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置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水文,自然資源,人口,經濟,綜述,農業,工業,商貿,金融,社會事業,教育事業,科技事業,文體事業,醫療衛生,社會保障,水利工程,交通,歷史文化,風景名勝,
建置沿革
清光緒六年(1880年),設海化社,屬海龍撫民廳。清宣統元年(1909年),改為灣龍溝鄉。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屬海龍縣第一區。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改為大安、灣龍溝2保。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劃歸興農區(一區)。
1956年,分為興安、福安、蓮河3鄉。
1958年,三興、蓮河、雙興3鄉合併為鋼鐵公社。
1961年,鋼鐵公社析置福安公社。
1983年11月,福安公社改為福安鄉;福安鄉更名灣龍鄉。
2013年,由灣龍鄉撤鄉設鎮,改為灣龍鎮。
2021年9月8日,梅河新區揭牌成立,管轄總面積261.66平方公里(含到2030年城市建成區面積100平方公里),包括現有中心城區、灣龍鎮等區域。
行政區劃
2011年,灣龍鎮下轄龍河、福安、蓮河、三興、灣龍溝、興安、雙山、小榆樹、雙安、農安、共安、五奎頂、三山13個行政村;下設120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灣龍鎮下轄13個行政村:農安村、共安村、三山村、灣龍溝村、福安村、龍河村、小榆樹村、雙山村、興安村、五奎頂村、雙安村、三興村、蓮河村,鎮人民政府駐龍河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灣龍鎮地處
梅河口市北部,東與
海龍鎮接壤,南與李爐鄉、解放街道相連,西與東豐縣
三合滿族朝鮮族鄉、東豐鎮毗鄰,北與雙興鄉交界,距梅河口市區14千米,區域總面積111.8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灣龍鎮地處長白山西麓,輝發河北岸,五奎山下,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地形分為南部平原和北部丘陵;境內最高點愛民山位於北部與雙興鄉交界處,海拔446.9米;最低點位於大彎龍溝與輝發河交匯處,海拔310米。
水文
灣龍鎮境內河道屬松花江流域;其中輝發河流經境內10千米,是東部界河,彎龍河流經15千米,是境內最大的河流,發源於境內最高點愛民山南麓,從北至東南流經境內三興、雙山、共安、雙安、彎龍溝等5個村,流域面積80.5平方千米,河網密度0.3千米/平方千米。
自然資源
灣龍鎮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煤、泥炭、油頁岩、磁鐵礦、褐鐵礦、硅藻土、黏土、石灰石、矽石等;天然樹種主要有楊、榆、柳、柞、椴、黑松等;山果類主要有山里紅、山丁子等。藥用植物約有70餘種,常用而儲量較大的有天麻、柴胡、龍膽、桔梗、
關蒼朮、蒲公英等;山野菜主要有蕨菜、山芹菜、黃花菜、猴腿、四葉菜、貓瓜子、灰菜、柳蒿芽等;野生菌類主要有元蘑、榛蘑、松樹蘑等;野生動物主要有狼、狐狸、松鼠、黃鼬、香鼬、雉、蒼鷹、喜鵲、烏鴉、刺蝟、蛇、林蛙等。
人口
2011年,灣龍鎮總人口2.43萬人;總人口中,男性1.22萬人,占50%;女性1.21萬人,占50%;以漢族為主,達21643人,占89%;有朝鮮、回等5個少數民族,共2658人,占11%,其中朝鮮族2038人,占少數民族人口的76.7%。2011年,灣龍鎮人口出生率8.7‰,人口死亡率6.2‰,人口自然增長率2.5‰,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217人。
2017年末,灣龍鎮常住人口為19500人。
截至2018年末,灣龍鎮戶籍人口為23861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灣龍鎮財政總收入708萬元,比2010年增長27.6%,其中地方財政收入613萬元,比2010年增長16.5%;人均財政收入291元,比2010年增長27%。2011年,灣龍鎮農民人均純收入6992元。
2016年,灣龍鎮累計完成招商引資19.13億元,年均增長30.5%;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3.69億元,年均增長51.5%;投資五千萬元以上項目9個,億元以上項目1個。
2018年,灣龍鎮有工業企業12個,其中規模以上9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1個。
農業
2011年,灣龍鎮有耕地面積6.7萬畝,其中水田2.3萬畝,旱田4.4萬畝。2011年,灣龍鎮農業總產值8854萬元,比2010年增長5.1%,農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41.6%。灣龍鎮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為主。2011年,灣龍鎮生產糧食36979噸,其中水稻17052噸,玉米16960噸。灣龍鎮主要經濟作物有馬鈴薯、蔬菜、甜瓜等。灣龍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家禽為主。2011年,灣龍鎮生豬飼養量5萬頭,年末存欄0.5萬頭;牛飼養量8200頭,年末存欄5700頭;上市家禽170萬羽。2011年,灣龍鎮生產肉類5000噸,畜牧業總產值6500萬元。灣龍鎮漁業以養殖草、鯉、鰱魚為主。2011年,灣龍鎮養殖面積6000畝,產量695噸,漁業總產值556萬元。
