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冠蜥(飛蜥科,拉丁學名:Gonocephalus grandis)原產於泰國、馬來西亞、印尼,棲息於瀕水雨林區。全長25~55厘米,火冠蜥是冠蜥屬中體型最大、攻擊性最強的一種,所以只能單獨一對飼養。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火冠蜥
- 拉丁學名:Gonocephalus grandis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綱:爬行綱
- 目:蜥蜴目
- 亞目:鬣蜥亞目
- 科:冠蜥科
- 屬:冠蜥屬
- 原 產 地 :泰國,馬來西亞,印尼
基本信息,飼養方法,形態特徵,生活習性,種群分布,
基本信息
學 名 Gonocephalus grandis
棲息環境 瀕水雨林區
體 長 30-40公分
適 溫 攝氏26-30度一般來說,產於亞洲的蜥蜴類在寵物市場上的知名度都比較低,不過有一類產於東南亞的蜥蜴卻日漸興盛,那就是冠蜥屬Gonocephalus的攀蜥類.攀蜥的特徵是日行性具有棘鬣和喉垂,與鬣蜥很類似,但是在體型上卻小很多,而且幾乎都在樹上活動.台灣也有攀蜥分布如斯文豪氏攀蜥,黃口攀蜥等都很常見.而冠蜥屬的攀蜥則主要分布在東南亞地區,總共涵蓋了17個種類,族群很龐大,體色變化也很多,其中當然是以火冠蜥G. grandis受歡迎程度最高,另外兩個較受歡迎的種類就是變色龍冠蜥G. chamaeleontinus和貝爾冠蜥G. bellii.
飼養方法
火冠蜥是冠蜥屬中體型最大,攻擊性最強的一種,所以只能單獨一對飼養.它們通常棲息在河岸邊的大樹上或是樹叢中,在飼養時要以高度為主的樹棲環境,布置較粗的枝幹供它們攀爬,底材可以單獨使用無菌土,枯葉,樹皮屑或是混合使用.濕度要保持在50%以上.攀蜥的適應力都滿強的,雖說市面上大部份是野生個體,但是在人工環境中適應期比較短,體格也很強健,比較不會有拒食的問題.
它們都屬於蟲食性,一般昆蟲如蟋蟀,飛蛾,蚱蜢,麵包蟲甚至乳鼠等都可以做為主食,需要含紫外線的燈光,飲水也要供應充足,火冠蜥的雌雄辨別容易,雄性脊鬣和喉垂都較大,體色是藍色和綠色為主,雌性脊鬣和喉垂則較小,體色以棕色為主.多數的冠蜥都是雌雄異色,所以在分辨上都不困難.
交配後雌性通常產下2-6顆軟質蛋掩埋在枝幹下的土中,孵育溫度以22-25度較理想,大約75-90天就可以孵化.幼體長8-10公分,最好單獨飼養,以小蟋蟀為主食.對於喜歡中小型樹棲蜥蜴的人來說,火冠蜥的互動性若經過適當馴養可以有很好的表現,而喜歡綠鬣蜥卻又顧忌它們體型的人來說,火冠蜥正好兼具鬣蜥的特徵又沒有體型過大的隱憂,也是一種理想的替代種.
形態特徵
全長25—55公分,雄性頭部有雞冠狀突起,且其周圍還有大型棘狀鱗片並列。此外,背部中央也有極為發達的背帆,位於喉部及腹部上的鱗片,則十分平滑,體色呈暗綠色,尾部具窄幅的黑色帶狀條紋。
生活習性
棲息於水域附近的森林,樹棲性。日行性。以昆蟲為食。
種群分布
亞洲、東南亞地區,泰國,馬來西亞,印尼 等國的瀕水雨林區分布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