灤縣岩群

灤縣岩群(Luanxian Gr.)的時代屬新太古代。主要分布於冀東灤縣一帶,為中深變質岩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灤縣岩群
  • 外文名:Luanxian Gr
  • 地區代碼:9
  • 命名單位時間:北京大學地質地理系1978年命名
  • 命名編撰者:耿元生
基本介紹,基本信息,研究歷史,主要特徵,構造結構,形成時間,相關評價,

基本介紹

該岩石群主要為變粒岩、斜長角閃岩、條帶狀鐵英岩等,是冀東的主要含鐵建造之一。變質程度為低角閃岩相,下部原岩以基性火山岩為主,中部為偏鹼性火山碎屑岩和半粘土質粉砂岩,上部為凝灰質粉砂岩和矽鐵建造,局部有碳酸鹽岩沉積。變質岩全岩Rb Sr等時線年齡(25.2±1.4)億年和(25±1)億年。

基本信息

地層名稱:灤縣岩群
地層名稱(英文): Luanxian Gr
階代碼: Ar3
地區代碼: 9
命名單位時間:北京大學地質地理系1978年命名。
命名編撰者: 耿元生
作者: 李萬亨
發表論文年份: 1983
系名: 太古宇

研究歷史

60年代以前把冀東各地中深變質岩層均稱為桑乾雜岩或桑乾群(全國地層委員會,1962)。
50年代末長春地質學院在冀東地區進行1:20萬區測時把冀東中深變質岩層命名為單塔子群。
1975年河北省地質礦產局區測二隊地層表編寫組重新厘定了冀東地區單塔子群的含義,將灤縣、盧龍、遷安南部的角閃岩相變質岩層劃歸到新厘定的單塔子群。
1978年北京大學地質地理系把灤縣、盧龍、遷安南部的角閃岩相變質岩層從單塔子群中單獨劃分出來,新建立灤縣群。
1979年王仁民和付昭仁王仁民、付昭仁,1980,太古代變質雜岩不整合關係的識別及遷灤地區曹莊子不整合的厘定,地質科技動態,河北地質局情報室,第5期。通過對遷安曹莊一帶變質岩層的研究,亦提出灤縣群一名,並認為灤縣群與下伏曹莊群之間被黑雲母花崗岩所分割。
1979年孫大中等(1984)新建八道河群,其中包括上述地區的變質岩層, 同時也包括遵化、 遷安北部至青龍一帶的以角閃岩相為主一套的變質岩層。
1980年李志忠等。把灤縣、盧龍到遷安南部的這套變質岩層分為兩個群:下部為盧龍群,上部為司家營群。
1983年李萬亨等把這一地區的變質岩層仍稱為灤縣群,並自下而上分為5個組:炮架山組、陽山組、媳婦山組、司家營組和長凝組。
1989年《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區域地質志》重新厘定了單塔子群的含義,限定為原單塔子群下部的3個組,並把冀東盧龍、撫寧、灤縣一帶的變質岩層稱為單塔子群。趙宗溥等(1993)引用了灤縣群一名,並認為灤縣群可與承德地區的單塔子群下部二組(燕窩鋪組和白廟組)相當,在灤縣地區相當於陽山組和司家營組。王啟超等(1994) 認為灤縣一帶的變質岩層屬於雙山子群的下部,而青龍一帶的部分變質岩層(魯杖子組)則屬於雙山子群的上部。根據大多數地質工作者意見,灤縣岩群是指分布在冀東灤縣—盧龍—遷安南部的一套角閃岩相變質的岩層。

主要特徵

主要由變粒岩、斜長角閃岩、條帶狀鐵英岩、片麻狀混合岩等組成。大致可分為上、中、下三部分:下部以斜長角閃岩、斜長角閃片麻岩為主,夾黑雲變粒岩、石榴角閃變粒岩、淺粒岩等薄層,主要分布在盧龍仙景山一帶;中部主要為(角閃)黑雲變粒岩和斜長角閃岩的互層,主要分布在盧龍陽山、府君山一帶;上部則以黑雲變粒岩為主,夾大量屬灤縣矽鐵建造的鐵英岩及薄層斜長角閃岩、黑雲長石石英岩等,主要分布在灤縣司家營至馬城一帶。此外,在長凝附近見有石英片岩、大理岩和鉀長淺粒岩等。灤縣岩群是冀東地區主要的含鐵層位之一,構成鐵礦層的主要是透閃?慚羝鶥?英岩和鎂鐵閃石鐵英岩。本岩群的主體變質作用程度達到低角閃岩相,只是長凝一帶變質作用程度稍低,為高綠片岩相,屬中壓相系。混合岩化作用分布不均,在盧龍一些地區較強,出現條帶狀、條紋狀混合岩,局部出現混合花崗岩,其它地區混合岩化程度較弱。

構造結構

本岩群主要經歷了兩期變形作用的改造。第一期為規模小的同斜褶皺,走向近東西向。第二期構造以延伸較穩、近南北走向的壓扁同斜複式背斜、向斜構造為特徵。兩期變形的方位交角為72 — 74 (錢祥麟等,1985)。灤縣岩群中的斜長角閃岩的原岩主要是玄武岩及其凝灰岩,黑雲變粒岩和角閃黑雲變粒岩的原岩為偏鹼性的中酸性火山碎屑岩和半粘土質粉砂岩,黑雲長石石英岩的原岩為凝灰質粉砂岩。本岩群的原岩建造類型下部以基性火山岩為主,中部為偏鹼性的火山碎屑岩和半粘土質粉砂岩,上部以凝灰質粉砂岩和矽鐵建造為主,局部出現碳酸鹽岩沉積,從下至上構成一個火山-沉積旋迴。在遷安曹莊地區灤縣岩群與曹莊岩組之間被黑雲母花崗岩所分割,與青龍地區的雙山子群和朱杖子群間為斷層接觸。

形成時間

關於灤縣岩群的形成時代目前還沒有確切的同位素年齡資料。灤縣司家營地區黑雲變粒岩的全岩Rb-Sr等時線年齡為2523±139Ma(沈其韓等,1981),司家營、張莊、北大賈莊等地10個樣品的全岩Rb-Sr等時線年齡最初報導為2620.9±133.8Ma,經校正後改為2520±96Ma(見趙宗溥等,1993),它們可能代表灤縣岩群區域變質作用終結的時間。

相關評價

關於本條目所指的灤縣岩群與青龍一帶的雙山子群的關係目前還存在不同的認識,如王啟超等(1994)認為,灤縣群與雙山子群同屬低角閃岩相地層,位於相同的構造層次,並把它們統稱為雙山子群,屬新太古代。錢祥麟等(1985)認為灤縣群屬太古宙,而青龍縣青龍河流域是一個獨立的岩區,可分為單塔子群和朱杖子群,屬元古宙。還有人認為灤縣群可與承德地區的單塔子群對比, 故統稱單塔子群 ( 河北省地質礦產局,1989;趙宗溥等,1993)。考慮到不同構造區之間對比的困難,本典基本採用了錢祥麟等的認識。 1、王仁民、付昭仁,1980,太古代變質雜岩不整合關係的識別及遷灤地區曹莊子不整合的厘定,地質科技動態,河北地質局情報室,第5期。 2、李志忠、白益良、顧德林,1980,冀東地區前震旦亞界地若干問題的初步探討,地質研究,第3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