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粉葛

火山粉葛

火山粉葛,廣東省韶關市曲江區大塘鎮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火山粉葛為豆科多年生藤本植物,生長於物產豐富的曲江區大塘鎮火山地區,故稱火山粉葛。

火山粉葛是天然綠色保健食品,具有澱粉含量高、無渣、質鮮、肉嫩、味美的特點,而且營養價值很高,富含蛋白質、胺基酸及多種微量元素,不僅可作上等餐料,還具有清熱、養肝、理氣、養顏等醫用功效。

2010年04月06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火山粉葛”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火山粉葛
  • 產地名稱:廣東省韶關市曲江區大塘鎮
  • 品質特點:無渣清甜,富含營養,潤腸清熱
  • 地理標誌:國家質檢總局地理標誌產品
  • 批准文號:國家質檢總局公告2010年第30號
  • 批准時間:2010年04月06日
產品特點,產地環境,地理環境,適宜氣候,土質因素,歷史淵源,生產情況,產品榮譽,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專用標誌使用,

產品特點

形狀長條形、無分叉,肉質乳白色,口感綿軟細嫩,帶糯(粘)性,味道甘甜,無渣,無異味。
山粉葛能做到無渣又清甜,富含蛋白質、胺基酸及多種微量元素,而且具有潤腸、清熱的效果,所以是曲江區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也是廣東省有名的煲湯材料。火山粉葛食法還有多種,可切成薄片用來清煲糖水、煲豬肉湯、紅燒葛、葛燉兔肉、炒肉片及製成糖葛等,尤以製作火山粉葛扣肉更為上佳,其入口鬆化,甘香濃郁,別有風味,深受客人們的喜愛。
粉葛乾品粉葛乾品

產地環境

地理環境

火山位於廣東省北部,韶關市曲江區城東北部,楓灣河流經而過,匯入湞江,屬北江上游支流,處於東經113°39′53″—113°43′20″和北緯24°49′47″—25°57′50″之間,東接曲江楓灣鎮,南鄰曲江馬壩鎮,西靠湞江區,北與仁化縣大橋鎮接壤。火山地勢北高而西南低,山字形構造較明顯,有突出的選擇性侵蝕地形,有明顯的丹霞山地形和石灰岩喀斯特地貌;低山丘陵廣布,平地狹小,沿河丘陵平原交錯分布。岩石和成土母質有泥盆系的砂頁岩,下石炭紀時海浸期沉積的石灰岩,造山運動侵入的花崗岩。在新生代第三紀期間,燕山運動形成的陸相沉積物紅色岩系,第四紀沖積層以及河流沖積形成的近代沖積物。火山山林茂盛,土地肥沃,宜林宜農,自然環境條件優越,十分適合發展粉葛生產。

適宜氣候

火山地處北回歸線以北,南嶺山間盆地,屬中亞熱帶地區,氣候、生物具有南北交匯的特點。火山地處低緯度,南離海洋較遠達400公里,北被南嶺山脈阻隔,屬中亞熱帶季風型氣候區,有明顯的濕熱和乾冷的大陸性氣候。全年盛行南北氣流,春秋季吹偏南風與偏北風互為交替,夏季偏南風為主,冬季偏北風為主,冷暖交替明顯,夏季長,冬季短,春秋不長,形成氣候溫暖,熱量足,年日照時數1659小時,雨量豐富,年降雨量1638毫米,濕度大,無霜期(306天)長的氣候特點。據資料記載,年平均溫度20.1℃,最熱月為7月,平均28.9℃,極端最高氣溫39.5℃,最冷月為1月,平均氣溫9.6℃,極端最低零下5.3℃;年活動積溫7300℃,平均氣溫≥10℃穩定持續期284天,積溫6555℃。以火山粉葛安全生長期(冬春育苗—定植期)所需的溫度界限,白天20℃—23℃,夜間10℃—12℃,可滿足早春栽培、選苗定種,早春定植、秋季收穫的生長要求。

土質因素

火山土壤類型屬紅壤。紅壤是中亞熱帶濕潤地區分布的地帶性土壤,屬中度脫矽富鋁化的鐵鋁土。紅壤母質為第四紀紅色粘土的紅壤剖面,上部呈鮮艷的棕紅色,底土為紅白相間的網紋層,有的還有褐色堅硬的鐵磐,土質粘重,粘土礦物以高嶺石為主,酸性,鹽基飽和度低。紅壤分布在海拔600米以下廣闊的低山,丘陵地區,原生植被多被破壞,現為次生林、經濟林、荒山荒地和農用地,是在富鋁化和生物富集的長期作用下形成的。適宜油茶、柑桔、粉葛等多種亞熱帶經濟果木種植和生長。
韶關地理韶關地理

