麥冬、生地、野菊、甘草。
3.氣陰兩虧證
證候:病程日久,已無水皰出現,倦怠無力,氣短懶言,或五心煩熱,舌質淡紅,苔少或苔剝,脈沉細。
治法:益氣養陰、清解餘毒。
方藥:參芪知母湯加減。
常用藥:太子參、麥冬、知母、十大功勞、鱉甲、丹參、茜草、芡實、白花蛇舌草。

其他療法

1.銀花、地榆、野菊花、秦艽,煎水外洗,或三黃洗劑,外搽。
2.酌情選用清涼膏(石灰、麻油)、石珍散(煅石膏、真輕粉、青黛、黃柏)、青黛散,麻油調搽。
3.黏膜損害,以青吹口散、養陰生肌散、錫類散、珠黃散等,外吹或外塗。

轉歸預後

本病慢性經過,易於反覆,遷延不愈。 

文獻摘要

《醫宗金鑒·外科心法》七十四卷火赤瘡中說:“此證由心火妄動,或感酷暑時臨,火邪入肺,伏結而成。初起小如芡實,大如棋子,燎漿水皰色赤者為火赤瘡;若頂白根赤,名天皰瘡。俱延及遍身,掀熱疼痛,未破不堅,皰破毒水津爛不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