2017年,灣龍鎮已經初步形成玉米、水稻、黃牛、蛋雞、肉雞、生豬、漁苗等七大主導產業。
工業
2011年,灣龍鎮工業總產值1.7億元,比2010年增長10.3%,工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47.2%。2011年,灣龍鎮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家,職工510人,實現工業增加值3850萬元,比2010年增長10%。
商貿
2011年末,灣龍鎮有商業網點87個,職工260人。2011年,灣龍鎮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000萬元,比2010年增長9.2%;有集貿市場3個,年成交額1000萬元,比2010年增長10%。
金融
2011年,灣龍鎮金融機構存款餘額為0.38億元,比2010年增長0.1%,人均儲蓄300元;各項貸款餘額0.28億元,比2010年增長0.1%。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灣龍鎮有幼稚園1所,在園幼兒232人,專任教師8人;國小1所,在校生1291人,專任教師84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國中1所,在校生752人,專任教師72人;國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9.9%。2011年,灣龍鎮教育經費達969萬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618萬元。
科技事業
2011年末,灣龍鎮有科技人才2300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1200人,經營管理人才600人,技能人才200人,農村實用人才300人。
文體事業
2011年末,灣龍鎮有文化藝術團體1個,文化廣場1個,有文化站1個,占地面積600平方米,建築面積477平方米,活動大廳面積120平方米,村文化大院3個,秧歌隊1個;文化書屋4個,藏書1萬餘冊;文化行業從業人員23人。2011年末,灣龍鎮有學校體育場7個;53.8%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21%。2011年末,灣龍鎮廣播綜合覆蓋率85.8%;有中央、吉林衛視等66個電視頻道在該地落戶,有線電視用戶數為3200萬戶,電視綜合覆蓋率51.3%。
醫療衛生
2011年末,灣龍鎮有各級醫療衛生機構13個,其中有衛生院1個;病床25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1張,固定資產總值0.01億元;專業衛生人員26人,其中執業醫師7人,執業助理醫師3人,註冊護士4人。2011年,灣龍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2萬人次,出院病人0.1萬人次。灣龍鎮重點醫院有灣龍鄉衛生院。2011年末,灣龍鎮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4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83%,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2.3萬人,參合率94.2%;孕產婦死亡率23.1/10萬。
社會保障
2011年,灣龍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為69戶,人數84人,支出20.6萬元,比2010年增長13.1%,月人均204.1元,比2010年增長49.4%;醫療救助35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326人次,共支出4萬元,比2010年減少11.1%;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762戶,人數1315人,支出139.4萬元,比2010年減少2.2%,月人均88.3元,比2010年增長2.8%;農村五保集中供養26人,支出13萬元,比2010年增長6.8%;農村五保分散供養72人,支出14.4萬元,比2010年增長1.6%;農村醫療救助35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426人次,共支出7.13萬元,比2010年增長5.6%;農村臨時救濟65人次,支出3.2萬元,比2010年增長6.8%;國家撫恤、補助優撫對象54人,撫恤事業費支出32萬元,比2010年增長14.3%;社會福利費21萬元,比2010年增長50%;有敬老院1家,床位28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24人。
水利工程
2017年,灣龍鎮有小Ⅰ型水庫1座,小Ⅱ型水庫4座,塘壩38座,年蓄水700萬立方米。
交通
灣龍鎮有四(平)梅(河口)鐵路、沈(陽)吉(林)鐵路過境;沈(陽)吉(林)、營(城)梅(河口)高速公路、202國道、303國道貫穿境內,其中202國道境內長10千米,303國道境內長10千米,2011年末,灣龍鎮有縣鄉(鎮)級公路3條,總長82千米。
歷史文化
灣龍鎮因境內有西灣龍河而得名。
風景名勝
灣龍鎮主要景區有龍泉寺景區;龍泉寺景區是集仿清代皇家廟宇建築群落和自然景觀為一體的山嶽型風景旅遊區,景區景點主要有龍泉寺、萬佛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