灘頭魚

灘頭魚

灘頭魚,學名:Tribolodon brandtii (Dybowski, 1872) ,為鯉科雅羅魚屬冷水性唯一在海水中生活的溯河性鯉科魚類。體紡錘形。頭長,為吻長的2.7-3.6倍。吻尖,近圓錐形。吻皮突出於上頜前。口亞下位,弧形。分布於太平洋的亞洲沿岸,北自黑龍江河口, 南至日本的本洲富山縣以北的沿海和河川。中國的綏芬河、圖們江為其產卵洄游的河流。

在綏芬河和圖們江灘頭魚資源歷來較為豐富,最高年產量100餘噸(60年代未),近20年來資源量急劇下降,目前產量不足10噸。其原因:在淺水區集中結群產卵,易捕撈;水利設施的建設影響到親魚的產卵洄游;沿岸工廠排放污水, 水域污染嚴重,失去了良好的生態環境。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灘頭魚
  • 拉丁學名:Tribolodon brandtii (Dybowski, 1872)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硬骨魚綱
  • 亞綱:輻鰭亞綱
  • :鯉形目
  • 亞目:鯉亞目
  • :鯉科
  • :雅羅魚屬
  • :灘頭魚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地區,繁殖習性,保護措施,

形態特徵

體紡錘形。頭長,為吻長的2.7-3.6倍。吻尖,近圓錐形。吻皮突出於上頜前。口亞下位,弧形。背鰭居體中部,與腹鰭相對,背鰭與腹鰭各具3硬刺。幼魚背部為淺褐色,兩側銀白。產卵個體具鮮明的婚姻色,體側有兩條桔紅色帶紋,腹部為白色。

生長環境

生長緩慢,通常為體長250毫米的中小型魚類。性成熟較早,雄魚2齡時性成熟,雌魚3齡時性成熟,產卵時結成大群游到水深僅半米的岸邊灘頭, 產卵時雄魚追逐雌魚翻騰竄躍,浪花四濺,往往長達百米,產粘性卵,卵大,卵徑2.5-2.8毫米,受精卵膨脹後達3.6-4.0毫米,呈桔紅色。卵粘附於河底石礫上孵化, 水溫在16℃時,經6天孵化,初孵仔魚體長7-8毫米。平均懷卵量約為3萬粒。灘頭魚在海中生活時的食餌為無底棲息無脊椎動物。在河流下游的食性十分複雜,食譜中有底棲寡毛類、蝦蟹、田螺、搖蚊幼蟲和蜉蝣、輪蟲、枝角類和橈足類以及金藻、甲藻和硅藻等。以季節而論,夏季以動物性食餌為主,而秋冬以植物性食餌為主。
每年分三批從日本海游入綏芬河繁衍後代;4月初游來第一批,魚身兩側各有一條桔紅色條紋,在陽光照耀下,金光閃閃,稱金灘頭;5月第二批,體側條紋為銀白色,稱銀灘頭;6月第三批,魚身條紋濃黑,稱黑灘頭,數量比前兩批多。

分布地區

分布於黑龍江口,綏芬河圖們江

繁殖習性

灘頭魚是唯一生活在海中的鯉科魚類,僅在沿海水深5米處和淡鹹水交界處生活,常生活在水的中、底層。如遇驚嚇則躍出水面。產卵時的最適合水溫為10-17℃。
綏芬河每年4月中旬,河流解凍後不久,第一批魚即溯河而上,這批魚群體數量多,但個體較小,體色鮮紅,稱之為“金灘頭”,第二批在5月初溯河而上,個體稍大,但群體數量極少,體色較淺,謂之“銀灘頭”,第三批在5月中、下旬溯河而上,數量多,個體大,是灘頭魚的主要產卵群體,體色較暗,稱之謂“黑灘頭”。仔魚在河灣肥育,到秋末降河入海,也有在河灣越冬,翌年春季解凍後才降河入海的,成魚於產卵後隨即返回海中。
灘頭魚的生長較慢,通常為體長250毫米的中小型魚類,各年的生長如下:灘頭魚性成熟較早,雄魚2齡時性成熟,雌魚3齡性成熟。灘頭魚產卵時往往結成大群游到水深僅半米的岸邊灘頭,“灘頭魚”由此而得其名。產卵時雄魚追逐雌魚翻騰竄躍,浪花四濺,往往延綿長達百米。產粘性卵,卵大,卵徑2.5-2.8毫米,受精卵膨脹後的卵徑達3.6-4.0毫米,呈桔紅色。卵粘附於河底石礫上孵化,水溫在16℃時,約6天即可孵化,初孵仔魚體長7-8毫米。平均懷卵量約為3萬粒。
灘頭魚在海中生活的食餌為底棲零脊椎動物。在河流下游的食性十分複雜,食譜中有底棲寡毛類、蝦蟹、田螺、搖蚊幼蟲和蜉蝣、輪蟲枝角類和橈足類以及金藻、甲藻和硅藻等。以季節而論,夏季以動物性食餌為主,而冬季則以植物性食餌為主。

保護措施

利用灘頭魚生活在沿海,食性廣,性成熟較早,繁殖力強的特點,進行人工育苗,放流,以增加灘頭魚自然資源的數量,發殿灘頭魚漁業的生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