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火浣布
- 定義:用石棉纖維紡織而成的布
- 特點:具不燃性,可在火中去污垢
簡介,出處,先秦,漢代以後,《馬可波羅行紀》中對火浣布的記載,
簡介
石棉布的古稱,用石棉纖維紡織而成的布,因可以用火燃燒去除其污漬,故名之。我國古籍《山海經》上已有相關記載。由於具有不燃性,在火中能去污垢,所以中國早期史書中常稱之為“火浣布”或“火烷布”。《列子》:“周穆王大征西戎、西戎獻錕鋙之劍,火浣之布。……火浣之布、浣之必投於火、布則火色、垢則布色,出火而振之、皓然凝乎雪。”根據中國古代神話的說法。有人說是“火鼠毛’織的,也有人說是火山上的樹木皮織成的。崑崙山共有九重,在它的周圍又環繞著炎火的大山,大火中生長著一種比牛還大的老鼠,千斤重,兩尺長,毛細的像蠶絲。這老鼠住在火種便渾身通紅,一出到外面就變成雪白,等它一離開火,趕緊拿水潑。一潑水就死,把它的毛織布做成衣服,永遠不用洗滌,若是髒了,在火裡面燒一燒,就跟新的一樣潔白,人們就叫它火浣布。《海內十洲記》、《異物志》、《傅子》、《神異經》等均有記載。火鼠。中國傳說中住在南海盡頭的火山裡的一種奇鼠。《神異經》云:南方有火山,長四十里,生不盡之木,晝夜火然。……火中有鼠,重百斤,毛長二尺余,……取其毛,織以作布,用之如垢污,以火燒之,即清潔也。此鼠又名火光獸,其毛為布又曰火烷布……
出處
先秦
《列子·湯問》:“火浣之布,浣之必投於火。”火浣布,亦稱火烷布,為用石棉纖維紡織而成的布。因具有不燃性,且在火中可去污,而得名。有傳說稱此為日南郡北景縣的一種火鼠毛皮編織而成。其名最早現於《列子》。《海內十洲記》、《異物志》、《傅子》、《神異經》等均有記載。火鼠。中國傳說中住在南海盡頭的火山裡的一種奇鼠。《神異經》云:南方有火山,長四十里,生不盡之木,晝夜火然。……火中有鼠,重百斤,毛長二尺余,……取其毛,織以作布,用之如垢污,以火燒之,即清潔也。此鼠又名火光獸,其毛為布又曰火烷布……
漢代以後
《三國志·三少帝紀第四》:“西域重譯獻火浣布,詔大將軍、太尉臨試以示百寮。”
《搜神記》:崑崙山上的大丘,是大地的頭。這是天帝設在下界的都城,所以它的外圍用深深的弱水來隔絕,又用火焰山包圍著。那火焰山上有鳥獸草木,都在火焰之中繁殖生長,所以那裡出產一種火浣布,它不是用這火焰山上的草木外皮纖維織成,就是用那山上的鳥獸之毛織成。漢朝的時候,西域曾經貢獻過這種布,但有很長一段時間絕跡了。所以到曹魏初年,人們疑心這種布是不存在的。魏文帝認為火的性質嚴酷猛烈,不含有生命的元氣,便把這東西寫進了《典論》,說明這是不可能有的事,來杜絕那些聰明人的聽傳。到魏明帝即位,下詔書給三公說:“謝世的父皇過去寫的《典論》,都是不朽的格言。它被刻在太廟門外及太學的石碑上,和石經並列,以便永遠昭示後代。”在這時,西域派人獻上了用火浣布做的袈裟,於是就鏟颳了石碑中有關論述,而天下的人都把這事當作笑柄。
原文:
崑崙之(山虛),地首也,是惟帝之下都,故其外絕以弱水之深,又環以炎火之山。山上有鳥獸草木,皆生育滋長於炎火之中;故有“火澣布,”非此山草木之皮枲,則其鳥獸之毛也。漢世西域舊獻此布,中閒久絕。至魏初時,人疑其無有。文帝以為火性酷裂,無含生之氣,著之典論,明其不然之事,絕智者之聽。及明帝立,詔三公曰:“先帝昔著典論,不朽之格言,其刊石於廟門之外及太學,與“石經”並以永示來世。”至是,西域使人獻“火浣布”袈裟,於是刊滅此論,而天下笑之。《搜神記》
宋 周密《齊東野語》卷十一:“東方朔神異經所載,南荒之外有火山,晝夜火然。其中有鼠重有百斤,毛長二尺餘,細如絲,可作布。鼠常居火中,時出外,以水逐而沃之方死。取其毛緝織為布,或垢,浣以火,燒之則淨。又十洲記云:「炎州有火林山,山上有火鼠,毛可織為火浣布,有垢,燒即除。」其說不一。魏文帝嘗著論,謂世言異物,皆未必真有。至明帝時,有以火浣布至者,於是遂刻此論。是知天壤間何所不有?耳目未接,固未可斷以為必無也。
昔溫陵有海商漏船 【 昔溫陵有海商漏船 「船」稗海本、津逮本、學津本作「舶」。】 ,搜其槖中,得火鼠布一疋,遂拘置郡帑。凡太守好事者,必割少許歸以為玩。外大父常守郡,亦得尺許。余嘗親見之,色微黃白,頗類木棉,絲縷蒙茸 【 絲縷蒙茸 「縷」原作「綾」,據稗海本、津逮本、學津本改。】 ,若蝶紛蜂黃然。每浣以油膩,投之熾火中,移刻,布與火同色。然後取出,則潔白如雪,了無所損,後為人強取以去。 【 或雲,石炭有絲 【 石炭有絲 「炭」稗海本、津逮本、學津本作「岩」。】 ,可織為布,亦不畏火,未知果否。】 ”
《馬可波羅行紀》中對火浣布的記載
“欣斤塔剌思(Chingintalas,諸本著錄此州之名各異,有作Cincitalas、Chinghintalas、Chinchitalas等寫法者,寫法既異,方位不明,且不見他書著錄,考訂其地頗不易也——馮承鈞)州,也在沙漠的邊緣,地處西北方和北方之間,面積有十六天的行程,隸屬於大汗。境內有許多繁華的城鎮村郭。當地居民主要有三種,分別是偶像教徒、回教徒和一些聶思脫里派的基督教徒。該州北面有一座山,蘊藏著優質的鋼和翁荅里克(ondanique)礦脈。另外,此山中還有一種礦脈,可以用來煉製火鼠(salamandre)。這種火鼠並不是像我們所認為的那樣,是一種動物,而是開採自地下的一種東西。
根據其性質我們知道,它肯定不是動物——所有的動物都是由四種元素結合而成的,不能抵禦火的侵襲。馬可·波羅有一個名叫蘇兒非哈兒(Surficar)的突厥旅伴,他學識淵博,為大汗在當地做恪盡職守的臣子已經三年了。他開採了火鼠以敬呈大汗。據說,在挖掘一座山時發現了這個礦脈。將其碾碎,其中有如同毛線一樣的細絲;然後暴曬它,使之乾燥;接著,把它放到鐵臼中,用水洗去泥沙,只留下類似於羊毛的細絲,並用這種絲織成布。這種布的顏色不太白。把布放到火中燒煉,取出來以後顏色潔白如雪。每次布匹髒了,將其放到火中就可以讓它潔白如初。 上面說的火鼠之事都是事實,當地人也是這么說的,其他不同的言論都是妄言。大汗曾經將一塊華美珍貴的火浣布贈送給羅馬教皇,用以包裹耶穌基督的聖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