歷史淵源

“火山”系地名,位於廣東省韶關市曲江區大塘鎮北部,地域範圍為大塘鎮的塘口、歷山、竹園三個村。火山墟(街)之名最早見於清光緒元年(1875年)《曲江縣誌》。
火山地區有一座較高山峰,周邊多為矮山,山火頻繁,因而得名。農民就在山火過後的坡地種植粉葛,由於草木灰多,土壤蔬松,種出的粉葛產量高,品質好,成為遠近聞名的土特產。據民間考究,火山地區在清朝末年就開始較大面積種植粉葛,逐漸培育出火山粉葛無渣、清甜的優良特性。大面積種植粉葛也帶來大量的副產品葛藤的套用,用其莖的纖維織成葛布,清光緒《曲江縣誌》中有記載葛布為當時重要的布料之一。由於當時糧食產量不高,而種植的粉葛澱粉含量高,當地民眾時有用粉葛充飢。在《曲江縣誌》(1979年—2000年)中記載:火山粉葛為當地有名的土特產。因火山粉葛食不留渣,民間流傳了這樣的口頭禪——“像火山粉葛一樣,連渣都沒有”(比喻事情乾脆,不留痕跡),足以證明火山粉葛無渣的優良特性。隨著火山粉葛的優越性越來越明顯,火山粉葛的種植範圍也越來越廣,幾乎家家戶戶都有種植。

生產情況

2010年,火山粉葛正式獲批成為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後,種植面積增加40%,直接從事火山粉葛種植的農民增加30%。
截至2014年,火山粉葛省級農業標準化示範區通過考核驗收,標準化示範區面積達8000多畝,年產量達6100多噸,增幅161.4%,人均年收入增收1300餘元。
火山粉葛火山粉葛

產品榮譽

2010年04月06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火山粉葛”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火山粉葛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為廣東省韶關市曲江區大塘鎮現轄行政區域。

質量技術要求

(一)種源
當地粉葛地方品種。選擇無病、粗壯、芽眼飽滿的中部莖節做種苗。
(二)立地條件
選擇土壤類型為粘壤,排灌方便,土層疏鬆,質地均勻的塊地。有機質含量≥2.84%,pH值在4.26至6.05,土層厚度≥60厘米。
(三)栽培管理
1.插條選擇:在收穫時,選擇健壯、無病枝條作為種苗,在陰涼乾燥涼棚內放好。
2.育苗:2月1日至2月10日,把種苗的藤條中部在插植前剪下成2寸左右包含兩個芽眼的芽條,以3×3厘米的密度插植在有機質≥4%、營養土厚度≥10厘米的苗床上。插後覆蓋營養土1厘米至1.5厘米,覆蓋營養土後灑水淋濕,覆蓋稻草,幼苗長出後撤除稻草。
3.定植:3月5日至3月10日,將幼苗直插入土,深度以葛芽剛好貼地面為準。每畝定植1000至1100株,行距1.2米至1.6米,株距0.4米。
4.施肥:增施腐熟家欄肥,每畝施用≥500千克。
5.植株調整:4月5日至10日,在兩株之間插一條籬,高度2米,每畝使用600至800條籬。選擇一條壯苗留下,其餘弱苗除去,並引葛蔓上籬。6月5日至10日左後,挖開植株基部地堆,露出葛根頭部,讓陽光照射,並選葛形好的壯葛、每科留葛1至2條。
(四)採收及貯藏
12月上旬,當粉葛葉片大部分變黃時,選擇晴天進行收穫。貯藏採用泥土埋藏方法,把粉葛整齊排列於草棚下,用泥土覆蓋10厘米左右。在儲藏過程中注意保持泥土濕度在35%至65%,貯藏期不超過6個月。
(五)質量特色
1.感官特色:形狀長條形、無分叉,肉質乳白色,口感綿軟細嫩,帶糯(粘)性,味道甘甜,無渣,無異味。
2.理化指標:以乾基計,蛋白質≥2.49%,可溶性固形物≥8.8%,粗纖維≤1.07%,澱粉≥30.8%,水分≤58.4%。
3.安全要求:產品安全指標必須達到國家對同類產品的相關規定。

專用標誌使用

火山粉葛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廣東省韶關市曲江區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經廣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由國家質檢總局公告批准。火山粉葛的法定檢測機構由廣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負責指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