灤南秧歌

灤南秧歌

灤南秧歌是唐山灤縣的一種民間舞蹈 ,塑造人物,表現故事情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灤南秧歌
  • 非遺級別:河北非物質文化遺產
  • 地區:唐山灤縣
基本信息,名錄簡介,

基本信息

名錄名稱: 灤南秧歌
編號: 5—3—11
名錄類別: 民間舞蹈
申報地區: 唐山灤縣

名錄簡介

灤南民間秧歌是農村民眾主要的文藝活動形式之一,是農村民眾參與最多的文娛活動,是構建和諧社會和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最重要的載體之一,影響至周邊各縣。
多方考證,如今流行的灤南秧歌最遲形成於元代,在唐朝最為興盛。按灤南風俗,每年農閒的正月,在鄉村便自發興起秧歌活動,直至填倉(正月二十五)。灤南境內的早期秧歌分南派和北派。南派以柏各莊為中心,以守鹽莊村張氏家族為主;北派以倴城為中心,向周邊幾十個村輻射,形成北派秧歌區域,多種風格和形式並存。改革開放後,南、北兩個流派走向融合。
灤南秧歌是歷代勞動人民創造、繼承發展優秀民間文化的結晶。具體形式是舞蹈表演。舞者分為沙公子、妞、醜、等行當。沙公子扮成青年男子,妞扮成閨閣少女、少婦,醜扮成滑稽男性,扮成老年婦女。各行當的秧歌角色根據需要穿明、清、民國時代的服裝,所用道具沙公子可持扇子,妞可持手絹,醜、可持棒槌、菸袋等……扭秧歌時以鑼鼓、鐃鈸和嗩吶伴奏,秧歌節奏的快、慢、重、緩須與伴奏節律相協調,特別是一些帶有內容的情節小出的秧歌,過程中需要表現說話、笑聲,舉手投足、傳情表意時,擊樂鑼鼓、嗩吶要做出相應效果進行配合,以達表現情節、渲染氣氛、升華主題、耐人尋味之效果。
灤南秧歌分為過街秧歌和場子秧歌。在場子秧歌基礎上發展融入了秧歌小出或稱舞台秧歌。所謂過街秧歌是秧歌隊在穿街過巷中進行的舞蹈。場子秧歌又分跑大場、中場和小出。大場秧歌適合眾多秧歌角由沙公子率領,在廣場上進行舞蹈表演,講究隊形的變化和舞蹈的構圖完美。有:“龍擺尾”、“卷馬蜂窩”、“葫蘆套方正”、“四面斗”、“八面風”、“五股穿心”、“萬字花”等多種套路。中場秧歌的套路與大場相同,因人數所限不講究隊形和構圖,但有典型人物,講究造型。小出子秧歌一般由3—5人組成,其表演有故事情節,固定場面調度和舞蹈構圖,如“劉巧兒”、“白蛇傳”、“武松與潘金蓮”等等。
隨著時代的延續發展,逐漸形成了活潑、詼諧、樸實、健美、歡快、紅火,地方民間風格色彩濃郁,具有藝術性和娛樂性相結合特點的民間舞蹈形式,無論男女老幼,尊長卑晚,不論職業,不論生熟,參與人之廣泛,隨意性、趣味性、觀賞性之強,都是其他民間文藝形式不可比擬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